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9:08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的方法是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br />B.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盆栽天竺葵黑暗处理是为了耗尽叶中原有的淀粉<br />C.观察血液分层实验中,加入抗凝剂是为了防止血液凝固<br />D.利用碘液可以鉴定食物的成分中是否含有淀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而不是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这样无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A符合题意;</p><p>B、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盆栽天竺葵要放在黑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中原有的淀粉,以证明绿叶在光下是否制造淀粉,故B不符合题意;</p><p>C、在观察血液分层实验中,加入抗凝剂是为了防止血液凝固,以便观察血液的成分,故C不符合题意;</p><p>D、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利用碘液可以鉴定食物的成分中是否含有淀粉,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植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一棵大豆和一只麻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它们的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br />B.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r />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r />D.大豆的种子、麻雀的心脏都属于器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大豆和麻雀都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要经过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A不符合题意;</p><p>B、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不符合题意;</p><p>C、大豆是植物,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而麻雀属于动物,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符合题意;</p><p>D、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而大豆是种子,大豆属于器官,而且麻雀的心脏都属于器官,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还要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具有完成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功能的消化系统的组成( )<br />A.胃、小肠、大肠<br />B.消化道和唾液腺<br />C.消化道和消化腺<br />D.小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原因是( )<br />A.根毛细胞数量多,吸收面积大<br />B.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相接触<br />C.液泡大,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br />D.液泡小,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根毛能否吸水不取决于根毛细胞的数量和根毛吸收的面积,而取决于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故A不符合题意;<br />B: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相接触后根毛细胞能否吸水主要是看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是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这才是关键所在.故B不符合题意.<br />C: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根毛细胞吸水,故C符合题意;<br />D: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根毛细胞失水.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A.血液由血清和血细胞组成<br />B.肺动脉和右心室相连<br />C.体循环始于右心室<br />D.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A不符合题意;</p><p>B、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所以“心脏的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B符合题意;</p><p>C、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故C不符合题意;</p><p>D、动脉血管里流的不一定都是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动的就是静脉血,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细胞呼吸作用的实质( )<br />A.合成有机物<br />B.分解有机物<br />C.产生二氧化碳<br />D.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呼吸作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处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09605157394_ST/SYS201802231951109605157394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二氧化碳<br />B.氧气<br />C.葡萄糖<br />D.尿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Ⅰ为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肺循环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曲线应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经过下列哪些器官后,血浆中的废物会减少( )<br />A.肺和肾<br />B.肾和肝脏<br />C.小肠和胃<br />D.肺和肝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液流经肺,二氧化碳会从血液进入肺,通过呼气排出;流经肾后,血液中的尿素减少,因为尿素进入到了尿液中。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肺的作用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皮肤的主要作用是分泌汗液,属于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故B、C、D不符合题意, 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以及对排泄的途径的理解,了解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r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br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br />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后进行的<br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缩手反射是低级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A不符合题意;</p><p>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书反射弧,B不符合题意;</p><p>C、完成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C符合题意;</p><p>D、缩手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却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幼儿时期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br />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患甲亢<br />C.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br />D.子宫可以分泌雌性激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A不符合题意;</p><p>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患甲亢,B符合题意;</p><p>C、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医院主要通过检测血糖浓度来分析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C不符合题意;</p><p>D、卵巢可以分泌雌性激素,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激素调节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r />B.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br />C.基因数和染色体数一样多<br />D.生物的某一性状是由1个基因控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性状的DNA片断,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因此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A不符合题意;</p><p>B、体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的,B符合题意;</p><p>C、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如人有23对染色体,包含23对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C不符合题意;</p><p>D。生物体的每个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基因是显性基因,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这对基因只有都是隐性基因,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技人员在密闭的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晴天环境下对室温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13249561775_ST/SYS201802231951113249561775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br />B.NP段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强<br />C.Q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M点多<br />D.P点是温室内氧气浓度最高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MN段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A不符合题意;</p><p>B、NP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不符合题意;</p><p>C、M点,植物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Q点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所以Q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M点多,C符合题意;</p><p>D、P点,二氧化碳的浓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两只羚羊为争夺食物而打斗属于防御行为<br />B.老马识途属于后天性行为<br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br />D.猫抓老鼠的行为能遗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两只羚羊为争夺食物而打斗属于攻击行为,A符合题意;</p><p>B、老马识途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p><p>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C不符合题意;</p><p>D、猫捉老鼠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能遗传给后代,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荔枝的果肉香甜多汁。右图中,发育成荔枝“果肉”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15592768821_ST/SYS201802231951115592768821_ST.001.png" width="121"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②<br />C.③<br />D.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如图所示: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壁、④是胚珠.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br />A.经宇宙飞船带上太空的番茄品种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br />B.普通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br />C.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一样,皮肤有明显的差异<br />D.一片绿色的玉米地里出现了白化苗</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B、D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一样,皮肤有明显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研究的重要证据是化石<br />B.方向是从低等到高等<br />C.普遍认为的原因是自然选择<br />D.结果是都产生有利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故A不符合题意.</p><p>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故B不符合题意.</p><p>C、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故C不符合题意.