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8:2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及其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r />A.基因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r />B.基因是DNA分子上的小片段<br />C.生物体所有的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br />D.显性性状不一定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A不符合题意;</p><p>B、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B不符合题意;</p><p>C、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环境条件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种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生物体所有的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应改成有的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C符合题意;</p><p>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 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 控制,一位原为单眼皮后实施了双眼皮手术的女性与单眼皮的男性结婚,预计他们生一双眼皮孩子的机率是(  )<br />A.100 %<br />B.50 %<br />C.25 %<br />D.0</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因此,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一位原为单眼皮后实施了双眼皮手术的女性,体内的控制眼皮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还是aa,如果她和一个单眼皮男性结婚,他们的孩子中不会有双眼皮,只会出现单眼皮,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5ca17a6/SYS201802231950190053663507_DA/SYS201802231950190053663507_DA.001.png" width="310"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还要掌握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许多科学家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的物质是(  )<br />A.甲烷<br />B.氢<br />C.氧气<br />D.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BD、甲烷、氢、水蒸气,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ABD不符合题意;</p><p>C、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 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5ca17a6/SYS201802231950204770265000_ST/SYS201802231950204770265000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r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br />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br />D.a一定比c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A不符合题意;</p><p>B、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B不符合题意;</p><p>C、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a、b及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它们与e亲缘关系较远,C符合题意;</p><p>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br />A.我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br />B.自然选择的结果<br />C.人工选择的结果<br />D.我国水域辽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产生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工选择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br />A.溶菌酶和吞噬细胞<br />B.乳酸、胃酸、脂肪酸<br />C.胸腺、脾脏、淋巴结<br />D.皮肤、黏膜、纤毛</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可见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免疫细胞主要是指( )<br />A.红胞膜<br />B.血小板<br />C.吞噬细胞<br />D.淋巴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研制成功,通过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各项指标正常.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br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r />B.抗原、特异性免疫<br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br />D.抗体、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志愿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  )<br />A.握手<br />B.拥抱<br />C.输患者的血<br />D.共同进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因此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输患者的血。</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现在有一对夫妇,父亲能卷舌 (Rr),母亲不能卷舌 (rr).请根据遗传图解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5ca17a6/SYS201802231950210991700760_ST/SYS201802231950210991700760_ST.001.png" width="481"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据图推导生殖细胞①的基因型为&#xa0;&#xa0;&#xa0; , 受精卵⑤的基因型为&#xa0;&#xa0;&#xa0;。<br />(2)、子代⑥的性状为&#xa0;&#xa0;&#xa0; , 子女中卷舌与不卷舌的比值为&#xa0;&#xa0;&#xa0;。<br />(3)、若某家庭中父亲卷舌(RR),母亲不卷舌(rr),则他们所生的子女的基因组成有&#xa0;&#xa0;&#xa0;种可能。</p></div></div>
<div><p>【答案】<br />(1)r,Rr<br />(2)不卷舌,1:1<br />(3)1种<br />【解析】(1)(2)现在有一对夫妇,父亲能卷舌 (Rr),母亲不能卷舌 (rr),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5ca17a6/SYS201802231950210991700760_DA/SYS201802231950210991700760_DA.001.png" width="395"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①⑤的基因型分别是r,Rr。子代④⑤⑥⑦的性状依此是卷舌,卷舌,不卷舌,不卷舌;子女中卷舌与不卷舌的比值为1:1。</p><p>(3)“若某家庭中父亲卷舌(RR),母亲不卷舌(rr)”,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45ca17a6/SYS201802231950210991700760_DA/SYS201802231950210991700760_DA.002.png" width="245"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所生的子女基因组成有1种即Rr。</p><p>所以答案是:(1)r;Rr;(2)不卷舌;1:1;(3)1种</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以及对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理解,了解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类氮代谢的终产物是氨,两栖类成体氮代谢的终产物是尿素,鸟类氮代谢的终产物主要是尿酸。在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几天氮代谢的终产物是氨,过几天变成了尿素,最后以尿酸代谢为主。这说明:<br />(1)、鸡的早期胚胎像&#xa0;&#xa0;&#xa0; , 过几天像&#xa0;&#xa0;&#xa0; , 最后像&#xa0;&#xa0;&#xa0;。<br />(2)、从鸡胚胎氮代谢终产物的变化可以看出高等动物是由&#xa0;&#xa0;&#xa0;进化而来,进化方向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鱼类,两栖类,鸟类<br />(2)低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br />【解析】(1)(2)在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几天氮代谢的终产物是氨(是鱼类氮代谢的终产物),过几天变成了尿素(是两栖类成体氮代谢的终产物),最后以尿酸代谢为主(是鸟类氮代谢的终产物)。从这一知识可以看出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并且体现了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这一过程,也可看出是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的。</p><p>所以答案是:(1)鱼类;两栖类;鸟类;(2)低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对排泄的意义的理解,了解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应问题:<br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次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禽流感,是由一种甲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基因重组的新病毒.目前部分确诊病例都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预防禽流感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个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还要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在接触禽类后要及时彻底洗手.<br />(1)、H7N9禽流感病毒由&#xa0;&#xa0;&#xa0;和&#xa0;&#xa0;&#xa0;两部分组成的。<br />(2)、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带有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是禽流感疾病流行的&#xa0;&#xa0;&#xa0;。<br />(3)、H7N9禽流感主要属于&#xa0;&#xa0;&#xa0;(类型)传染病。<br />(4)、截止2013年5月2日,我国内地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27例,其中康复26例.下列关于康复者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br />A.体内可能存在抗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br />B.药物支持和自身免疫系统发挥功能是其康复的重要原因<br />C.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流感病毒发挥免疫作用<br />D.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r />(1)蛋白质 (蛋白质外壳),核酸<br />(2)传染源<br />(3)呼吸道<br />(4)C<br />【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带有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成为禽流感疾病流行的传染源。</p><p>(3)H7N9禽流感传播的有禽类的粪便、空气和飞沫、呼吸道分泌物等,因此属于呼吸道传染病。</p><p>(4)A、康复者体内可能存在抗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A正确,不符合题意; </p><p>B、药物支持和自身免疫系统发挥功能是其康复的重要原因,B正确,不符合题意; </p><p>C、抗体具有特异性,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只能对H7N9禽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而不是可以针对多种流感病毒发挥免疫作用,C错误,符合题意; D、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1)蛋白质 (蛋白质外壳);核酸;(2)传染源;(3)呼吸道;(4)C</p><p>【考点精析】利用病毒和传染病及其预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