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科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br />A.番茄的果皮有红色和黄色<br />B.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br />C.家兔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br />D.豌豆的茎有高茎和矮茎</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番茄的果皮有红色和黄色、家兔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豌豆的茎有高茎和矮茎,都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遗传的变异,经常在野外工作人员皮肤变黑,是环境中变化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兔的长毛和狗的短毛<br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r />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br />D.玫瑰的红花和绿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免的长毛与狗的短毛,兔和狗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免的长毛与短毛,或狗的长毛与短毛,都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p><p>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是玉米粒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玉米的黄粒与白粒,或玉米的圆粒与长粒,都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p><p>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豌豆茎的高矮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p><p>D、玫瑰的红花和绿叶,是玫瑰花的颜色和叶片的颜色,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后代( )<br />A.易患传染病<br />B.一定患遗传病<br />C.成活率极低<br />D.患隐性遗传病几率增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传染病是指病源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与近亲结婚没有关系。A、B、C不符题意;</p><p>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近亲是指两个人在几代之内曾有共同祖先,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男女结婚。主要的原因是血亲近的夫妇,从共同祖先哪里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符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002.png" width="110"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003.png" width="109"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SYS201802231951183694983704_ST.004.png" width="108"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的位置相同,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br />A.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r />B.优生优育的惟一措施是产前诊断<br />C.男性精子中的X或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br />D.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也一定有耳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A不符合题意;</p><p>B、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B不符合题意;</p><p>C、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C符合题意;</p><p>D、父母都是有耳垂的,如果都带有隐性基因,那么生下的子女可能有耳垂,也有可能无耳垂,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基因与性状遗传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问题.( )<br />A.0<br />B.12.5%<br />C.25%<br />D.50%</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98564262273_DA/SYS201802231951198564262273_DA.001.jpeg" width="294"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所以一个男子把Y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是0.</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br />A.血友病<br />B.色盲<br />C.疟疾<br />D.白化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A错误;</p><p>B、色盲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B错误;</p><p>C、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C正确;</p><p>D、白化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D错误;</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正常的女孩,她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br />A.XX<br />B.44条+XX<br />C.46条+XX<br />D.22条+XX</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22条+X染色体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含22条+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一个正常的女孩,她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44条+XX.</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 )<br />A.有利、不遗传的变异<br />B.不利、可遗传的变异<br />C.有利、可遗传的变异<br />D.不利、不遗传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p><p>解答: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不易存活,所以属于不利变异,白化这一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属于可遗传变异 .因此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种现象属于不利、可遗传的变异 .</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对染色体、DNA、基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br />A.染色体由蛋白质、DNA组成<br />B.染色体就是基因<br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r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13643735356_DA/SYS201802231951213643735356_DA.001.png" width="265"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即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因此染色体不等于基因 .</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人的双眼皮由显性基因B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b控制,小明是单眼皮,小明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小明、小明爸爸、小明妈妈的眼皮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br />A.BB   Bb   Bb<br />B.BB   Bb   bb<br />C.bb   Bb   Bb<br />D.bb   BB   Bb</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如果父母都是双眼皮,他们生育出一个单眼皮的子女 .子女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孩子的基因来自父母 .说明夫妇双方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16198189661_DA/SYS201802231951216198189661_DA.001.png" width="446"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解中看出,父、母及子女含有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和bb.</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甲型HIN1流感爆发期间,有的同学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预防措施和免疫类型分别是( )<br />A.抗原   控制传染源    非特异性免疫<br />B.抗体   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免疫<br />C.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非特异性免疫<br />D.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由分析可知给同学们大多接种了甲型HIN1流感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甲型HIN1流感病毒起作用,从而使人体获得了对甲型HIN1流感的免疫力,避免人体再感染甲型HIN1流感,疫苗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 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其中,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是为了保护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被传染的人群,故此措施为保护易感人群 .</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是( )<br />A.色盲<br />B.坏血病<br />C.甲型HIN1流感<br />D.呆小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色盲是由于人体内遗传基因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A不符合题意 ;</p><p>B、坏血病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只要补充维生素C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即可防治,B不符合题意;</p><p>C、甲型HIN1流感是有甲型HI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通过注射甲型HIN1流感疫苗来预防,属于传染病,C符合题意;</p><p>D、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造成的,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多吃含碘的食物可以防治,D不符合 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易感人群<br />B.