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6: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模拟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螅是一种较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可自己制造有机营养,属于自养型生物<br />B.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br />C.可通过出芽的方式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br />D.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br />A.体表有角质层<br />B.生殖器官发达<br />C.消化管结构简单<br />D.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与寄生适应;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因此选项A、B、C都是蛔虫与寄生相适应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找到了一种动物,经观察其具有如下特点: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则他发现该动物的环境最可能是( )<br />A.海水中<br />B.河流中<br />C.潮湿、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br />D.可能在B处,也可能在C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细长而柔软。</p><p>故选: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河蚌贝壳内部的珍珠层的来源是(  )<br />A.贝壳的分泌物<br />B.沙粒堆积<br />C.柔软的身体的分泌物<br />D.外套膜的分泌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河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柔软的身体表面,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如果外套膜内进入了沙粒等异物,珍珠质就会把异物包裹起来,慢慢形成珍珠. </p><p>故选: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软体动物(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br />A.蜻蜓<br />B.蝗虫<br />C.蜜蜂<br />D.蜘蛛</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C、蜻蜓、蝗虫、蜜蜂,都有3对足、2对翅,都属于昆虫;</p><p>D、蜘蛛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p><p>因此不属于昆虫的是蜘蛛.</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r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br />B.幼体生活在水中,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br />C.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br />D.它们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两栖动物最常见的是蛙类,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上生活,所以不要简单地将两栖动物理解为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由此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两栖动物,需要了解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br />B.胸肌发达,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br />C.骨骼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br />D.完全靠气囊呼吸,保证了充足的氧气供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A正确;胸肌发达,有利于扇动双翼飞行,B正确;鸟类的骨有的中空,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但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正确;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能时行气体交换;D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各类动物的最主要特征是( )<br />A.心脏四腔,体温恒定<br />B.体内有膈,胎生哺乳<br />C.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br />D.能用肺单独完成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心脏四腔,体温恒定,不仅是哺乳动物的特征,鸟类也具有,A错误; </p><p>哺乳动物区别于其它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体内有膈,胎生、哺乳等,B正确;</p><p>鸟类和爬行类也有有发达的感觉器官,C错误; </p><p>爬行类及鸟类在不飞行时也能用肺单独完成呼吸,D错误。</p><p>故选: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呼吸器官的说法,除哪一项外其它都是正确的(  )<br />A.因为青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是两栖动物<br />B.鳃是绝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br />C.陆生动物绝大多数用肺呼吸,也有用气管呼吸的<br />D.有用体壁呼吸的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具有辅助呼吸功能,故此选项不错误;B、大多数的水生动物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鳃呼吸,如鲫鱼、河蚌等,故此选项正确;C、陆生动物绝大多数用肺呼吸,如家兔等,另外像蝗虫等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气管,故此选项正确;D、蚯蚓等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故此选项正确.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需要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br />A.猫捉老鼠、老马识途<br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br />C.大雁南飞、惊弓之鸟<br />D.蜘蛛织网、孔雀开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题干中的尺蠖拟态、大雁南飞、蜘蛛织网、孔雀开屏等.猫捉老鼠、老马识途、惊弓之鸟、狗辨主客都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p><p>故选: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  )<br />A.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br />B.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br />C.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br />D.社会行为和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是乌鸦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取食行为;这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所以“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中,在侦察蚁侦察到食物返巢的路上放好一排纸片(如图甲),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形处(如图乙),再观察蚂蚁接下来的行动,据此图回答,蚂蚁将(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9b735c6/SYS201708151250268070214165_ST/SYS201708151250268070214165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直奔圆心处,快速找到食物<br />B.不再回来寻找食物<br />C.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后,在偶然情况下找到了食物<br />D.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蚂蚁是依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侦察蚁发现食物后,会在沿途(纸片上)留下特殊的气味,其它工蚁会沿着气味找到食物.如果“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心处”,结果蚂蚁仍然沿着纸片上留下的气味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后,在偶然情况下找到了食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需要了解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社群(会)行为的是(  )<br />A.作茧自缚<br />B.螳螂捕蝉<br />C.狗急跳墙<br />D.猴王争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猴子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选项中猴王争霸属于社会行为,而选项A、B、C生物之间没有社群行为的特征.<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昆虫的翅均生在胸部,气门均生在腹部.(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和翅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足和翅都着生在胸部.在昆虫的胸、腹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昆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不断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昆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气门生在胸、腹部.故说法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系统最为发达的动物是人类.</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家鸽的呼吸系统有呼吸道、肺和气囊构成,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在飞行过程中吸气时,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家兔用肺呼吸,鱼类用鳃呼吸,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可见呼吸系统最为发达的动物是家鸽而不是人类.