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垣县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植物比较适宜在室内种植( )<br />A.兰花<br />B.郁金香<br />C.夜来香<br />D.文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不适合在室内养殖,A不符合题意。</p><p>B.郁金香的花朵含有毒碱,不适合净化空气,B不符合题意;</p><p>C.夜来香的花草香味过于浓烈,会让人难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不适合在室内养殖,C不符合题意。</p><p>D.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文竹是具有极高的观赏植物,可放置客厅、书房,净化空气的同时也增添了书香气息。以根入药,可治急性气管炎,具有润肺止咳的功能。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按照不同的需要可以将野生岩鸽逐渐培育出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br />A.遗传多样性<br />B.物种多样性<br />C.生态系统多样性<br />D.自然选择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野生岩鸽逐渐培育出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基因库.</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数情况下,物种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br />A.冰川的作用<br />B.基因突变<br />C.食物缺乏<br />D.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按照达尔文的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如果没有产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就会在生存斗争中被环境淘汰,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某些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环境变化.</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br />A.使用工具<br />B.两足直立行走<br />C.大脑发达<br />D.使用语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解可知,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从猿到人的进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的原因是( )<br />A.枝繁叶茂<br />B.根系发达<br />C.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br />D.生殖离不开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枝叶繁茂不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A不符合题意;</p><p>B、裸子植物根系发达,可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该项不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B不符合题意;</p><p>C、裸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即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可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而蕨类植物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该项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高等,C符合题意;</p><p>D、蕨类植物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说明蕨类植物更低等,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种子植物,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br />A.软体动物<br />B.环节动物<br />C.节肢动物<br />D.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4880ba6d/SYS201802232215488582218438_DA/SYS201802232215488582218438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C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 )<br />A.20-30%<br />B.10-20%<br />C.5-10%<br />D.30-50%</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因为第一、各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第二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粪便中的 能量流入分解者,被分解者消耗掉,第三、各营养级生 物中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所以一般来说,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br />A.门  界<br />B.界 科<br />C.界 种<br />D.纲  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蝙蝠之所以不是鸟类,是因为它( )<br />A.能发出超声波<br />B.是胎生哺乳<br />C.体温恒定<br />D.心脏有四个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蝙蝠体表有毛,不是羽毛;没有翼,依靠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皮膜来滑行;蝙蝠在生长发育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因此蝙蝠属于哺乳动物.</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类植物的叶片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br />A.被子植物<br />B.藻类植物<br />C.苔藓植物<br />D.裸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无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是固著器官,兼有吸收作用。茎没有输导组织,起支撑作用。叶多数为单层细胞,通透性良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总体上来说,各营养器官都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叶起主要作用;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种子植物的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可见C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生物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现象( )<br />A.夜光虫  藻类<br />B.水蛭  藻类<br />C.海星  苔藓<br />D.钉螺  蕨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藻类和夜光虫全是单细胞生物,与赤潮的形成有关,A符合题意;</p><p>B.水蛭属于环动物,环动物与赤潮的形成无关,B不符合题意;</p><p>C.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结构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类,体扁平,与赤潮的形成无关,C不符合题意;</p><p>D.钉螺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和蕨类植物与赤潮的形成无关,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生产者和消费者<br />D.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它们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 )<br />A.吸收作用<br />B.呼吸作用<br />C.光合作用<br />D.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也称为吸收作用。A不符合题意;</p><p>B.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进入无机环境中,B不符合题意; </p><p>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C符合题意; </p><p>D.