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2:38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养鱼池中的鱼群,有时会大量游到水面,并加快口部和鳃盖的运动,这是因为( )<br />A.池水上层的水温较低<br />B.池水中缺少氧气<br />C.池水表层光线较强<br />D.池水表层透明</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白天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不会出现浮头现象;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到了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为了呼吸,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以便从空气中吸取氧气。</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且有口无肛门的是( )<br />A.水螅<br />B.涡虫<br />C.蛔虫<br />D.蚯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其中水螅属于腔肠动物。</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br />A.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br />B.不随地大便<br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br />D.早晚刷牙、洗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br />A.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br />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br />C.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br />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鱼的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各种鳍是相互协作来完成运动的。</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掌握鱼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br />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br />B.体外受精,水中发育<br />C.体内受精,土中发育<br />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句俗话“捅了马蜂窝,定要挨蜂蛰”。一旦被一只马蜂蛰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马蜂的围攻,这是因为其它马蜂( )<br />A.看到了攻击目标<br />B.看到了第一只马蜂的舞蹈动作<br />C.嗅到了第一只马蜂释放的气味<br />D.听到了第一只马蜂飞行的声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工蜂只有在受到外来威胁为保护巢时才用毒针攻击敌人,因此,我们如果不去招惹蜜蜂,它是不会主动来蜇人的。这是因为马蜂蜇人时,蜇针与报警信息素会同时留在人的皮肤里。人被蜇后的最初反应是捕打,信息素的气味便借助打蜂时的挥舞动作扩散到空气中,其他马蜂闻到这种气味后,即刻处于激怒的骚动状态,并能迅速而有效地组织攻击。故该现象属于马蜂用气味进行信息交流。</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欧同学家的宠物狗非常可爱,小欧一回家,小狗就会把他的拖鞋叼给他,让小欧非常高兴。小狗这种行为属于( )<br />A.适应行为<br />B.学习行为<br />C.经验行为<br />D.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狗就会把他的拖鞋叼给他,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响尾蛇能利用红外线追踪热源物体的原理,工程师设计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这种技术属于( )<br />A.转基因技术<br />B.克隆技术<br />C.仿生<br />D.生物反应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响尾蛇能利用红外线追踪热源物体,人们根据这种原理,设计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等。</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与仿生,掌握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比如雷达、飞机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br />A.声音<br />B.气味<br />C.动作<br />D.印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分解者<br />D.上述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大多数动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和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消费。</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桑蚕吐丝作茧<br />B.猴子剥食香蕉<br />C.马戏团的狗熊骑车<br />D.牛拉车</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桑蚕吐丝作茧”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学习行为能遗传给后代<br />B.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r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br />D.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学习行为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不能遗传给后代,如鹦鹉学舌,A错误,符合题意;</p><p>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蜘蛛结网,B正确,不符合题意;</p><p>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C正确,不符合题意;</p><p>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xa0;&#xa0;&#xa0;和&#xa0;&#xa0;&#xa0;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div>
<div><p>【答案】各种生物的数量;所占的比例。<br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r />所以答案是:各种生物的数量;所占的比例。<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鲫鱼、乌贼(俗称墨鱼)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以&#xa0;&#xa0;&#xa0;为主;动物利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去适应不同的&#xa0;&#xa0;&#xa0; , 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div></div>
<div><p>【答案】游泳;生活环境<br />【解析】鲫鱼、乌贼等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以游泳为主。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br />所以答案是:游泳;生活环境<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系统主要是由&#xa0;&#xa0;&#xa0;、&#xa0;&#xa0;&#xa0;和&#xa0;&#xa0;&#xa0;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骨;骨连接;骨骼肌<br />【解析】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br />所以答案是:骨;骨连接;骨骼肌<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其主要的运动方式用直线连接。<br />金丝猴 &#xa0;&#xa0;&#xa0; A、跳跃<br />袋鼠 &#xa0;&#xa0;&#xa0; B、攀援<br />蚯蚓 &#xa0;&#xa0;&#xa0; C、行走和奔跑<br />猎豹 &#xa0;&#xa0;&#xa0; D、飞行<br />蝴蝶 &#xa0;&#xa0;&#xa0; E、蠕动</p></div></div>
<div><p>【答案】B;A;E;C;D<br />【解析】金丝猴的后肢发达,适于攀援;袋鼠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蚯蚓的运动方式是蠕动;猎豹的运动方式是行走和奔跑;蝴蝶具有翅,适于飞行。<br />所以答案是:B;A;E;C;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在某处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如右图所示,其中有两种动物的头部化石保存比较完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两种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肉的,还有食草的,请回答下面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47f68fba/SYS201802240236156094895853_ST/SYS201802240236156094895853_ST.001.png" width="240"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形成化石A的动物的食性应是&#xa0;&#xa0;&#xa0; , 判断的依据是&#xa0;&#xa0;&#xa0;。<br />(2)形成化石B的动物的食性应是&#xa0;&#xa0;&#xa0; , 判断的依据是&#xa0;&#xa0;&#xa0;。<br />(3)经分析这两种动物应该属于哺乳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大多体表被&#xa0;&#xa0;&#xa0;、哺乳&#xa0;&#xa0;&#xa0; , 牙齿有&#xa0;&#xa0;&#xa0;、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温&#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肉食,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br />(2)草食,无犬齿,臼齿发达,用于磨碎食物<br />(3)毛,胎生,门齿,恒定<br />【解析】(1)化石A所代表的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因此是肉食性的;<br />(2)化石B所代表的动物,没有犬齿,只有门齿和臼齿,臼齿发达,用于磨碎食物,这是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br />(3)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br />所以答案是:(1)肉食;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2)草食;无犬齿,臼齿发达,用于磨碎食物;(3)毛;胎生;门齿;恒定<br />【考点精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br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扣求食的金鱼喂它 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br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br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xa0;&#xa0;&#xa0;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xa0;&#xa0;&#xa0; 行为.<br />(2)美国红雀喂鱼得行为是由其体内的&#xa0;&#xa0;&#xa0;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头和牛奶的行为是在&#xa0;&#xa0;&#xa0;因素的基础上,通过&#xa0;&#xa0;&#xa0;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xa0;&#xa0;&#xa0;。<br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分析资料一,并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①&#xa0;&#xa0;&#xa0;②&#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先天性,学习<br />(2)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环境,适应变化的环境<br />(3)美国红雀通过飞行捕虫喂食金鱼,金鱼通过游泳到水面求食<br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红雀喂鱼的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2)美国红雀喂鱼得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头和牛奶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br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如鱼的游泳,鸟类的飞行,家兔的跳跃等。<br />所以答案是(1)先天性;学习;(2)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环境;适应变化的环境;(3)美国红雀通过飞行捕虫喂食金鱼;金鱼通过游泳到水面求食<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八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