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县永清责任区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br />A.家兔、丹顶鹤、猎豹<br />B.猫头鹰、扬子鳄、鲸<br />C.灰熊、蛇、袋鼠<br />D.金丝猴、沙蚕、大熊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 A、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类.家兔、猎豹属于哺乳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故A符合题意;</p><p>B、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br />C、蛇属于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br />D、沙蚕的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人体要完成的每一个动作都依赖于( )。<br />A.肌肉和骨<br />B.骨和骨骼<br />C.骨骼和肌肉<br />D.骨和关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br />A.用肺呼吸<br />B.胎生、哺乳<br />C.牙齿分化<br />D.体温不恒定</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br />A.气门<br />B.气管   <br />C.肺<br />D.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所以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在活动时非常灵活,与之相关的结构特点是( )。<br />A.关节外包绕关节囊<br />B.关节头凸,关节窝凹<br />C.关节腔内有滑液<br />D.关节外着生韧带和肌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故A不符合题意;</p><p>B、关节头凸,关节窝凹,增加关节的牢固性,故B不符合题意;<br />C、关节腔由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故C符合题意;<br />D、关节外着生韧带和肌肉,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仿生的是( )。<br />A.雷达的研制<br />B.孔雀舞<br />C.荧光灯的制作<br />D.飞机的制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雷达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r />B、孔雀舞是人类模仿孔雀的动作而编制的舞蹈,不是仿生故,B符合题意;<br />C、模仿萤火虫发光不发热的原理,开发了荧光灯,提高了发光效率,故C不符合题意;<br />D、模仿鸟的外形制造的是飞机,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与仿生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比如雷达、飞机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与这个现象相关的结构是( )。<br />A.肌肉<br />B.刚毛<br />C.黏液<br />D.体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 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主要与蚯蚓刚毛有关。</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br />A.河豚<br />B.鲸<br />C.娃娃鱼<br />D.鱿鱼</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河豚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A符合题意;<br />B、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不符合题意;<br />C、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C不符合题意;<br />D、鱿鱼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鱼的主要特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运动时,所需要的动力来自( )。<br />A.骨<br />B.关节<br />C.肌肉<br />D.神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运动时的动力来自骨骼肌的收缩.</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在干燥的尘土里,很快会死去,是因为( )。<br />A.尘土中缺少食物<br />B.干燥的尘土中氧气少<br />C.体内水分大量蒸发<br />D.体壁干燥,无法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如果体壁干燥蚯蚓将无法呼吸,因此蚯蚓在干燥的灰尘里和沙里,很快会死去,是因为皮肤干燥,无法呼吸.</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年生活在水中的龟和鳖,它们的呼吸器官是( )。<br />A.鳃<br />B.肺<br />C.肺和皮肤<br />D.皮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龟和鳖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甲,体内受精、产大型硬壳卵,用肺呼吸.</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在水中游泳时,水流过鳃的时候,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br />A.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r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br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br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 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 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进入鱼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流出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利用鱼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br />B.骨骼肌受到刺激能够收缩<br />C.骨骼肌里有许多血管和神经<br />D.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有收缩的特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br />B、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故B不符合题意;<br />C、骨骼肌里有许多血管和神经,故C不符合题意;<br />D、骨骼肌中央的肌腹有收缩的特性,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br />A.杠杆<br />B.支点<br />C.动力<br />D.协调配合</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越有利于( )。<br />A.神经系统的发育<br />B.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br />C.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br />D.成功地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br />A.体温不恒定<br />B.用皮肤呼吸<br />C.肺不发达<br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 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但是肺不发达,必须借助裸露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草原生态示意图,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299254472900_ST/SYS201802240237299254472900_ST.001.jpeg" width="261"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关系。<br />(2)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br />(3)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   。</p></div></div>
<div><p>【答案】<br />(1)捕食与被食<br />(2)草→鼠→蛇→鹰<br />(3)先增加<br />【解析】解:(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br />(2)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 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 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r />(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了生态平衡.如果大量捕猎狐,鼠、兔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鹰因食物鼠、兔增加,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增加.<br />所以答案是:(1)捕食与被食;(2)草→鼠→蛇→鹰;(3)先增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理解,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301761827204_ST/SYS201802240237301761827204_ST.001.png" width="254"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标出图中所示的名称:1和5是门齿,2是   齿,3和4是   齿。<br />(2)狼和兔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r />(3)兔和狼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   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r />(1)犬,臼<br />(2)食性不同<br />(3)恒温<br />【解析】解:(1)图1和5是门齿、2是犬齿,3和4是臼齿.<br />(2)家兔属于植食性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这与家兔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狼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br />(3)兔和狼属于恒温动物.<br />所以答案是:(1)犬,臼;(2)食性不同;(3)恒温.<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各种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308454764374_ST/SYS201802240237308454764374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过程B代表植物、动物通过   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过程C代表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用于   作用。<br />(2)图中[ 1 ]在完成A的这一过程体现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光合<br />(2)分解者<br />【解析】解:(1)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图中过程B代表植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过程C代表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br />(2)图中是指细菌、真菌,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光合;(2)分解者.<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的屈肘、伸肘示意图,请结合自己的运动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310520717269_ST/SYS201802240237310520717269_ST.001.png" width="423"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健美运动员提起杠铃时,他的上臂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① ]    , 处于舒张状态的是[②]   。<br />(2)他们展示健美身材时,他们在表演时身上一块块隆起的是[ ③ ]    , 可收缩,而[ ④ ]   不具有收缩特性。<br />(3)[ ① ]和[ ② ]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   的控制和调节下。</p></div></div>
<div><p>【答案】<br />(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br />(2)肌腹,肌腱<br />(3)神经系统<br />【解析】解:(1)健美运动员提起杠铃时,他的上臂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①]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②]肱三头肌.<br />(2)他们展示健美身材时,他们在表演时身上一块块隆起的是[③]肌腹,而[④]肌腱不具有收缩特性.<br />(3)[①]和[②]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br />所以答案是:(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2)肌腹,肌腱;(3)神经系统.<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身体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1)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   在水中呼吸。<br />(2)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是覆盖在它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   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br />(2)水分蒸发<br />【解析】解:(1)水中的氧气含量较少,而鱼可以在水中自由生活,原因是鲫鱼的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鳃能进行气体交换.<br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和触角均分节,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扩大,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也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r />所以答案是:鳃;水分蒸发.<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想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以下探究方案。<br />(1)提出问题:   ?<br />(2)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   (填“甲组”或“乙组”),对照组叶是   (填“甲组”或“乙组”)。<br />(3)实验过程中,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应为   。<br />A.1只 B.10只。<br />你的理由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br />(2)甲组,乙组<br />(3)B,实验数量过少,易受偶尔因素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br />【解析】解:(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br />(2)设置对照实验: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看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到哪里去取食.在这里作为实验组的叶片是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作为对照组的叶片是其他植物的叶.<br />(3)仅靠取一条菜青虫统计一次数据,实验误差较大,具有偶然性.为提高可信度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所用菜青虫的数量要多于10条,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br />所以答案是:(1)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2)甲组,乙组;(3)B,实验数量过少,易受偶尔因素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