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0:25

山东荣成第三十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br />A.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r />B.生物能制造有机物<br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r />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的特征。</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果要了解我们荣成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 )<br />A.观察法<br />B.实验法&#xa0;&#xa0;&#xa0;&#xa0;<br />C.调查法<br />D.查阅文献资料</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了解我们荣成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应该用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需要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语句中,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br />A.南橘北枳<br />B.草盛豆苗稀<br />C.春江水暖鸭先知<br />D.雨露滋润禾苗壮</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草盛豆苗稀是草对豆争夺阳光、水分等因素,进而影响豆的正常生长,是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荣成市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r />A.空气<br />B.温度<br />C.阳光<br />D.盐度</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生存。</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选项是( )<br />A.5度和0度<br />B.有光和无光<br />C.有空气和无空气<br />D.温度和水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温度和水分属于两个变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到了冬季,梧桐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表明( )<br />A.都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r />B.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r />C.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r />D.松树与梧桐进行着生存斗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寒冷的冬天,梧桐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还能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梧桐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以及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需要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br />A.十里河内的所有生物<br />B.植物园内的全部合欢树<br />C.绿岛湖内的所有鱼<br />D.八和港水库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八和港水库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属于生态系统。</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象时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br />B.下降显微镜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br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右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br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和宽的放大倍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显微镜成倒像BpDq,旋转180度后得到BpDq。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防止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以避免人体碰撞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不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乘积。</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开花植物的细胞和哺乳动物的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br />①细胞膜 ②细胞壁 ③细胞质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⑥线粒体<br />A.①②③⑤⑥<br />B.①③④⑤⑥<br />C.①②③④⑤<br />D.①③⑤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哺乳动物的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绿色开花植物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但它还有具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细胞壁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还要掌握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叶片某种组织细胞的物象,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14939647771_ST/SYS201802240224314939647771_ST.001.jpeg" width="384"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可通过移动装片,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br />B.乙可能是由于遮光器上的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造成的<br />C.从丙观察的细胞排列特点看,该组织很可能是叶片上的保护组织<br />D.丁观察的效果不理想,最可能的原因是视野亮度不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甲图中细胞在视野的右下方,不在视野的中央,影响观察,可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乙图中视野太暗,不清晰,影响观察,且从视野看好像被遮挡,检查是否被遮挡或换用大光圈或凹面镜;丙图中细胞排列均匀,清晰、不重叠,观察效果好;丁图中细胞图象不清晰,影响观察,是对焦不好的原因.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象清晰。</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草履虫的细胞基本结构相似的是( )<br />A.衣藻<br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r />C.酵母菌<br />D.番茄果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其基本结构是表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里有具有一定生命活动的细胞器。与草履虫的基本结构相似的应该是动物细胞。</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玉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内含有染色体的数量是( )<br />A.10条<br />B.20条<br />C.40条<br />D.80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细胞分裂时,形成的新细胞内含有染色体的数目不变。</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中,都属于器官层次的结构是( )<br />A.大脑、胃<br />B.心肌、血液<br />C.血液、皮肤<br />D.脊髓、骨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大脑属于神经系统的器官,胃属于消化器官。心肌属于肌肉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不属于器官。皮肤属于器官。