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一中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br />A.两栖动物<br />B.爬行动物<br />C.环节动物<br />D.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哺乳动物的特征中,与其后代的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的是( )<br />A.大脑发达<br />B.心脏四腔<br />C.胎生哺乳<br />D.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胎生是在体内发育,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大大的提高了幼体成活率。</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br />A.有利于运动<br />B.有利于正常呼吸<br />C.便于留下运动痕迹<br />D.保持身体的柔软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蚯蚓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类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只有一个开口.这类动物是( )<br />A.腔肠动物<br />B.扁形动物<br />C.环节动物<br />D.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因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动物是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身体扁平,两侧对称.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可见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br />A.环境因素<br />B.后天“学习”所得<br />C.遗传物质<br />D.亲代训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动物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要区分“球形细菌”与“酵母菌”,区分依据是:( )<br />A.叶绿体的有无<br />B.细胞核是否成形<br />C.细胞核的有无<br />D.细胞壁的有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细菌与酵母菌都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p><p>B、细菌的细胞核未成形,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B符合题意;</p><p>C、严格的说,细胞核包括遗传物质和核膜,细菌有遗传物质,只是没有核膜,C不符合题意;</p><p>D、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壁,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各种旋转、伸屈动作,说明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br />A.动力<br />B.杠杆<br />C.支点<br />D.调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br />A.蜜蜂跳舞<br />B.蜘蛛织网<br />C.母鸡孵卵<br />D.小狗算加法</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狗算加法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47f68fba/SYS201802240236501204437106_ST/SYS201802240236501204437106_ST.001.png" width="287"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它的身体分为[   ]   、[   ]   、[   ]   。<br />(2)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br />(3)蝗虫共有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br />(4)蝗虫的翅共   对,是它的   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r />(1)一,头部,二,胸部,三,腹部<br />(2)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r />(3)3,3,后足<br />(4)2,飞行<br />【解析】一为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二为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三为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1为触角,2为中足,3为后足。4为翅。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两对翅和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引运动器官完成跳跃、飞行等多种运动,有利于觅食和避敌。<br />所以答案是:(1)一;头部;二;胸部;三;腹部;(2)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3;3;后足;(4)2;飞行<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节肢动物,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47f68fba/SYS201802240236503268819818_ST/SYS201802240236503268819818_ST.001.png" width="340"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   是兔的牙齿,   是狼的牙齿。<br />(2)填出图中数字的名称:         。<br />(3)牙齿分化不同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不同,兔和狼分别是   食动物和   食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r />(1)A,B<br />(2)门齿,犬齿,臼齿<br />(3)植物,肉<br />【解析】家兔属于植食性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这与家兔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狼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甲图只有臼齿和门齿,没有犬齿,应为家兔的牙齿。乙图有犬齿,应为狼的牙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犬齿适于撕裂食物,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所以图中结构分别为:1门齿、2犬齿、4臼齿。<br />所以答案是:(1)A;B;(2)门齿;犬齿;臼齿;(3)植物;肉<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面的A图和B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47f68fba/SYS201802240236506197998456_ST/SYS201802240236506197998456_ST.001.png" width="450" height="2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    , 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r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里有少量滑液,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br />(3)运动是指骨骼肌受到   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   围绕关节的活动。<br />(4)当你月考考试完,回家看到妈妈给你准备的可口饭菜,忍不住用手拿去一个鸡腿送入口中……。你在完成把鸡腿送入口中这个动作时中,骨骼肌和关节活动的情况是:肱二头肌    , 肱三头肌    , 肘关节   (伸直、弯曲)。<br />(5)当手自然下垂时,l与2所处的状态分别是舒张和   。当手提重物时,1与2所处的状态分别是收缩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软骨<br />(2)关节囊,关节腔<br />(3)神经,骨<br />(4)收缩,舒张,弯曲<br />(5)舒张,收缩<br />【解析】A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关节囊。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图中,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当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r />所以答案是:(1)关节软骨;(2)关节囊;关节腔;(3)神经;骨;(4)收缩;舒张;弯曲;(5)舒张;收缩<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47f68fba/SYS201802240236509133854169_ST/SYS201802240236509133854169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A是   。<br />(2)F是    , 它能够使细菌   。<br />(3)结构B   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br />(4)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 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p></div></div>
<div><p>【答案】<br />(1)DNA<br />(2)鞭毛,运动<br />(3)细胞膜<br />(4)叶绿体<br />【解析】图中A--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一个细菌是一个细胞,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鞭毛的作用是运动,故具有鞭毛的细菌会运动。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br />所以答案是:(1)DNA;(2)鞭毛;运动;(3)细胞膜;(4)叶绿体<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