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6:54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br />A.达尔文<br />B.袁隆平<br />C.孟德尔<br />D.巴士德</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br />A.火山周围<br />B.原始海洋<br />C.原始大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化学起源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现象<br />A.变异<br />B.遗传<br />C.进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所指的“近亲”是( )<br />A.所有亲戚<br />B.三代以外旁系血亲<br />C.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能够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是( )<br />①近亲结婚 <br />②遗传咨询 <br />③产前诊断 <br />④吃好穿好<br />A.①②③<br />B.②③<br />C.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优生优育的措施: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是咨询医生以商谈形式解答咨询者或亲属等提出的各种遗传学问题,如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预防,诊断,治疗等,并在权衡的基础上,给予治疗和预防。遗传咨询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够有效的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人口素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心情不好时的调节方法是( )<br />A.找人打架宣泄<br />B.向亲人朋友倾诉<br />C.找个理由安慰自己</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甲、乙是一对夫妇,第一、二胎生的都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三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 )<br />A.50%<br />B.75%<br />C.25%</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而受精时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都是50%.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孩,第二胎生女孩的可能性是50%。</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与性状遗传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南橘北枳”所描述的变异,其形成原因是( )<br />A.染色体畸变<br />B.气温的差别<br />C.基因突变</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口感品质(如含糖量等)。</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br />A.化石证据<br />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br />C.解剖证据</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化石证据,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的可能成分是( )<br />A.水蒸气、氨气、甲烷<br />B.甲烷、氧气、水蒸气<br />C.水蒸气、氧气、沼气<br />D.氧气、氨气、沼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是镰刀型细胞贫血患者(aa),但其父母均正常。他父母的基因组成是( )<br />A.Aa和Aa<br />B.Aa和Aa<br />C.AA和Aa</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由题干“某人是白化病患者(aa),但其父母均表现正常”可知: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肤色白化是隐性性状;父母肤色正常说明都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但他们有一个白化病的子女,说明父母都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即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71081157209_DA/SYS201802231939571081157209_DA.001.png" width="257"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的( )<br />A.后代得传染病的机会增加<br />B.后代得遗传病的机会增加<br />C.后代都会得遗传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常见的人类遗传病,需要了解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现在科学家将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转到能快速繁殖的大肠杆菌内,可获的更多的胰岛素,这种技术属于( )<br />A.转基因技术<br />B.克隆技术<br />C.发酵技术</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br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br />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br />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br />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家兔的白毛和黑毛、玉米粒的黄色和白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发达,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态的是 ( )<br />A.狗的长毛和卷毛<br />B.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br />C.豌豆的高茎和短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狗的长毛与卷毛,是狗毛的形状和卷曲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A不符合题意;</p><p>B、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是不同的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故B不符合题意;</p><p>C、豌豆的高茎与短茎,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故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br />A.生存斗争<br />B.用进废退<br />C.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或成语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br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r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r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A不符合题意;</p><p>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故B符合题意;</p><p>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表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br />A.狂犬病<br />B.乙型肝炎<br />C.心肌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p><p>A、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故A不符合题意;</p><p>B、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故B不符合题意;</p><p>C、心肌炎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不具有传染性,属于非传染病,故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br />A.白细胞<br />B.吞噬细胞<br />C.淋巴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因此,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 )<br />A.肌肉和骨骼<br />B.皮肤和黏膜<br />C.表皮和真皮<br />D.皮肤和肌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因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学生已经得过麻疹,就不需要打疫苗,今后一般也不会得麻疹,这是因为( )<br />A.计划免疫<br />B.特异性免疫<br />C.非特异性免疫<br />D.先天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因此,有学生已经得过麻疹,就不需要打疫苗,今后一般也不会得麻疹,是因为麻疹病毒进入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抗体,并且一直在人体内存在,当再次遇到麻疹病毒时,抗体将病原体消灭,从而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 )<br />①抗原 <br />②抗体 <br />③传染源 <br />④病原体<br />A.①<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天花病毒可以引起人类患天花病,因此天花病毒对于人体来说是④病原体;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因此天花病毒对于人体来说是①抗原。</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r />A.由抗体引起的免疫<br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r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br />D.皮肤的屏障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了“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的措施,请你指出这一措施属哪一项( )<br />A.控制传染源<br />B.切断传播径<br />C.保护易感人群<br />D.A和C</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属于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子女的一些形态特征非常像他们的父母,这是因为( )<br />A.与父母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br />B.与父母吃的食物大致一样<br />C.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br />D.受父母熏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的卷舌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卷舌是显性,不卷舌是隐性。