骨髓属于结缔组织,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不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br />A.上皮组织<br />B.肌肉组织<br />C.机械组织<br />D.结缔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动物有以下几种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在干燥的灰尘里和沙土里会很快死去,是因为( )<br />A.体表干燥,无法进行呼吸<br />B.体内水分蒸发,失水过多<br />C.灰尘阻滞了呼吸通道<br />D.干燥的环境中没有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如果体壁干燥蚯蚓将无法呼吸。</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荣成市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鲜美食品,如:海蜇、扇贝、螃蟹、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br />A.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鱼类<br />B.鱼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br />C.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br />D.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鱼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扇贝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螃蟹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银鲳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腔肠动物和软体动物,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br />A.恒温动物耗氧少&#xa0;&#xa0;&#xa0;&#xa0;&#xa0;&#xa0;&#xa0;<br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br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br />D.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比变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鸟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双重呼吸是指( )<br />A.肺和气囊都能进行呼吸<br />B.肺和气囊都完成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br />C.吸气时,肺吸收氧气;呼吸时,气囊吸收氧气<br />D.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蝙蝠、蝗虫、蚯蚓的呼吸分别依靠( )<br />A.鳃、肺、体壁、气管<br />B.体壁、气管、肺、鳃<br />C.鳃、肺、气管、体壁<br />D.体壁、肺、鳃、气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鱼靠鳃呼吸,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蝗虫呼吸靠气管。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以及对节肢动物的理解,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br />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腹肌<br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br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br />D.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很多动物体内是没有骨骼的。</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各种动物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下列选项是错误的是( )<br />A.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r />B.蚯蚓—身体分节,用体壁呼吸<br />C.蝗虫—用肺呼吸,用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br />D.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身体内有气囊</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蚯蚓的身体细长柔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的蒸发,但是它使用气管呼吸的。家鸽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身体内有气囊,这都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二者的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23275713502_ST/SYS201802240224323275713502_ST.001.jpeg" width="196"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先天遗传<br />B.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br />C.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衍<br />D.能伴随动物一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不学而会的本能,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衍。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不能伴随一生。</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br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br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br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实物<br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一下问题。<br />(1)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xa0;&#xa0;&#xa0; , 这些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其他动物为了获得能量,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br />(2)在此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27049794959_ST/SYS201802240224327049794959_ST.001.jpeg" width="371"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青草→鼠→蛇→猫头鹰<br />B.青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br />C.青草→兔→猫头鹰<br />D.青草→鼠→猫头鹰<br />(3)猫头鹰和蛇常常以捕捉田鼠为食,猫头鹰与鼠、蛇与鼠的关系是&#xa0;&#xa0;&#xa0;关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这种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xa0;&#xa0;&#xa0;关系。<br />(4)此生态系统图未表示出,但必不可少的生物是&#xa0;&#xa0;&#xa0; , 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br />(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的污染,则&#xa0;&#xa0;&#xa0;的体内污染物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br />(6)此生态系统中的青蛙在不同环境中体色是不一样的。如水草多的地方是绿色,稻田里是有褐色的花纹等,这样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害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太阳能<br />(2)B<br />(3)捕食,竞争<br />(4)分解者<br />(5)猫头鹰<br />(6)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br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固定太阳光的能量,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所以需要通过捕食、寄生、腐生能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从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所获的能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所获的能量越多,猫头鹰在“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中营养级别最高,所获得的能量最少。