江苏省徐州三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不会流经( )<br />A.咽<br />B.胰腺<br />C.胃<br />D.小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消化腺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所以题干中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不会流经的是胰腺,因为胰腺属于消化腺而不是消化道,食物不经过胰腺,故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取2滴土壤浸出液滴加在载玻片上,加热片刻后,在载玻片上留有的白色结晶物是( )<br />A.葡萄糖<br />B.蛋白质<br />C.淀粉<br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的无机盐如含氮的、钾的、磷的无机盐,而不可能含有选项中的葡萄糖、蛋白质和淀粉等有机物;所以水加热后,水分蒸发散失,不会留下痕迹;而无机盐不能燃烧,会在载玻片上留有白色的结晶,因此,在载玻片上留有的白色结晶物是无机盐,故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人体的消化器官中,胃能吸收的物质是 ( )<br />A.葡萄糖<br />B.水<br />C.氨基酸<br />D.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有吸收功能的有胃、小肠、大肠,其中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胃能吸收水和少量的酒精;小肠为主要的吸收器官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少量的水、维生素、无机盐等。<br />A、葡萄糖是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A不符合题意。<br />B、水在胃里可以被吸收,B符合题意。<br />C、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只能在小肠中 被消化吸收,C不符合题意。<br />D、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可见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根的功能的是( )<br />A.固着植物体<br />B.吸收水和无机盐<br />C.制造有机物<br />D.贮存营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的主要功能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吸收:根最主要的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r />(2)固着与支持:根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使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并使其直立;<br />(3)输导作用:根不仅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等,还要将这些物质输送到茎,以致整个植物体.;<br />(4)合成:根可合成某些重要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生物碱、有机氮、激素等都是在根中合成的;<br />(5)贮藏与繁殖:根由于其薄壁组织较发达,常具贮藏功能,贮藏物有糖类(甜菜)、淀粉(红薯)、维生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等。<br />(6)某些植物的根还有繁殖作用,其根较易发芽,以形成不定芽,进而形成新枝(如白杨、刺槐)。<br />由以上分析A固着植物体、B吸收水和无机盐、D贮存营养都是根的功能,C制造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根不能制造有机物。故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 )<br />A.根毛<br />B.根尖<br />C.分生区<br />D.导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结构;筛管是植物体中把叶制造的有机物由上而下输导的管道。可见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故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根尖的最前端,起到保护作用的是( )<br />A.分生区<br />B.成熟区<br />C.伸长区<br />D.根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根尖是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根尖由下往上一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br />A、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可见A不符合题意。<br />B、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B不符合题意。<br />C、伸长区的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可见C不符合题意。<br />D、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根的生长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br />A.草→羊→狼<br />B.阳光→草→昆虫→蛙<br />C.兔→狐→细菌<br />D.草→兔→狼→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建立的一种联系,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一直到最高级消费者。<br />A、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草、羊、狼之间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可见A符合题意。<br />B、起点是生产者,而不是阳光,不能出现非生物成分,可见B错误,B不符合题意。<br />C、起点是生产者,而且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C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D错误,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64d5d33a/SYS201802240402268868804786_ST/SYS201802240402268868804786_ST.001.jpeg" width="157"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乙→丙→丁<br />B.丙→丁→甲→乙<br />C.丙→丁→乙→甲<br />D.丁→丙→乙→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箭头指向捕食者,一直到最高级消费者,因为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可以推测丙的营养级别最低,丁次之,丁后再是乙,甲的相对数量最少,那么甲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图示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故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均属于植食性动物的一组是( )<br />A.狮子、老虎、豹子<br />B.牛、马、羊<br />C.斑马、草鱼、鲤鱼<br />D.猪、鸡、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一般情况下,食物链的第以营养级是生产者即植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即植食性动物。<br />A、狮子、老虎、豹子都是食肉的动物,为肉食性动物,A不符合题意。<br />B、牛、马、羊在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是以植物为食,为植食性动物。故B符合题意。<br />C、斑马为植食性动物。鲤鱼为杂食性,吃一些蚯蚓、小虾等,可见C不符合题意。<br />D、猪为杂食性动物,狼为肉食性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 ( )<br />A.含锌、钼、钾的无机盐<br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br />C.含硼、铁、钼的无机盐<br />D.含铁、铜、磷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很多,其中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其中这些无机盐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植物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植物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64d5d33a/SYS201802240402272542309168_ST/SYS201802240402272542309168_ST.001.png" width="410"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变蓝,2变蓝<br />B.1变蓝,2不变蓝<br />C.1不变蓝,2变蓝<br />D.1不变蓝,2不变蓝</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图中可知,在1和2试管中加入了等量的淀粉浆糊;1试管中加清水起对照作用,2号试管加唾液;两支试管放入37度的温水中5到10分钟后,在1和2试管中分别加入碘液,会发现1号试管变成蓝色,2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因为清水中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所以淀粉遇碘变成蓝色,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成蓝色,所以才出现了1号试管变成蓝色,2号试管不变成蓝色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br />A.小肠长约5~6米<br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br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br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小肠长约5—6米,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且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也与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但是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而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上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64d5d33a/SYS201802240402276993146184_ST/SYS201802240402276993146184_ST.001.png" width="20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br />B.Y为脂肪,消化器官为C<br />C.Z为淀粉,消化器官为D<br />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我们吃进的食物在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A口腔、B咽、食道、C胃、D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br />A、曲线x最先在A口腔处发生变化,所以可以判断x代表的是淀粉,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葡萄糖。