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 )<br />A.阳光充足<br />B.温度适宜<br />C.具有自动调节能力<br />D.外界干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如我国黄土高原由于我们的祖先乱砍滥伐,使生态遭到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给我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解决粮食问题上,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是( )<br />A.开发出产量高的新品种<br />B.提高科学种田水平<br />C.控制人口数量<br />D.节约粮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占世界7%的耕地却承受着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但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于比较稳定的平衡状态,每个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就是节约粮食.</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br />A.水污染、大气污染<br />B.固体废弃物污染<br />C.光污染、噪音污染<br />D.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等。因此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良好的家居环境无关的是( )<br />A.适宜的温度和湿度<br />B.充足的阳光<br />C.豪华的装修<br />D.良好的通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室内空气质量的高低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日光、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使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人的健康,属于良好家庭环境,豪华装修会污染家庭环境.</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品的制作没有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br />A.青贮饲料<br />B.豆豉<br />C.泡菜<br />D.豆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而青贮饲料是一类饲料,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而成,主要用于喂养反刍动物。其中豆浆是用豆子加水研磨、煮沸而成的,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r />A.一片农田<br />B.一群鸡<br />C.江中的鱼<br />D.一群牛</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一块农田、一座高山、一个城市,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p><p>BCD.一群鸡,江中的鱼,只有部分动物,一群牛,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可应用于不同生物种类之间<br />B.只能应用于同种生物之间<br />C.可有效提高产品的产量<br />D.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可应用于不同生物种类之间,A不符合题意;</p><p>B.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不同生物种类之间,B符合题意;</p><p>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可有效提高产品的产量,C不符合题意;</p><p>D.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   是唯一现存的人种,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p></div></div>
<div><p>【答案】智人<br />【解析】解: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智人,生物学分类中人属中的一个“种”,为地球上现今全体人类的一个共有名称.</p><p>关于智人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期有各种不同的推测,通常认为是在大约20万年前。关于起源地点,科学界的观点也不一致。通过解化石和DNA(脱氧核糖核酸),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p><p>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20万年只是很短的时间。就是在这很短的时间里,智人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繁荣。从热带到南北两极,全世界凡是有陆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人类居住。一种动物的分布如此之广,唯有智人.</p><p>所以答案是:智人.</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从猿到人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   的观点。</p></div></div>
<div><p>【答案】非洲<br />【解析】解: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是发现于非洲的南方古猿,达尔文据此提出了“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 非洲”的观点。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它与类人猿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直立行走.</p><p>所以答案是:非洲.</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从猿到人的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亚洲人属于   人种。</p></div></div>
<div><p>【答案】蒙古利亚<br />【解析】解:蒙古利亚人种的主要特点是黄皮肤,体毛稀少。蒙古利亚人种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纯蒙古利亚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的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南亚的不丹,锡金;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另外,蒙古利亚人种从两万年前,开始从东亚向周围迁徙。所以,今天的中亚,西亚,南亚,东欧,中欧,北欧,很多的民族是黄白混血种。而今天的东南亚,太平洋诸岛,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很多的民族是黄种人与赤道人种的混血种。历史上,蒙古利亚人种的种族特点出现的非常早。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就是铲型门齿,这是蒙古利亚人种的特有性状. </p><p>所以答案是:蒙古利亚.</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从猿到人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   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p></div></div>
<div><p>【答案】太阳光<br />【解析】解: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所以答案是:太阳能(光).</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气中   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容易腐蚀水泥、大理石,并能使铁金属表面生锈,因此,建筑物容易受损,公园中的雕刻以及许多古代遗迹也容易受腐蚀。</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硫<br />【解析】解: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p><p>所以答案是:二氧化硫.</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工业化的发酵产品有   、   等。</p></div></div>
<div><p>【答案】抗生素;氨基酸<br />【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和药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青霉发酵能产生青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有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酶制剂、食用有机酸等。</p><p>所以答案是:抗生素;氨基酸;</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   和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p></div></div>