猫头鹰和蛇捕捉田鼠为食属于捕食关系,猫头鹰和蛇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自己生存的需要.蛇和猫头鹰之间相互争夺共同的食物田鼠,因此属于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指生物圈中靠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或是粪便为食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将动植物的尸体、粪便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又被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这是因为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由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br />所以答案是:(1)太阳能;(2)B;(3)捕食;竞争;(4)分解者;(5)猫头鹰;(6)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面是李华同学使用显微镜进行的操作技能,请分析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ST/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ST.001.jpeg" width="371"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观察写有某字样的玻片标本时,看到的物象如图二所示,物象模糊不清,为了看得更清晰,可略微转动图一中&#xa0;&#xa0;&#xa0;;若要使视野中的物象“上”字移到中央,应向&#xa0;&#xa0;&#xa0;方移到玻片标本;视野中同时发现了污点A,移动玻片标本和转换物镜污点都不动,则可判定污点位于图一中&#xa0;&#xa0;&#xa0;上。<br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应为&#xa0;&#xa0;&#xa0;。<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ST/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ST.002.jpeg" width="469"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3)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xa0;&#xa0;&#xa0;和&#xa0;&#xa0;&#xa0;。<br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李华看到的物象如图①,王军看到的物象如图②,你认为观察效果好的物象是&#xa0;&#xa0;&#xa0;图,造成另外一种物象观察效果不好的原因是&#xa0;&#xa0;&#xa0;时操作不当,请你提出改进意见&#xa0;&#xa0;&#xa0;<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ST/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ST.003.png" width="143"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⑤,右,①<br />(2)③④②①<br />(3)清水,生理盐水<br />(4)②,有气泡,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br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视野中发现了污点,移动玻片和转换物镜污点都不动,表明污点不在玻片和物镜上,则可判断污点位于目镜上。显微镜呈倒像,把这个“上”字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DA/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DA.001.png" width="15" height="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因此如果在视野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上”字,那么玻片上写的应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DA/SYS201802240224329788396522_DA.001.png" width="15" height="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上”字位于视野的右方,因此要把“上”字向左方移到视野中央,需将玻片向右方移动。如果能够看到“上”字,为了看得更清晰,可以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整。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①视野中有气泡,②没有气泡,而且细胞均匀散开,因此②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盖玻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br />所以答案是:(1)⑤;右;①;(2)③④②①;(3)清水;生理盐水;(4)②;有气泡;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br />【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杜鹃花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杜鹃则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请分析下列有关杜鹃花与杜鹃的问题。<br />(1)杜鹃花和杜鹃是不同的生物,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xa0;&#xa0;&#xa0;。<br />(2)杜鹃花的花瓣颜色鲜艳、色彩多样,决定其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的&#xa0;&#xa0;&#xa0;内。<br />(3)杜鹃花的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xa0;&#xa0;&#xa0;组织;杜鹃血管里流动的血液属于&#xa0;&#xa0;&#xa0;组织,两种组织的形成都是&#xa0;&#xa0;&#xa0;的结果<br />(4)杜鹃花的叶和杜鹃的心脏,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都属于&#xa0;&#xa0;&#xa0;。<br />(5)杜鹃和杜鹃花相比,杜鹃特有的结构层次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br />(2)细胞核<br />(3)输导,结缔,细胞分化<br />(4)器官<br />(5)系统<br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杜鹃花的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血液属于流动的结缔组织,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杜鹃花的叶和杜鹃的心脏,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都属于器官。杜鹃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杜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杜鹃和杜鹃花相比,杜鹃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2)细胞核;(3)输导;结缔;细胞分化;(4)器官;(5)系统<br />【考点精析】利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适应和影响着环境的同时,与人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问题。<br />(1)珊瑚礁能够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能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繁殖场所和庇护地,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美誉。能够形成珊瑚礁的是珊瑚虫,它属于&#xa0;&#xa0;&#xa0;动物。<br />(2)猪肉绦虫属于&#xa0;&#xa0;&#xa0;动物,它的幼虫寄生在&#xa0;&#xa0;&#xa0;体内,危害很大。<br />(3)线形动物有些是寄生虫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的,比如寄生在人体内的&#xa0;&#xa0;&#xa0;。适应寄生生活,这类动物体表有&#xa0;&#xa0;&#xa0;。<br />(4)蚯蚓属于&#xa0;&#xa0;&#xa0;动物,能够改良土壤。</p></div></div>
