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5:09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的动物( )<br />A.草鱼<br />B.虾<br />C.鲸<br />D.金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鲸生活水中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不像鱼类那样用鳃呼吸,虾属于甲壳动物,用鳃呼吸,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藻类繁盛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出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究其原因是( )<br />A.水温较低<br />B.水温较高<br />C.水中氧气较多<br />D.水中氧气较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池塘中的藻类植物白天有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夜晚没有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仍然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是的氧气,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水中溶解的氧气,黎明时刻,由于生活在水中的鱼和藻类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消耗,会导致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较低,使鱼的呼吸受影响。</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防止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br />A.气管<br />B.触角<br />C.外骨骼<br />D.翅</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蝗虫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节肢动物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会出现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动物龄期就增加一龄,最后变成成虫。</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br />A.蚯蚓<br />B.家鸽<br />C.蟾蜍<br />D.鲤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蚯蚓是环节动物,蟾蜍是两栖动物,鲤鱼是鱼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ACD不符合题意;家鸽是鸟类,为恒温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br />B.学习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br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有遗传物质所控制的<br />D.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br />B.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行为,B符合题意;<br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所控制的,C不符合题意;<br />D.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并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br />A.巴斯德<br />B.达尔文<br />C.列文。虎克<br />D.孟德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巴斯德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并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A符合题意; <br />B、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B不符合题意;<br />C、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胞,C不符合题意;<br />D、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气,鸟类在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br />A.肺<br />B.气囊<br />C.肺和气囊<br />D.气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鸟类除具有肺外,还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54cb5e0f/SYS201802240035476478973055_DA/SYS201802240035476478973055_DA.001.png" width="201"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鸟在休息时,主要靠肋间肌及腹部肌肉的运动,在肺部进行呼吸.当飞翔时,则主要靠胸肌的运动进行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所以,鸟类无论在飞行时还是静止时都是用肺呼吸。</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鸟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细菌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br />A.根瘤菌<br />B.肺炎双球菌<br />C.乳酸细菌<br />D.醋酸杆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少数细菌是有害的,如肺炎双球菌能使人患肺炎,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既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又具有细胞壁的是( )<br />A.病毒<br />B.细菌<br />C.真菌<br />D.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细胞壁,故既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又具有细胞壁的是真菌。</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真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得足癣是一样哪项感染引起的( )<br />A.细菌<br />B.真菌<br />C.病毒<br />D.缺乏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有的真菌等微生物生活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我们把这种生活方式叫寄生,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灰指甲等皮肤病。</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真菌的相关知识,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br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r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br />C.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br />D.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A不符合题意;<br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B不符合题意;<br />C、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死亡如鱼类,C不符合题意;<br />D、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体内有脊柱的是( )<br />A.海葵<br />B.梭子蟹<br />C.蜻蜓<br />D.大熊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其它类属于无脊椎动物,海葵属于腔肠动物,梭子蟹属于甲壳动物,蜻蜓属于昆虫,因此它们属于无脊椎动物,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柱。</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骨骼肌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受刺激时能收缩<br />B.所受的刺激只有神经传来的兴奋<br />C.收缩时不一定需要能量<br />D.一块骨骼肌能独立地完成运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所受的刺激不只是神经传来的兴奋,还会对离子的异常变化有反应,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可见,骨骼肌收缩时得需要能量直接来自ATP。</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家中饲养的小猫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br />B.青蛙捕食害虫<br />C.蚯蚓走迷宫<br />D.兀鹫会用石块将鸵鸟蛋砸碎来享受美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家中饲养的小猫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蚯蚓走迷宫、兀鹫会用石块将鸵鸟蛋砸碎来享受美味,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青蛙捕食害虫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br />A.一群狒狒组成严格的“等级社会”<br />B.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br />C.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来喂养<br />D.蚂蚁会成群结队的将食物搬回蚁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A错误,符合题意;一群狒狒组成严格的“等级社会”、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喂养、蚂蚁会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都属于社会行为,BC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归类:<br />A娃娃鱼 B鲸 鱼 C乌贼 D泥鳅<br />E鳄鱼 F鲨鱼 G鲍鱼 H乌龟<br />M野鸭 N龙虾 P河蚌 Q水蚤<br />(1)属于软体动物的是:&#xa0;&#xa0;&#xa0;<br />(2)属于节肢动物的是:&#xa0;&#xa0;&#xa0;<br />(3)属于鱼类的是:&#xa0;&#xa0;&#xa0;<br />(4)属于两栖动物的是:&#xa0;&#xa0;&#xa0;<br />(5)属于爬行动物的是:&#xa0;&#xa0;&#xa0;<br />(6)属于鸟类的是:&#xa0;&#xa0;&#xa0;<br />(7)属于哺乳动物的是:&#xa0;&#xa0;&#xa0;<br />(8)属于脊椎动物的是:&#xa0;&#xa0;&#xa0;<br />(9)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xa0;&#xa0;&#xa0;<br />(10)体温恒定的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CGP<br />(2)NQ<br />(3)DF<br />(4)A<br />(5)EH<br />(6)M<br />(7)B<br />(8)ABDEFMH<br />(9)CNGPQ<br />(10)MB<br />【解析】(1)C乌贼、G鲍鱼、P河蚌等的身体柔软,用足运动,是软体动物;<br />(2)N龙虾、Q水蚤等的身体由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br />(3)D泥鳅、F鲨鱼等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r />(4)A娃娃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r />(5)E鳄鱼、H乌龟等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卵生,变温动物;<br />(6)M野鸭属于鸟类,体表有羽毛,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有气囊,恒温动物;<br />(7)B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体温恒定,属于哺乳动物;<br />(8)A娃娃鱼、B鲸鱼、D泥鳅、E鳄鱼、F鲨鱼、H乌龟、M野鸭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r />(9)C乌贼、G鲍鱼、N龙虾、P河蚌、Q水蚤等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r />(10)B鲸鱼、M野鸭的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br />所以答案是:(1)CGP;(2)NQ;(3)DF;(4)A;(5)EH;(6)M;(7)B;(8)ABDEFMH;(9)CNGPQ;(10)M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xa0;&#xa0;&#xa0;,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xa0;&#xa0;&#xa0;总是维持在相对&#xa0;&#xa0;&#xa0;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数量;比例;稳定<br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的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比如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数量增加,会使以野兔为食的狼的数量增加,而狼的数量增加又反过来限制了野兔的数量增加;野兔还要与牛羊争夺生存的空间和牧草,所以野兔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r />所以答案是:数量;比例;稳定</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蚯蚓属于&#xa0;&#xa0;&#xa0;动物,其身体分节的意义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环节;使躯体运动灵活<br />【解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br />所以答案是:环节;使躯体运动灵活<br /><br />【考点精析】利用环节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七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