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br />B、曲线y在C处发生变化,C是胃,可见Y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最终在小肠内消化为能被吸收的氨基酸,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br />C、Z在小肠处才发生变化,可见Z是脂肪,最终在小肠内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多种消化酶,所以最终淀粉、蛋白质、脂肪最终都在小肠消化为终产物,可见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米同学利用画线法观察和比较菜豆幼根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图为实验前后幼根的标记情况。据此推断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64d5d33a/SYS201802240402280375726231_ST/SYS201802240402280375726231_ST.001.jpeg" width="97"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根冠与分生区<br />B.分生区与伸长区<br />C.伸长区与根毛区<br />D.根冠、分生区与伸长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根尖的结构中:由下向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分生区细胞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个数增多。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生长最快的部分。图中可以看出,由下而上第二和第三段距离最远,是因为这两段生长速度最快,第二段为分生区,第三段为伸长区,可见B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的生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的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条食物链的表述正确的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r><td style="width:74.25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种类</p></td><td style="width:39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43.5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42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39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d style="width:43.5pt; vertical-align:middle"><p>E</p></td></tr><tr><td style="width:74.25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农药含量</p></td><td style="width:39pt; vertical-align:middle"><p>0.105</p></td><td style="width:43.5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44</p></td><td style="width:42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03</p></td><td style="width:39pt; vertical-align:middle"><p>0.945</p></td><td style="width:43.5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009</p></td></tr></table><p><br />A.A → B → C → D → E<br />B.E → D → C → B → A<br />C.D → A → B → C → E<br />D.E → C → B → A → 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低;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题干中农药含由少到多依次是E0.0009、C0.003、B0.044、A0.105、D0.945,可见食物链正确的是:E→C→B→A→D,故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过度放牧,牛、羊的数量反而会减少。(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食物链是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反应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来说,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比如:题干中可以有这样的食物链:草→羊、牛→狼,如果人们过度放牧,食物草的数量越来越少,那么牛羊的数量会因为食物不足而减少,可见题干说法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因为土壤浓度大于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 (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植物的根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周围水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就说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可加题干说法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都是从食肉动物流向食草动物。(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例如,兔吃草,狐吃兔,这就是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兔→狐。食物链一般以植物为基础,由植物到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所以根据食物链色书写形式,能量是由植物生产者流向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可见题干说法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所有营养成分都是通过小肠绒毛里的毛细血管吸收进血液循环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小分子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淀粉、蛋白质最终消化产物葡萄糖、氨基酸,还有不需要被消化直接吸收的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壁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里,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需要透过消化道壁进入了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里被吸收,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营养物质的吸收,需要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能量在食物网中可以循环流动。(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因为每一个营养级都会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每经过一个营养级就会散失一部分能量,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而不能循环,可见题干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由于一个食物网中有许多生物,所以一种生物的消失对整个食物网没有任何影响。(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食物链是反应的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彼此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上的每一个环节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因某种原因而消失,那么它的上一个营养级会因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会和别的生物争夺食物与生存空间,而影响到别的生物的生存;对它的下一个营养级影响也很大,他的下一个营养级会因为缺少食物而消失。可见一种生物的消失对整个食物网有很大的影响,故题干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配制的植物无土栽培培养液和土壤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相似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此方法清洁、无污染,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来自于土壤,而土壤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与无土栽培培养液的主要成分相似的是土壤的浸出液,且配制的植物无土栽培培养液和土壤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相似。可见题干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土壤的质量减少了60g,是因为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无机盐。(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在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中,用一棵小柳树苗做实验,5年后,柳树长到了82千克,称一下泥土的重量,大约只减少了60克,那么减少的60物质,应该是被植物吸收利用参与生理活动了,而植物的根除了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之外,还有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容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所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这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碘导致的,而不是食物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故题干叙述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