<div><p>【答案】<br />(1)腔肠<br />(2)扁形,猪<br />(3)小肠,两侧对称<br />(4)环节<br />【解析】珊瑚虫是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猪肉绦虫属于扁形动物,其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线形动物是两侧对称、三胚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棘头虫无消化管)、身体不分节、无纤毛。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生生活,有的营寄生生活,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有的寄生在动物体内,有的寄生在植物体内。植物寄生线虫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取食的时间很短,即使是固定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线虫,它们的卵或侵入寄主前的幼虫和雄虫也有一段时间生活于土壤中。蚯蚓是环节动物。<br />所以答案是:(1)腔肠;(2)扁形;猪;(3)小肠;两侧对称;(3)环节<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有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行为也多种多样,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而各种运动都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来完成。<br />(1)从运动方式看,蚯蚓依靠肌肉与刚毛配合运动,运动方式是&#xa0;&#xa0;&#xa0; , 身体&#xa0;&#xa0;&#xa0;增强了运动的灵活性。<br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迁徙的鸟类能从北到南,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越冬,迁徙是鸟类的&#xa0;&#xa0;&#xa0;行为 。<br />(3)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具备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它们&#xa0;&#xa0;&#xa0;、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r />(1)蠕动,分节<br />(2)先天性<br />(3)获取食物<br />【解析】(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br />(2)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br />(3)动物的运动一般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获取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br />所以答案是:(1)蠕动;分节;(2)先天性;(3)获取食物<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还要掌握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叶上,常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而在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上则看不到这种昆虫。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吗?请回答在探究这一问题的制定计划环节中,有关提高实验结果和结论可靠性的问题。<br />(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下图菜青虫发育要经过的几个阶段,本实验选作初始材料的是其中的受精卵,你的理由是&#xa0;&#xa0;&#xa0;。<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ST/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ST.001.jpeg" width="525"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2)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本探究活动对照实验的设计为:用十字花科植物汁液涂抹的滤纸与&#xa0;&#xa0;&#xa0;进行对照。<br />(3)控制单一变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下面实验材料放置的几种方式,其中只有丙能保持单一变量。请分别说出其他两种放置方式影响变量单一的原因。甲&#xa0;&#xa0;&#xa0;乙&#xa0;&#xa0;&#xa0;<br />(4)在实验进行到什么程度时计数,计数时机设置的标准也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验中判断菜青虫取食的标准是( )<br />A.菜青虫离“叶片”比较近时<br />B.菜青虫爬到了“叶片”上时<br />C.菜青虫开始吃“叶片”时<br />D.菜青虫把“叶片”吃完<br />(5)证据越充足,所得出的实验结论可靠性就越高。如果给你提供白菜、油菜、卷心菜、萝卜4种十字花科和芹菜、莴苣、韭菜、葱4种非十字花科植物,为获得最为充足的证据,应如何选择使用这些实验材料,请将你设计的放置方式写在右图中的空白圆圈内;如果按你的上述设计进行实验,要获得更为充足的证据,还应进行的实验环节是&#xa0;&#xa0;&#xa0;<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ST/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ST.002.jpeg" width="143"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ST/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ST.003.jpeg" width="314"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为了确定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防止后天取食过某种植物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r />(2)非十字花科植物汁液涂抹的滤纸<br />(3)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与菜青虫不等距,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形状不同<br />(4)C<br />(5)设重复组,进行多次实验<br />【解析】(1)本实验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是菜青虫的受精卵进行隔离饲养,而不是采集现有的进行实验,其原因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排除其他干扰。<br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为了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实验用的十字花科植物汁液涂抹的滤纸与非十字花科植物汁液涂抹的滤纸是应该一样。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的大小是应该一样,目的是减少其它因素的干扰,因此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两块滤纸的大小、性状、颜色要相同。<br />(3)控制单一变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图甲放置方式影响变量单一的原因是: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与菜青虫不等距;图乙放置方式影响变量单一的原因: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形状不同。<br />(4)在实验进行到什么程度时计数,计数时机设置的标准也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验中判断菜青虫取食的标准应是菜青虫开始吃“叶片”时,而不是不吃或吃完。<br />(5)为了保证只有一个变量,获得最为充足的证据,应将白菜、油菜、卷心菜、萝卜4种十字花科植物和芹菜、莴苣、韭菜、葱4种非十字花科植物,这些实验材料交替放置,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DA/SYS201802240224345205223757_DA.001.png" width="191"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如果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要获得更为充足的证据,还应进行的实验环节是: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br />所以答案是:(1)为了确定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防止后天取食过某种植物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非十字花科植物汁液涂抹的滤纸;(3)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与菜青虫不等距;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形状不同;(4)C;(5)设重复组,进行多次实验<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荣成第三十五中学八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