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第二十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有关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br />A.家兔的盲肠粗大,与消化肉食性食物相适应<br />B.家鸽的气囊储存空气,能辅助呼吸,并散发体内的热量<br />C.蝗虫体表被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br />D.神经元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家兔的盲肠发达,有利于消化植物纤维,体现了与消化植物相适应的特点,故A错误,符合题意;</p><p>B、家鸽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并散发体内的热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p><p>C、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从而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功能是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给其他的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是神经冲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节肢动物和鸟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br />B.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r />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D.动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p><p>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p><p>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能说明a、b两种生物为共生关系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001.png" width="96"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002.png" width="82"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003.png" width="89"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SYS201802240224281718463331_ST.004.png" width="91"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p><p>上述的相互作用类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①中性作用,即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事实上,生物与生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没有相互作用是相对的。②正相互作用,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偏利共生、原始协作和互利共生三类。③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等。</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下列有关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br />A.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br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br />C.病毒的营养方式,有的营寄生,有的营腐生<br />D.真菌的繁殖方式大多是进行分裂生殖,少数进行孢子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290879607546_ST/SYS201802240224290879607546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r />B.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丁→丙→乙<br />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br />D.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①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p><p>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乙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乙是植物,丙、丁属于动物.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而选项中写反了。故B符合题意;</p><p>C、将生物遗体和排出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生物是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所以,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故C不符合题意;</p><p>D、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图中③能释放产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 )<br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冰箱<br />B.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冰箱<br />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30℃恒温箱<br />D.配制培养基→接种→30℃恒温箱→观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分类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较近<br />B.同科单位比同种单位的生物具有更多的共同特征<br />C.同纲单位的生物比同科单位的生物数量少<br />D.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中的共同特征则越多,A符合题意。<br />B、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B不符合题意。<br />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共同特征较多,但不完全相同,C不符合题意.<br />D、生物分类单位最小的是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以及对分类的单位的理解,了解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r />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br />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br />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蒸馒头、做面包时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馒头、面包暄软多孔。A不符合题意;</p><p>B、制酱要用到霉菌,制作腐乳也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B不符合题意;</p><p>C、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的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等。C符合题意;</p><p>D、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04245952069_ST/SYS201802240224304245952069_ST.001.jpeg" width="117"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运动时能减少关节中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撞击的结构是[   ]   。<br />(2)脱臼是指[   ]   从[   ]   里脱出来。<br />(3)包围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骨牢固连接在一起的是   。<br />(4)运动的产生是在   的支配下,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r />(1)5,关节软骨<br />(2)1,关节头,4,关节窝<br />(3)关节囊<br />(4)神经系统<br />【解析】(1)由关节结构模式图可知: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软骨,关节窝。</p><p>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r />(2)脱臼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使1关节头从4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br />(3)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结更加牢固。<br />(4)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p><p>所以答案是:(1)[5]关节软骨; (2)[1]关节头; [4]关节窝;(3)关节囊 ; (4)神经系统;<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308027133526_ST/SYS201802240224308027133526_ST.001.png" width="511"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上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   ;请写出图甲中序号6所指的结构名称:   。<br />(2)图丁中的a是    , 图中的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br />(3)上图中的   (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br />(4)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内都没有    , 都要利用现成的    , <br />从中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r />(5)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br />(6)图中的乙是   霉,能产生    ,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核,鞭毛<br />(2)孢子<br />(3)丙<br />(4)叶绿体,有机物<br />(5)分解者<br />(6)青,青霉素<br />【解析】如图甲是细菌的结构图,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细胞真菌。<br />(1)、甲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可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甲中的1是荚膜,2是细胞壁,3是DNA的集中区,4是细胞质,5是细胞膜,6是鞭毛。<br />(2)、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属于真菌,都是靠孢子来繁殖后代,图丁中的a就是散落的孢子.<br />(3)、丙酵母菌能进行发酵,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br />(4)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都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br />(5)、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返回无机环境,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二是寄生在动植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三是与动植物共生,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br />(6)、丁是青霉,在青霉中能提取出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能治疗细菌性的疾病。</p><p>所以答案是:(1)细胞核; 鞭毛;(2) 孢子;(3)丙;(4)叶绿体; 有机物;(5)分解者;(6)青 ; 青霉素;<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菌和真菌,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将同时死去的10条小鱼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的5条小鱼灭菌后放在无菌的塑料袋内保存起来,乙组的5条小金鱼被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部。数十天后,发现乙组的5条小鱼全腐烂了,再过十多天,小鱼腐烂的尸体也不见了,甲组小鱼保存完好。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本实验说明    , 小鱼的尸体被   和   分解成了   、   和    , 这些物质又能被   吸收和利用,制造    ,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br />(2)该实验中甲、乙两组为什么要选用同时死去的5条小鱼?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菌、真菌对动物遗体有分解作用,细菌,真菌,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绿色植物,有机物<br />(2)控制实验变量,保证实验中只存在有无细菌这一个变量;<br />【解析】(1)本实验是想探究细菌对鱼的分解作用的,所以有细菌的一组是实验组,无细菌的一组是对照组,故乙组是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p><p>在自然界中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能把动物和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2)、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除了探究的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因此要选用同时死去的五条金鱼,本实验是想探究细菌对鱼的分解作用的,所以实验时要控制除了有菌、无菌条件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影响。</p><p>所以答案是:(1)细菌、真菌对动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细菌; 真菌;</p><p>水; 无机盐;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 有机物;(2)控制实验变量,保证实验中只存在有无细菌这一个变量;</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