卷舌基因用A表示,不卷舌基因用a表示,阅读下面的图解,子女①、②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81727323094_ST/SYS201802231939581727323094_ST.001.png" width="350"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A,Aa<br />B.a,aa<br />C.Aa,aa<br />D.Aa,Aa</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基因要完全分开,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通过分析,子女①、②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这对夫妇生出不卷舌孩子的可能性为(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83996530140_ST/SYS201802231939583996530140_ST.001.png" width="350"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0%<br />B.25%<br />C.50%<br />D.100%</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由题干可知,卷舌是显性,用“A”表示,不卷舌是隐性,用“a”表示。有一对夫妇,父亲能卷舌,母亲能卷舌,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基因要完全分开,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图中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图中①和②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 a,性状是能卷舌;同时还产生了1种A a,表现的性状是能卷舌;1种基因组成为aa,表现的性状是不能卷舌,综上分析,这对夫妇生出不卷舌孩子的可能性为25%,</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br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br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br />C.大豆叶片和小麦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br />D.鸟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属于变异,A符合题意;</p><p>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B不符合题意;</p><p>C、大豆的叶片和小麦的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是大豆和小麦,不是同种动物之间,因此不属于变异,C不符合题意;</p><p>D、鸟类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是鸟类和哺乳类,不是同种动物之间,因此不属于变异,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br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r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br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br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γ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br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r />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br />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br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简而言之即是: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001.png" width="246"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xa0;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002.png" width="227" height="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003.png" width="235"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ST.004.png" width="258"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如图生命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310d8ef6/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DA/SYS201802231939587339210187_DA.001.png" width="340" height="3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br />①平衡膳食,一日三餐按时进食<br />②不吸烟,不喝酒<br />③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br />④废寝忘食地工作,提高学习成绩<br />A.①②③④<br />B.②③④<br />C.①②③<br />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还需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此,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②不吸烟、不喝酒;③按时作息,早睡起早都属于健康生活方式;而④勤奋学习,每天熬夜看书,会影响身体健康,对身体不利。</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是 ( )<br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r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br />C.人是自然产生的<br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距今1200万年前的古猿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古猿改向地面生活,因为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断的树枝、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只能靠四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久而久之,四足行走的古猿就逐渐的演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起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 )<br />A.肝脏、脾、肾<br />B.脾、胸腺、淋巴结<br />C.肝脏、脾、胸腺<br />D.脾、甲状腺、淋巴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体的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肝脏是消化器官;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形成尿液;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9a1b30c2/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9a1b30c2/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002.png" width="116"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9a1b30c2/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003.png" width="122"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9/9a1b30c2/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SYS201802231940000999808860_ST.004.png" width="136"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当环境颜色为灰白色时,体色为灰、白两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体色为褐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颜色存在巨大反差,则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淘汰;因此如果该厂长期生产,则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数量:褐色蛾类的数量相对少,灰色和白色的蛾类数量相对较多。</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逐渐失效。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r />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了抗药性<br />C.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br />D.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发生了抗药性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杀虫剂对害虫选择的结果。在杀虫剂使用的过程中,少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而具有抵抗杀虫剂的特性,不能被杀虫剂致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杀虫剂的长期选择,使得原先的杀虫剂已经不能杀死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了。</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说法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br />A.对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合理开发,并促进其再生,就能长期利用<br />B.靠山吃山,靠水吃水<br />C.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r />D.为了避免传染病,应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对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合理开发,并促进其再生,就能长期利用。这个观点是对的,既然能够长期利用就是既满足现代入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入满足需求的能力,所以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故A符合题意;</p><p>B、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当代入只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耗尽,那我们那什么留给后代子孙?对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合理开发,并促进其再生,才能长期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p><p>C、大自然的财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当代入不尊重自然法则,将资源耗尽我们拿什么留给后代子孙?所以这个观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C不符合题意;</p><p>D、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消耗木材,毁坏大量森林,不符合森林的可持续发展,D不符合题。</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的相关知识,掌握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八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