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田坝一中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566229182052_ST/SYS201802240237566229182052_ST.001.jpeg" width="458"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③<br />B.①②<br />C.②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①海葵、③海蜇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②水蚤属于节肢动物;④章鱼属于软体动物。</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利用腔肠动物和软体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br />A.由肛门排出<br />B.由口排出<br />C.由胞肛排出<br />D.由细胞排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体外。</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腔肠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蚯蚓外部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br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r />B.体表干燥,粗糙<br />C.身体腹面有刚毛<br />D.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的体节组成的,为环节动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br />B、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吸收土壤中的氧,所以蚯蚓的体表是湿润的,B符合题意;<br />C、用手抚摸蚯蚓的腹部有粗糙不平的感觉,是因为腹部生有刚毛,辅助蚯蚓运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br />D、蚯蚓的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环节动物,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哪项不是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 )<br />A.身体柔软<br />B.有外套膜<br />C.有墨囊<br />D.有贝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有墨囊只是乌贼的特征。</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软体动物,需要了解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br />A.扇贝<br />B.海月水母<br />C.田螺<br />D.乌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扇贝、田螺、乌贼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都属于软体动物;海月水母属于腔肠动物。</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软体动物,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特点的是 ( )<br />A.用鳃呼吸<br />B.身体呈流线型<br />C.皮肤辅助呼吸<br />D.用鳍辅助游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可见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无 ( )<br />A.脊柱<br />B.体毛<br />C.鳃<br />D.肌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依据与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类动物的是 ( )<br />A.娃娃鱼<br />B.蟾蜍<br />C.扬子鳄<br />D.青蛙</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蟾蜍、娃娃鱼、青蛙属于两栖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还要掌握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这是哪一类动物的特征 ( )<br />A.鱼类<br />B.两栖类<br />C.鸟类<br />D.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两栖动物,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哪一组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 )<br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卵生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br />A.①②⑤<br />B.①⑤⑥<br />C.②⑤⑥<br />D.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 题干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①体表被覆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变成翼。</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br />A.人<br />B.鸡<br />C.狗<br />D.青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鸡、狗属于哺乳动物;而青蛙为两栖类,它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以及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理解,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br />A.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br />B.体表被毛,胎生、哺乳<br />C.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br />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br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br />A.②①③<br />B.②③①<br />C.①②③<br />D.③①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产生各种动作。</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猪的关节结构中,能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的是( )<br />A.关节腔<br />B.关节囊<br />C.关节头<br />D.关节软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家兔的运动能力比蚯蚓的强,原因是家兔比蚯蚓多了 ( )<br />A.骨<br />B.骨、关节<br />C.骨、关节、肌肉<br />D.皮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家兔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肌肉,发达的运动系统对于复杂多变的陆地生活非常适应,适于奔跑和跳跃;而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运动靠肌肉和刚毛的辅助运动,运动只是蠕动。因此家兔比蚯蚓多了骨、关节、肌肉,所以家兔运动能力比蚯蚓的强。</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要经过多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 ( )<br />A.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br />B.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br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r />D.以上三项说法都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如经过训练的蚯蚓走T形迷宫;黑猩猩会利用 经验来解决问题,能够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这些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因此都是学习行为.动物 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的种类越高 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br />A.蚯蚓走迷宫<br />B.鹦鹉学说话<br />C.大山雀偷喝牛奶<br />D.菜青虫取食白菜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说话、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菜青虫取食白菜叶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r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r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r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br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A正确,不符合题意;<br />B、当刺激该学习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错误,符合题意;<br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C正确,不符合题意;<br />D、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br />A.蜘蛛结网、蜜蜂筑巢<br />B.雄鸡报晓,母鸡孵卵<br />C.红嘴鸥迁徙至昆明过冬<br />D.海豚表演顶气球节目,深受小朋友的喜爱</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雄鸡报晓、母鸡孵卵、红嘴鸥的迁徙至昆明越冬,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海豚表演顶气球节目,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br />A.作茧自缚<br />B.螳螂捕蝉<br />C.狗急跳墙<br />D.猴王争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螳螂捕蝉”、“狗急跳墙”、“作茧自缚”,它们群体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猴王争霸”体现了群体内有明显的等级,因此具有社会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 )<br />A.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br />B.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br />C.有的群体还有等级制度<br />D.以上三项都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 社群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运动系统组成不包括 ( )<br />A.骨<br />B.关节<br />C.神经<br />D.肌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等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可见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是学习行为的是( )<br />A.