<div><p>【答案】物质循环;能量流动<br />【解析】解: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p><p>所以答案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p><p><br />【考点精析】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金丝猴、猕猴、猩猩、狒狒都是现代类人猿。(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猕猴、金丝猴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不是类人猿;猩猩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br />【考点精析】掌握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药化肥的残留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农业生产中是绝对不能使用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同时农药化肥的残留会危害人类的健康,但是如果在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那就会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农业害虫会大量繁殖,无法控制,最终会使农业绝产,给我们的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属于低生育率国家。(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计划生育已被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生育的胎数越少,即越少生,100年后其后代的人数越少;生育越晚,即越晚育,100年后其后代的人数也越少,这让我们切身体会到晚育、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在1990年人口普查后,所有的人口调查都表明总和生育率急剧地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上述3次调查和国家统计局1995年抽样调查、2000年人口普查,无一例外地表明1991年后,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又从1.9迅速降到1.3左右,其中2000年普查前一年为1.22。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我国官方宣布已进入低生育率阶段,计生主管部门曾宣布我国妇女的生育率为1.8.</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4880ba6d/SYS201802232215497948657170_ST/SYS201802232215497948657170_ST.001.png" width="511" height="2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所示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消费者中,草食动物是    。<br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br />(3)若人们大量的捕杀青蛙,蜘蛛的数量会    , 老鼠的数量会   。<br />(4)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   部分,生物部分还缺少   。</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兔、鼠、食草昆虫<br />(2)草→食草昆虫→蜘蛛→蛙→蛇→猫头鹰<br />(3)先多后少,减少<br />(4)非生物,分解者<br />【解析】解:(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一般属于消费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兔子、老鼠、狐狸、蛇、吃虫的鸟、青蛙、蜘蛛、食草昆虫、猫头鹰;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是食草性动物,因此,食草性动物是兔、鼠、食草昆虫。(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构成了食物链,所以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每一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吃他为止。图中食物链有: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狐,草→兔→狐,草→兔→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共9条。多条食物链相互联系构成了食物网。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因此最长的一条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若大量捕捉青蛙,则植食性昆虫的数量会由于失去青蛙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同时蜘蛛会因为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增加而增加,进而导致绿色植物的数量大量减少;随后食草昆虫、蜘蛛和鼠由于缺乏食物而大量减少。(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维护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除图中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所以答案是:(1). 草;兔、鼠、食草昆虫;(2). 草→食草昆虫→蜘蛛→蛙→蛇→猫头鹰;(3). 先多后少;减少;(4). 非生物;分解者</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理解,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示意图,据图探究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2/4880ba6d/SYS201802232215502269817111_ST/SYS201802232215502269817111_ST.001.png" width="339" height="3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多莉”的克隆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   、   、   等现代生物技术。<br />(2)读图发现:R羊为本次克隆提供了    , S羊提供了    , T羊提供了    , “多莉”羊几乎是   羊的复制品,克隆羊的成功培养说明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中。<br />(3)你赞同克隆人吗?为什么?<br />   </p></div></div>
<div><p>【答案】<br />(1)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br />(2)细胞核(遗传物质),细胞质,子宫(发育场所),R,细胞核<br />(3)不同意!克隆人赞同者的论据是,该技术能够帮助不孕者拥有自己的后代实际上,这个要求可以通过其它更安全更有效的途径来满足。因此可以断定,利用克隆技术进行传宗接代只是借口,克隆人实验背后隐藏着非科学的商业目的<br />【解析】解:(1)在克隆“多莉”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2)由图示可以看出:R羊提供了乳腺细胞核;S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即提供了细胞质;T羊提供了子宫,即胚胎发育的场所。由于R羊提供了细胞核,故遗传物质来自于母羊R,因此“多莉”体内的遗传物质与母羊R相同。所以其性状像R羊。细胞核是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3)不赞同。因为克隆出来的人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家庭;由于亲缘关系复杂,克隆人技术对人类的爱情、婚姻、家庭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威胁人类社会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 克隆人有别于正常人,不是爱的结晶。</p><p>所以答案是:(1) 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细胞核(遗传物质);细胞质; 子宫(发育场所);R;细胞核 (3).不同意!克隆人赞同者的论据是,该技术能够帮助不孕者拥有自己的后代实际上,这个要求可以通过其它更安全更有效的途径来满足。因此可以断定,利用克隆技术进行传宗接代只是借口,克隆人实验背后隐藏着非科学的商业目的.</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