<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后纷纷逃散,这是动物间的通讯.(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等叫做动物语言,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避,发生在不同动物之间,不属于动物间的通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连线.<br />A壁虎&#xa0;&#xa0;&#xa0; a腔肠动物<br />B海蜇&#xa0;&#xa0;&#xa0; b软体动物<br />C龙虾&#xa0;&#xa0;&#xa0; c节肢动物<br />D鲸鱼&#xa0;&#xa0;&#xa0; d两栖动物<br />E娃娃鱼&#xa0;&#xa0;&#xa0; e爬行动物<br />F章鱼&#xa0;&#xa0;&#xa0; f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e;a;c;f;d;b<br />【解析】解:A、壁虎属于爬行动物;<br />B、海蜇属于腔肠动物;<br />C、龙虾属于节肢动物;<br />D、鲸鱼胎生和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r />E、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br />F、章鱼属于软体动物.<br />所以答案是:e;a;c;f;d;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需要了解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直线将对应的动物行为连接起来.<br />狗沿路撒尿&#xa0;&#xa0;&#xa0; A繁殖行为<br />大雁冬去春来&#xa0;&#xa0;&#xa0; B取食行为<br />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xa0;&#xa0;&#xa0; C防御行为<br />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领域行为&#xa0;&#xa0;&#xa0; D领域行为<br />两只公狗争骨头吃而打架&#xa0;&#xa0;&#xa0; E攻击行为<br />松鼠将草类挂在树枝上晾晒&#xa0;&#xa0;&#xa0; F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F;C;A;B;E<br />【解析】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属于繁殖行为.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松树将类挂在树枝上晾晒属于取食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属于防御行为.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狗沿路撒尿属于领域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只公狗争骨头吃而打架属于攻击行为;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有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大雁冬去春来;<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c61e98ba/SYS201707192031012338703232_ST/SYS201707192031012338703232_ST.001.png" width="425"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表示&#xa0;&#xa0;&#xa0; , B表示&#xa0;&#xa0;&#xa0; .<br />(2)当手臂处于(一)状态时,A处于&#xa0;&#xa0;&#xa0;状态,B处于&#xa0;&#xa0;&#xa0;状态;当手臂处于(二)状态时,A处于&#xa0;&#xa0;&#xa0;状态,B处于&#xa0;&#xa0;&#xa0;状态.<br />(3)由(一)到(二)必须在&#xa0;&#xa0;&#xa0;支配下才能完成.<br />(4)当手臂自然下垂时,A处于&#xa0;&#xa0;&#xa0;状态,B处于&#xa0;&#xa0;&#xa0;状态.</p></div></div>
<div><p>【答案】<br />(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br />(2)收缩;舒张;舒张;收缩<br />(3)神经系统<br />(4)舒张;舒张<br />【解析】解:(1)由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可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图(一)表示屈肘动作的产生,图(二)表示伸肘动作的产生.(2)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3)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配合.这就体现了生物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4)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肘关节的屈伸.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br />【考点精析】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大白菜、卷心菜的叶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菜青虫,菜青虫是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某生物小组提出”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吗?“这一问题并进行探究,探究过如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xa0;</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组</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B组</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C组</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一步</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隔离孵化<br />菜青虫卵</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隔离孵化<br />菜青虫卵</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隔离孵化<br />菜青虫卵</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二步</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放涂白菜<br />汁的滤纸</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放涂菠菜<br />汁的滤纸</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放涂卷心菜<br />汁的滤纸</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三步</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放菜青虫</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放菜青虫</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放菜青虫</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四步</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观察记录结果</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观察记录结果</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观察记录结果</p></td></tr></table><p>注:白菜、卷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菠菜为藜科植物.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br />(1)针对上述实验作出假设:&#xa0;&#xa0;&#xa0; .<br />(2)该小组同学从菜青虫的卵开始进行隔离孵化而不直接用菜青虫做实验,其目的是&#xa0;&#xa0;&#xa0; .<br />(3)上述3组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xa0;&#xa0;&#xa0; , 实验所用滤纸的大小、形状、颜色都应&#xa0;&#xa0;&#xa0; .<br />(4)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条,2条还是10条?&#xa0;&#xa0;&#xa0; , 理由是&#xa0;&#xa0;&#xa0; .<br />(5)若实验结果是菜青虫只取食涂有白菜汁和卷心菜汁滤纸,则可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r />(2)为了确定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防止后天取食过某种植物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r />(3)蔬菜汁;相同<br />(4)10条;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r />(5)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r />【解析】解:(1)根据提出的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可以作出的假设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2)将孵化的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原因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排除其他干扰.(3)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因此,A组是将白菜汁涂抹在滤纸上,C涂抹卷心菜汁的滤纸作为对照组;B组则将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菠菜榨取汁液也涂抹在大小与甲相同的另一张滤纸上,作为实验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蔬菜汁,是否将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汁液抹在滤纸上,实验所用滤纸的大小、形状、颜色都应相同,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4)仅靠取一条菜青虫统计一次数据,实验误差较大,具有偶然性,只用1条菜青虫做实验不行.为提高可信度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所用菜青虫的数量要多于10条,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5)预期结果是:若实验结果是菜青虫只取食涂有白菜汁和卷心菜汁滤纸,结论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级上学期生物期中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