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七校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r />B.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r />C.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br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的作用的是( )<br />A.使动植物和人患病<br />B.生产发酵产品<br />C.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br />D.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有些微生物可以使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使人患脚气。发酵技术可以大规模的生产酒精、柠檬酸、酒类、橙汁、青霉素、红霉素和维生素等。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成为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养料,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释放氧气。</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以及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理解,了解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可以从青蒿中提取。青蒿,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夏季开花,瘦果,长圆形至椭圆形。花果期6-9月。可见青蒿属于( )<br />A.苔藓植物<br />B.蕨类植物<br />C.裸子植物<br />D.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青蒿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属于被子植物。</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br />A.腔肠动物<br />B.线形动物<br />C.环节动物<br />D.扁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可见,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环节动物(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蝗虫,蜘蛛,蜈蚣等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体表有外骨骼<br />B.足和触角分节<br />C.有三对足,两对翅<br />D.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但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三对足,两对翅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王二志巡山途中曾经发现一条方形蛇,经重庆自然博物馆黄永昭、西师附中罗键等两栖爬行动物专家鉴定,该物种为脆蛇蜥,像黄鳝又像蛇。据了解,蛇蜥属于蜥蜴目蛇蜥科脆蛇蜥属,又称为脆蛇蜥、土龙,是一种无四肢的蜥蜴。蛇蜥现在我国仅2种,下列哪一项不是脆蛇蜥的主要特征( )<br />A.在水中产卵、孵卵<br />B.用肺呼吸<br />C.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br />D.卵有坚硬的卵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脆蛇蜥在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脆蛇蜥有无定期孵卵的行为,多靠阳光照射的温度自然孵化,A不是脆蛇蜥的主要特征;脆蛇蜥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BCD都是脆蛇蜥的主要特征。</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爬行动物,需要了解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br />A.青蛙<br />B.扬子鳄<br />C.丹顶鹤<br />D.鲫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丹顶鹤是鸟类,体温恒定。青蛙、扬子鳄、鲫鱼体温随外界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以及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理解,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2015年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途径<br />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滥采乱伐<br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如滥采乱伐、环境污染等。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 )<br />A.原始大气<br />B.现代大气<br />C.原始海洋<br />D.现代海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生物进化树,下列生物进化树中的序号与生物类群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fa0d5d22/SYS201802240130314390831725_ST/SYS201802240130314390831725_ST.001.png" width="300"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指哺乳动物<br />B.②指两栖动物<br />C.③指种子植物<br />D.④指苔藓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所以,动物类群①是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动物类群②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植物类群③是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适应能力强。植物类群④是苔藓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孢子的生命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需要了解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记录卡是小明、小刚等同学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记录。请根据卡片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fa0d5d22/SYS201802240130316911286030_ST/SYS201802240130316911286030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他们将调查的生物分成A、B两类,A类是    , B类是   。<br />(2)他们将A又分成两类:A1类属于   ;A2类属于   。<br />(3)他们将B分成三类,他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动物<br />(2)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r />(3)以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br />【解析】解:观察信息卡,可以得出A类属于植物,B类属于动物。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A1属于裸子植物,A2属于被子植物。B1、B2、B3它们生活的外部环境有空中、陆地和水中,分类是根据生活环境分类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的一个模拟试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fa0d5d22/SYS201802240130319114816000_ST/SYS201802240130319114816000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这一试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br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br />(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为其提供能量。<br />(4)B装置里面的液体模拟了   。<br />(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米勒<br />(2)原始大气<br />(3)闪电<br />(4)原始海洋<br />(5)无机物<br />【解析】解:这一实验装置是米勒设计的,米勒是美国青年学者。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条件。B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