</p><p>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有利的变异和不利变异,变异的利害取决于环境.故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利用化石证据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树人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如下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20449900354_ST/SYS201802231951120449900354_ST.001.jpeg" width="241"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r />B.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br />C.该同学所观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于太阳<br />D.蛇和鸟能够获得最多的能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例如: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鸟;农作物→昆虫→蜘蛛→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鸟,A不符合题意;</p><p>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不符合题意;</p><p>C、该同学所观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于太阳,C符合题意;</p><p>D、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营养级别越高所获的能量越少,反之,越多,该食物网中农作物的营养级别最低,获得能量最多,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br />A.超级鼠--转基因技术<br />B.高产水稻--杂交育种<br />C.“多莉”羊的诞生--动物克隆技术<br />D.快速繁育无病毒植株--嫁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超级鼠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A不符合题意;</p><p>B、培育水稻新品种时应该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符合人们需要的品种,如高产水稻等,因此选育水稻新品种比较合理的是高产水稻与低产水稻杂交,B不符合题意;</p><p>C、“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C不符合题意;</p><p>D、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br />A.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br />B.氧气增加,尿素减少<br />C.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br />D.氧气减少,尿素增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当血液流经肾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因此,健康人的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尿素含量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肾,需要了解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的部位是( )<br />A.肺部毛细血管<br />B.组织处毛细血管<br />C.动脉血管<br />D.静脉血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体内的氧气在血液中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的,血红蛋白有一个特性就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血液中的氧主要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了大量的氧气,使组织细胞内氧气的浓度变低,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进入组织细胞。</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脱色时溶解叶绿素的液体和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的部位分别是( )<br />A.酒精、见光部分<br />B.水、见光部分<br />C.酒精、遮光部分<br />D.水、遮光部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脱色时溶解叶绿素的液体是酒精.</p><p>黑纸片不透光,被遮光的部分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还是棕色;未被遮光的部分能接受光照,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的部位是见光部分.</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判断下列小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30945918980_ST/SYS201802231951130945918980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4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Ⅰ中①②③④⑤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判断对错)<br />(2)图Ⅱ中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在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判断对错)<br />(3)图Ⅲ中左边图表示心脏,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④和血管⑥主动脉相连。(判断对错)<br />(4)某人此时患有扁桃体炎,则图Ⅲ中3表示的细胞会高于正常值。(判断对错)<br />(5)人体排泄的途径有多种,如排尿、排汗、排便等。(判断对错)<br />(6)图Ⅳ中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①②③④⑤。(判断对错)<br />(7)图Ⅳ中的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是脊髓,A表示的是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判断对错)<br />(8)眼球结构中的2是晶状体,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可能是其的曲度变小导致。(判断对错)<br />(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Ⅵ的装置,请判断下列描述: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判断对错)<br />(10)Ⅵ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对错)<br />(11)Ⅵ装置的丙内澄清的石灰水能变浑浊。(判断对错)<br />(12)Ⅵ装置瓶中的幼苗正在进行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判断对错)<br />(13)Ⅶ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有②子叶提供营养。(判断对错)<br />(14)Ⅶ图种子中的①是种皮,③是胚轴。(判断对错)<br />(15)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胚珠中的③卵细胞与①中的2个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br />(1)错误<br />(2)正确<br />(3)错误<br />(4)错误<br />(5)错误<br />(6)错误<br />(7)正确<br />(8)错误<br />(9)错误<br />(10)正确<br />(11)正确<br />(12)错误<br />(13)正确<br />(14)错误<br />(15)错误<br />【解析】(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两部分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因此,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其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p><p>(2)图Ⅱ中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在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题干说法正确。</p><p>(3)心脏各腔与血管的连接如图所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aa94dbe/SYS201802231951130945918980_DA/SYS201802231951130945918980_DA.001.png" width="236"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即: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因此主动脉与心脏相连的腔是左心室。</p><p>(4)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某人此时患有扁桃体炎,则图Ⅲ中1白细胞会高于正常值。</p><p>(5)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排便不属于排泄的途径。</p><p>(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Ⅳ中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p><p>(7)图Ⅳ中的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是脊髓,A表示的是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题干说法正确。</p><p>(8)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p><p>(9)此装置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为二氧化碳被左边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缺乏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完成,题干说法错误。(10)由图中装置可以看出,甲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吸收吹进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装置乙中的植物因缺少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装置乙中的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丙,使丙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此装置能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题干说法正确。</p><p>(11)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变浑浊,此种现象不可能,说法错误。</p><p>(12)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因此玻璃瓶中的幼苗能够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说法错误。</p><p>(13)Ⅶ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有②子叶提供营养,题干正确。</p><p>(14)种子中的①是种皮,③是胚根,④胚轴,错误。</p><p>(15)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p><p>所以答案是:(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正确(11)错误;(12)错误;(13)正确;(14)错误;(15)错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以及对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理解,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花生米的红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花生米的红皮属于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成,错误。</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非洲有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请判断下列描述:<br />(1)埃博拉病毒的结构与引起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一样。(判断对错)<br />(2)埃博拉出血热和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样都是传染病。(判断对错)<br />(3)通过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其属于特异性免疫。(判断对错)<br />(4)患有埃博拉出血热的女人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这是可遗传的变异。(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br />(1)错误<br />(2)错误<br />(3)正确<br />(4)错误<br />【解析】(1)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核杆菌是单细胞细菌,因此埃博拉病毒的结构与引起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并不一样,错误。</p><p>(2)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传染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乏含碘的无机盐造成的,不属于传染病。</p><p>(3)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是得过某种传染病或注射过疫苗后才有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预防传染病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其属于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p><p>(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传染病,患有埃博拉出血热的女人不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p><p>所以答案是:(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病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八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