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控制传染源<br />C.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r />D.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传染源,而不是易感人群,A不符题意;</p><p>B、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保护易感人群,而不是控制传染源,B不符题意;</p><p>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其中免疫器官有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甲状腺不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C不符题意;</p><p>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不符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以及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理解,了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br />A.给病人打针吃药,治疗疾病<br />B.给婴幼儿服小儿麻痹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br />C.给三个月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等疾病<br />D.给刚出生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给病人打针吃药,治疗疾病,属于杀菌消炎,不属于计划免疫,A符合题意;</p><p>B、给小孩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B不符合题意;</p><p>C、给初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属于计划免疫,C不符合题意 ;</p><p>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属于计划免疫,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 .</p><p>【考点精析】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传染源是( )<br />A.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br />B.病原体<br />C.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r />D.传播疾病的生物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病人的排泄物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 。A不符合题意;</p><p>B、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B不符合题意;</p><p>C、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符合题意;</p><p>D、传播疾病的生物能够使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属于传播途径 .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不同概念范围有大小。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002.png" width="137" height="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003.png" width="133"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ST.004.png" width="126" height="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DA/SYS201802231951220780496860_DA.001.png" width="146"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为:染色体>DNA>基因 .</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241081885445_ST/SYS201802231951241081885445_ST.001.png" width="515"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阳光<br />B.空气<br />C.温度<br />D.水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余条件应完全相同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①瓶的实验材料是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②瓶的实验材料是干燥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变量是水分条件,可推断该探究实验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萌发的条件,需要了解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功能对维护人体健康很重要,因此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有利于健康。(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 .在免疫的监控功能低下时,甚至还可导致癌症病变或发生免疫缺陷病,如细胞免疫缺陷病,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等 .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会产生过敏状态,导致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即通常所说的“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诸如皮炎、荨麻疹、哮喘、紫癜、甲状腺炎等等;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机体免疫系统还会发生“自残”行为,常常把自身的正常组织细胞误以为外来入侵病原体而将其破坏,即通常所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 .这时,我们不仅不能为机体提高免疫力,在治疗的时候往往用的都是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细胞毒药物、化疗药物等等 .如果一味强调提高免疫力,那么对这些病人不仅无益,更是祸害无穷 .</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太空育种选育的太空椒果实更大,营养更丰富,这一变异不能遗传。(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高真空,微重力和大量银河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引起基因突变 .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突变 .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选送的“伏春一号黄瓜”和“伏乐长茄”两个品种共10克种子,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导基因改变的诱变育种 .因此,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故此题说法正确 .</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遗传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害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如玉米的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属于不利变异,这种变异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对自身有利,有的对自身不利,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生物的繁衍并不是在简单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产生有别于亲代的新生命,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延续繁衍,自然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自然选择才能成为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有些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而有些变异是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只出现了高茎豌豆,说明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tt,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TT,根据题意,纯种的高茎豌豆(TT)与纯种的矮茎豌豆(tt)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全是高茎豌豆,子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Tt .</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未见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此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叶绿体.(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p><p>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部分遮光、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 .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 .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县医院把手足口病患儿转送省儿童医院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把手足口病患儿转送省儿童医院治疗属控制传染源的措施.</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血友病患者后代的发病情况与性别有关.(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Y染色体的基因只能传给男性,不能传给女性 .所以性染色体上的非同源部分基因的遗传与性别一定有关联,如色盲,外耳道多毛症等 .性染色体上的同源部分基因的遗传与性别一定有关联,比如:XaXa与XaYA个体杂交,后代的雌性均表现为隐性性状,雄性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由此可见,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后代的发病情况往往与性别有关 .</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亲代不是把性状直接传给后代,传递的是遗传物质。(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故此题说法正确.</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相关知识,掌握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免疫与计划免疫,需要了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掌握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调查的一般方法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