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20:43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br />A.森林古猿<br />B.类人猿<br />C.黑猩猩<br />D.猴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类的起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了化石,你认为是下列哪类动物形成的( )<br />A.哺乳类<br />B.爬行类<br />C.鸟类<br />D.鱼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选项中最低等的是鱼类.因此鱼类生物的化石是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化石证据,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火星上如果有生物,最基本的条件是应该有( )<br />A.土壤<br />B.阳光<br />C.氧气<br />D.水</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因为有的生物是厌氧的生物,因此氧气不是最基本的条件;有的生物在阴暗的地方生存,阳光也不是生物生存最基本的条件</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几块骨上( )<br />A.一块<br />B.两块<br />C.三块<br />D.四块</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一块骨骼肌至少要跨越一个关节,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具备行走运动方式的是( )<br />A.猫<br />B.澳洲袋鼠<br />C.大象<br />D.老虎</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C、D的运动方式为行走,<br />B、澳洲袋鼠的运动方式是跳跃.</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动物的运动方式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br />A.人工选择<br />B.基因改变<br />C.遗传和变异<br />D.适者生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是为了躲避敌害的捕杀形成的一种保护色,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自然选择学说,需要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人类活动中,可以保护生物圈的是( )<br />A.焚烧农作物的秸秆<br />B.围海造田<br />C.伐木毁林,开垦农田<br />D.回收废旧电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焚烧农作物的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生物圈的保护;<br />B、围海造田会使许多生物失去家园,不利于生物圈的保护;<br />C、砍伐森林,开辟农田导致大量树木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生态平衡;<br />D、废电池的危害极大,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对于废旧电池,则应当及时回收,集中进行安全处理,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若食物链“草→虫→鸟→鹰”所在的环境被重金属污染,则在( )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br />A.草<br />B.鸟<br />C.鹰<br />D.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食物链“草→虫→鸟→鹰”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所以“若食物链‘草→虫→鸟→鹰’所在的环境被重金属污染”,则在(鹰)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是( )<br />A.先天性行为<br />B.后天性行为<br />C.社群行为<br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后天性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社群行为和防御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种动物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器官,下列哪一项为鸵鸟的主要运动器官( )<br />A.前肢<br />B.尾翼<br />C.后肢<br />D.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鸵鸟生活在陆地上,是一种不能飞的鸟,也是现存最大的鸟,鸵鸟的主要运动器官是后肢,靠后肢行走和奔跑.</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猴子写字<br />B.小鸡吃食<br />C.蜜蜂采蜜<br />D.蜘蛛织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r />A、“猴子写字”,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br />BCD、“小鸡吃食”、“蜜蜂采蜜”、“蜘蛛织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所以,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猴子写字”.</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br />A.虾→鱼→海豹→北极熊<br />B.绿藻→虾→鱼→鹰<br />C.草→田鼠→兔→鹿<br />D.蝗虫→麻雀→鹰→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虾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r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r />C、兔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田鼠;<br />D、蝗虫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p><p>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绿藻→虾→鱼→鹰”.</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的生殖行为的是( )<br />A.蜻蜓点水<br />B.雄鸡报晓<br />C.孔雀开屏<br />D.筑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蜻蜓点水属于生殖行为中的产卵.<br />B、雄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br />C、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的求偶.<br />D、筑巢属于生殖行为.<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br />A.海洋生态系统<br />B.生物圈<br />C.森林生态系统<br />D.草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和始祖鸟的进化顺序一致的是( )<br />A.孔子鸟﹣﹣辽西鸟﹣﹣始祖鸟<br />B.孔子鸟﹣﹣始祖鸟﹣﹣辽西鸟<br />C.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br />D.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p><p>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孔子鸟和辽西鸟出现的要比始祖鸟晚.可见C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br />A.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地区<br />B.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br />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br />D.原始海洋和原始海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br />A.吃与被吃的关系<br />B.相互利用的关系<br />C.相互竞争的关系<br />D.互惠互利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相互联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如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因为其中某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另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合作,即生物之间相互利用、互惠互利的关系;竞争是生物之间为某种利益相互争夺等关系.</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br />①蚂蚁 <br />②菜粉蝶 <br />③蜜蜂 <br />④狒狒<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②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①蚂蚁、③蜜蜂、④狒狒的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具有社群行为;而②菜粉蝶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不具有社会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9a8cb069/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001.png" width="75" height="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9a8cb069/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002.png" width="82"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9a8cb069/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003.png" width="75"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4/9a8cb069/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SYS201802240459025640794451_ST.004.png" width="79" height="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只有一组骨骼肌跨过了关节,A不符合题意.<br />B、骨骼肌跨越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能正确反映骨、关节、骨骼肌三者之间关系,B符合题意.<br />C、两组肌肉没有跨过关节,C不符合题意.<br />D、只有一组骨骼肌跨过了关节,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能量供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动物所摄取的各种食物成分都能提供能量<br />B.食物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br />C.有些动物运动需要能量,有些不需要<br />D.大动物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小动物运动需要的能量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动物所摄取的各种食物成分中,糖类、脂肪、蛋白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质都能提供能量,水、维生素、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br />B、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B符合题意;<br />C、动物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C不符合题意;<br />D、动物在运动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运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就越大,不是根据动物大小而决定的,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能量的摄取的相关知识,掌握人体内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中学八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