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伦镇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r />A.牛吃草<br />B.蝌蚪长成青蛙<br />C.北风吹,大雁南飞<br />D.铁生锈</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牛吃草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不符合题意;<br />B、蝌蚪长成青蛙,属于生物能生长,B不符合题意;<br />C、北风吹,雁南飞属于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D、铁皮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不属于生物现象,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字母“p”,可看到的物象是( )<br />A.q<br />B.p<br />C.d<br />D.b</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字母P,可看到的物像是d。<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br />A.根<br />B.茎<br />C.叶<br />D.花</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和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氧参与)进行的场所分别在植物细胞的( )<br />A.线粒体和叶绿体<br />B.叶绿体和线粒体<br />C.叶绿体和细胞膜<br />D.细胞壁和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为:</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colspan="5" style="width:296.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r><tr><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场所</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料</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条件</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物</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量</p></td></tr><tr><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合作用</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叶绿体</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储存能量</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互对立、相互依存</p></td></tr><tr><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呼吸作用</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所有的活细胞(线粒体</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无光皆可</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width:5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释放能量</p></td></tr></table><p>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中进行的。</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br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br />B.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br />C.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r />D.绿色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促进环境中的碳氧的循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A正确,不符合题意;<br />B、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正确,不符合题意;<br />C、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不符合题意;<br />D、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吸收来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促进植物生长,D错误,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br />A.海蛰<br />B.珊瑚虫<br />C.虾<br />D.海马</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海马属于鱼类,因此都属于脊椎动物;海蜇、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虾是节肢动物中的甲壳动物,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br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门 ③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br />A.①④<br />B.①②<br />C.②④<br />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蚯蚓是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A符合题意;</p><p>蝗虫是依靠气管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呼吸通道,B不符合题意;</p><p>鱼是通过鳃进行呼吸,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C符合题意;</p><p>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利用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时,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是( )<br />A.同时收缩<br />B.舒张、收缩<br />C.同时舒张<br />D.收缩、舒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当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倒最高位置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收缩。</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产生的各种动作是由于( )<br />A.关节活动使四肢活动<br />B.骨骼肌收缩,牵动着骨绕关节运动而产生的<br />C.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的<br />D.骨骼肌的肌腱收缩,使不同的骨产生运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p>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任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br />A.母鸡带许多小鸡觅食<br />B.一群觅食的麻雀<br />C.秋天向南迁徙的雁群<br />D.蜜蜂的群体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C、母鸡带许多小鸡觅食、一群觅食的麻雀、秋天向南迁徙的雁群,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ABC不符合题意;</p><p>D、蜜蜂的群体生活有明确的分工,有蜂王,因此属于社会行为,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br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r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br />D.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不符合题意;<br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不符合题意;<br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C正确,不符合题意;<br />D、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D错误,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阳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所得结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在阳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r />A.呼吸作用停止<br />B.呼吸作用减弱<br />C.蒸腾作用旺盛<br />D.消耗了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白天光照下,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并且光合作用的强度超过呼吸作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来不及排出,就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所以导致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br />A.维持生态平衡<br />B.帮助植物传粉<br />C.制造有机物<br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综上所述,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br />A.病毒<br />B.草履虫<br />C.细菌<br />D.变形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符合题意;</p><p>B、草履虫的结构包括: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有大核和小核),B不符合题意;</p><p>C、细菌的结构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等特殊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p><p>D、变形虫是原生动物,其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变形虫之所以能改变形状,是因为细胞膜没有细胞骨架,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利用病毒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一种循环形式,据图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303273784244_ST/SYS201802240358303273784244_ST.001.png" width="408"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空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①]   作用生成   ,被固定在植物体内。<br />(2)绿色植物通过[②]   作用分解体内部分物质生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br />(3)枯枝落叶通过细菌、真菌的[③]   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同时也生成部分[④]   又能被植物吸收用于   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合,有机物<br />(2)呼吸<br />(3)分解,水和无机盐,光合。<br />【解析】(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此空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①]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被固定在植物体内。<br />(2)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绿色植物通过[②]呼吸作用分解体内部分物质生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br />(3)枯枝落叶通过细菌、真菌的[③]分解者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同时也生成部分[④]水和无机盐,又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br />所以答案是:(1)光合;有机物;(2)呼吸;(3)分解;水和无机盐;光合</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