蜜蜂跳舞<br />B.母鸡孵卵<br />C.蜘蛛结网<br />D.小狗算加法</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 蜜蜂跳舞、母鸡孵卵、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小狗算加法是小狗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 )<br />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r />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br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br />D.防御行为;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下列哪一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br />A.舞蹈<br />B.气味<br />C.声音<br />D.表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通是依靠气味。</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一项是 ( )<br />A.蜜蜂的群体<br />B.蚂蚁的群体<br />C.老虎的群体<br />D.绵羊的群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蜜蜂的群体、蚂蚁的群体、老虎的群体有明确的分工,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为社群行为;绵羊的群体间,没有分工,各顾各的,不属于社群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区里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草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 ( )<br />A.干旱缺水引起虫害<br />B.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br />C.食物链被破坏<br />D.食物网消失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同一白蚁群体内,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他们分工协作,共同生活,这种行为是( )<br />A.繁殖行为<br />B.社会行为<br />C.贮食行为<br />D.攻击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同一白蚁群体内,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他们分工协作,共同生活,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社会行为的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行为多种多样,从获得途径来看,可分为 ( )<br />A.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r />B.取食行为和防御行为<br />C.繁殖行为和迁徙行为<br />D.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还要靠什么控制和调节? ( )<br />A.循环系统<br />B.神经系统<br />C.呼吸系统<br />D.消化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br />A.猎豹<br />B.响尾蛇<br />C.企鹅<br />D.大猩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猎豹、大猩猩都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企鹅是鸟类,体温恒定;响尾蛇属于爬行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关节的剖面模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591042300761_ST/SYS201802240237591042300761_ST.001.jpeg" width="173"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和是骨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多为一凸一凹,合   。<br />(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并缓冲两骨之间撞击力的   。<br />(3)关节囊主要由   组织构成。<br />(4)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    , 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br />(5)请写出你身体上任一关节的名称: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面<br />(2)关节软骨<br />(3)结缔<br />(4)支点<br />(5)肘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髋关节、指关节等均可;<br />【解析】(1)3关节面包括1关节头和2关节窝。<br />(2)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4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r />(3)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br />(4)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做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的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br />(5)写出身体上任一关节的名称:如上肢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br />所以答案是:(1)关节面;(2)关节软骨;(3)结缔;(4)支点;(5)肘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髋关节、指关节等均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593521655065_ST/SYS201802240237593521655065_ST.001.jpeg" width="102"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①是   肌,②是   肌。<br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处于   状态,②处于   状态。屈肘时,骨骼肌接受了神<br />经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   绕着关节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r />(1)肱二头,肱三头<br />(2)收缩,舒张,骨<br />【解析】(1)图示中的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br />(2)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受刺激收缩,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br />所以答案是:(1)肱二头;肱三头;(2)收缩;舒张;骨<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鼠、蛇、狐和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595741862111_ST/SYS201802240237595741862111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br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br />(3)由于人们围捕狐狸,使野兔和老鼠数量    , 导致植被退化。后来停止围捕狐狸,几年后该生态系统又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br />(2)5,草→鼠→蛇→鹰<br />(3)增加,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数量最多的生物也是草。<br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 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r />(3)由于人们连续的围猎狐狸,使兔、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结果草场受到破坏。停止围捕狐狸几年后,狐狸的数量逐渐增多,使兔、老鼠的数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该生态系统又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草;(2)5;草→鼠→蛇→鹰;(3)增加;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人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右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5分)<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598925865083_ST/SYS201802240237598925865083_ST.001.jpeg" width="215"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br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br />(3)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有很多好处,体现在   。(列举一例)<br />(4)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   。<br />(5)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作出假设:   。</p></div></div>
<div><p>【答案】<br />(1)乙瓶<br />(2)水<br />(3)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br />(4)对照作用<br />(5)实验步骤: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丙、丁标签.在丙瓶中放入添加农药的湿润肥沃土壤,在丁瓶中没有添加农药的湿润肥沃土壤,然后在丙、丁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状况。<br />【解析】(1)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所以乙瓶中由于缺少水而使蚯蚓无法完成呼吸,最后窒息而死。<br />(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br />(3)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 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br />(4)本实验的实验组为乙组,甲组起到对照作用。<br />(5)注意设计实验中惟一变量是农药。实验步骤: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丙、丁标签。在丙瓶中放入添加农药的湿润肥沃土壤,在丁瓶中没有添加农药的湿润肥沃土壤,然后在丙、丁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状况。<br />所以答案是:(1)乙瓶;(2)水;(3)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4)对照作用;(5)实验步骤: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丙、丁标签.在丙瓶中放入添加农药的湿润肥沃土壤,在丁瓶中没有添加农药的湿润肥沃土壤,然后在丙、丁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状况。<br />【考点精析】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