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9:39

江苏靖江靖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描述中体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br />A.摄入营养物质<br />B.生长发育<br />C.排出体内废物<br />D.呼吸排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螳螂、蝉、黄雀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需要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生物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技术的是( )<br />A.转基因技术<br />B.扦插、嫁接<br />C.微生物发酵<br />D.电脑软件杀毒</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电脑软件杀毒是利用电脑程序来清除电脑中的有害程序(电脑病毒),不属于生物范围,是物理学应用.</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br />A.虎克<br />B.达尔文<br />C.袁隆平<br />D.巴斯德</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掌握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是( )<br />A.作出假设<br />B.制定方案<br />C.提出问题<br />D.得出结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所以,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绝大多数细胞比较小,必须借助下列哪项工具进行观察( )<br />A.放大镜<br />B.解剖镜<br />C.照相机<br />D.显微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解剖镜又被称为实体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是为了不同的工作需求所设计的显微镜;显微镜是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由上面的仪器特点来看,当我们要观察细胞时应选显微镜.</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的结构是( )<br />A.粗准焦螺旋<br />B.细准焦螺旋<br />C.转换器<br />D.反光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能够调节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幅度较小,当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时,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红两眼视力正常,用右手写字。则她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该( )<br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br />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br />C.两眼张开,以左眼观察<br />D.两眼张开,以右眼观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使用显微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的位置.在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为止,这样便于用右手做记录.</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下角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 )<br />A.左上角<br />B.右下角<br />C.右上角<br />D.左下角</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下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光线较暗时应该( )<br />A.调大光圈,用凹面镜<br />B.调大光圈,用平面镜<br />C.调小光圈,用凹面镜<br />D.调小光圈,用平面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显微镜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br />A.一个池塘<br />B.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青蛙<br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br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非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一个池塘既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又有生态系统中的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属于生态系统.</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br />A.反光镜、目镜<br />B.物镜、目镜<br />C.遮光器、镜筒<br />D.转换器、光圈</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调查时,应该做到( )<br />A.明确调查的目的并确定调查对象<br />B.制定调查方案并实施方案<br />C.做好对调查记录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br />D.以上三项均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素有“沙漠之舟”称号的动物是( )<br />A.马<br />B.老鼠<br />C.骆驼<br />D.鸵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少汗少尿,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号称“沙漠之舟”.</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是( )<br />A.干湿计<br />B.放大镜<br />C.显微镜<br />D.酒精灯</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测量空气的湿度一般用干湿计、记时器等.不用放大镜、显微镜和酒精灯.</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br />A.环境影响生物<br />B.生物影响环境<br />C.生物依赖环境<br />D.生物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生活习性方面来切入.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 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试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严冬青蛙要进入冬眠,影响青蛙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 )<br />A.阳光<br />B.水分<br />C.温度<br />D.盐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br />A.草原生态系统<br />B.淡水生态系统<br />C.海洋生态系统<br />D.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被称为是“地球的肾”。</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br />A.生命现象<br />B.生命活动规律<br />C.一切生物的组成<br />D.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br />A.新鲜的<br />B.完整的<br />C.薄而透明的<br />D.干燥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而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我们的视野就会一团漆黑,就无法观察.</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森林生态系统<br />B.海洋生态系统<br />C.生物圈<br />D.荒漠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之间属于互助关系的是( )<br />A.草原上的狼和兔<br />B.豆科植物和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br />C.蜜蜂采蜜<br />D.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狼吃兔,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r />B、菟丝子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对大豆造成伤害,属于寄生关系。<br />C、蜜蜂采蜜,需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属于同种动物内部的种内互助关系。<br />D、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光学显微镜示意图,取镜时,右手握住&#xa0;&#xa0;&#xa0; , 左手托住&#xa0;&#xa0;&#xa0; , 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略偏左前方的地方。<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60de5dc1/SYS201802240307489809869525_ST/SYS201802240307489809869525_ST.001.jpeg" width="174"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div></div>
<div><p>【答案】③;⑧<br />【解析】解: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镜臂;④目镜;⑤转换器;⑥物镜;⑦反光镜;⑧镜座.使用显微镜前,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把显微镜轻轻的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br />所以答案是:③,⑧.<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光学显微镜示意图,对光时,转动&#xa0;&#xa0;&#xa0; , 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然后,将遮光器的一个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注视目镜,并转动&#xa0;&#xa0;&#xa0;使视野明亮。<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60de5dc1/SYS201802240307491933822420_ST/SYS201802240307491933822420_ST.001.jpeg" width="174"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div></div>
<div><p>【答案】⑤;⑦<br />【解析】解: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镜臂;④目镜;⑤转换器;⑥物镜;⑦反光镜;⑧镜座.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然后,将遮光器的一个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br />所以答案是:⑤,⑦.<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0×,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xa0;&#xa0;&#xa0;倍,最小放大倍数是&#xa0;&#xa0;&#xa0;倍。假如要观察一标本,需要放大100倍,应该选用放大倍数为&#xa0;&#xa0;&#xa0;的目镜和放大倍数为&#xa0;&#xa0;&#xa0;的物镜。</p></div></div>
<div><p>【答案】400;50;10;10<br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就是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即5×与物镜放大倍数最小的即10×的乘积,即5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就是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即10×与物镜放大倍数最大的即40×的乘积.即400(倍).所以要观察一标本,需要放大100倍,应该选用放大倍数为10的目镜和放大倍数为10的物镜.<br />所以答案是:400,50,10,10.<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br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xa0;&#xa0;&#xa0;。<br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xa0;&#xa0;&#xa0;(填正确或错误)<br />(3)步骤&#xa0;&#xa0;&#xa0;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其中喂正常食物的一组老鼠起&#xa0;&#xa0;&#xa0;作用。<br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 ①观察 ②调查 ③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xa0;&#xa0;&#xa0;(有几个选几个)</p></div></div>
<div><p>【答案】<br />(1)作出假设<br />(2)错误<br />(3)乙,对照<br />(4)①②③④<br />【解析】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步骤乙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br />所以答案是:(1)作出假设;(2)错误;(3)乙;对照;(4)①②③④</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生物。<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60de5dc1/SYS201802240307495090825392_ST/SYS201802240307495090825392_ST.001.jpeg" width="257"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xa0;&#xa0;&#xa0; , 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xa0;&#xa0;&#xa0;制造的。<br />(2)水草和水绵在此系统按作用来分属于&#xa0;&#xa0;&#xa0; , 鱼、虾属于&#xa0;&#xa0;&#xa0;。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它们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光合作用<br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r />【解析】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都是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br />所以答案是:(1)光;光合作用;(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p><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概述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靖江靖城中学七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