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09:46

贵州省都匀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的鳍中,保持前进方向的是( )<br />A.背鳍<br />B.腹鳍<br />C.尾鳍<br />D.臀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鲫鱼的鱼鳍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其中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是维持鱼体平衡的,尾鳍是保证鱼体前进的方向的。</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鱼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br />A.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br />B.身体呈辐射对称<br />C.体表有刺细胞<br />D.有口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列举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昆虫外骨骼的功能( )<br />A.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r />B.保护、支持体内柔软器官<br />C.为肌肉提供附着位点<br />D.具有运动功能</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昆虫大都生活在陆地上,陆地环境一般比较干燥,昆虫的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利于昆虫的生活,昆虫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不包括运动功能。</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节肢动物,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是相适应的。青蛙的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 )<br />A.游泳<br />B.飞行<br />C.爬行<br />D.跳跃</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如青蛙的趾间有蹼,蹼相当于撑船的浆,所以,青蛙的趾间有蹼,适于游泳。</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去,这是因为( )<br />A.循环系统受到破坏<br />B.神经系统受到刺激<br />C.体表水分散失,无法呼吸<br />D.蚯蚓刚毛不能协调运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若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体壁干燥、氧气不能溶解,导致蚯蚓不能呼吸,窒息而死。</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烟台沿海常见的海洋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br />①鲍鱼 ②梭子蟹 ③海蜇 ④扇贝 ⑤章鱼 ⑥对虾<br />A.①④⑤<br />B.②③④<br />C.①③④<br />D.③⑤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鲍鱼、扇贝、章鱼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或退化,身体不分节,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肉质的足,属于软体动物。梭子蟹、对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坚韧的头胸甲,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纲。海蜇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由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软体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陆生动物防止水分丢失无关的结构是( )<br />A.蛇的体表有鳞<br />B.鳖有甲<br />C.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br />D.鸟的肺连有气囊</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外骨骼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蛇的体表有鳞、鳖有甲、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鸟的肺连有气囊,为的是辅助呼吸。</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骨骼肌里有许多血管和神经<br />B.一个动作只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br />C.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受神经支配<br />D.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腹内分布有许多的血管和神经。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运动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极的企鹅是鸟类中最适应严寒水域生活的。企鹅属于( )<br />A.变温动物<br />B.恒温动物<br />C.冷血动物<br />D.低温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鸟类的体表大都被羽毛,具有保温作用,心脏四腔,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运输氧气的能力强,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鸟的主要特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br />A.蚯蚓<br />B.黑猩猩<br />C.大山雀<br />D.牛</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黑猩猩是哺乳动物,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主要依据是( )<br />A.行为发生的意义<br />B.行为获得的途径<br />C.行为发生的现象<br />D.行为发生的规律</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 )<br />A.骨骼和肌肉组成<br />B.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br />C.骨骼、骨连结和肌肉组成<br />D.骨、关节和骨骼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大约要经过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迷宫,而老鼠只经过了不足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这说明( )<br />A.老鼠比蚯蚓运动得快<br />B.蚯蚓走的迷宫复杂<br />C.老鼠比蚯蚓的学习能力强<br />D.蚯蚓比老鼠的学习能力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例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br />A.母袋鼠哺育幼袋鼠<br />B.蜂王依靠工蜂喂养<br />C.乌贼喷出墨汁<br />D.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母袋鼠哺育幼袋鼠属于生殖行为;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喂养,表明分工明确,属于社会行为;乌贼喷出墨汁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等级次序,因此没有社会行为。而属于防御行为;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属于攻击行为。</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下例哪项结构( )<br />A.骨<br />B.关节<br />C.骨骼肌<br />D.神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A,B,C,D,E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178320863852_ST/SYS201802240224178320863852_ST.001.png" width="530"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D生活在水中,用&#xa0;&#xa0;&#xa0;呼吸,用&#xa0;&#xa0;&#xa0;游泳,靠&#xa0;&#xa0;&#xa0;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br />(2)B身体覆盖有&#xa0;&#xa0;&#xa0; ,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br />(3)A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xa0;&#xa0;&#xa0;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xa0;&#xa0;&#xa0;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br />(4)E的身体呈&#xa0;&#xa0;&#xa0;型,前肢变成&#xa0;&#xa0;&#xa0;;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xa0;&#xa0;&#xa0;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协助呼吸的作用。<br />(5)C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鳃,鳍,侧线<br />(2)外骨骼<br />(3)鳃,肺<br />(4)流线,翼,气囊<br />(5)胎生、哺乳<br />【解析】解:D是鱼类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靠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B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外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E家鸽的胸肌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的作用,能辅助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C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人体伸肘动作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79c79952/SYS201802240224181061142491_ST/SYS201802240224181061142491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骨骼肌接受了&#xa0;&#xa0;&#xa0;传来的刺激,进而牵动&#xa0;&#xa0;&#xa0;绕&#xa0;&#xa0;&#xa0;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br />(2)伸肘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xa0;&#xa0;&#xa0; , 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xa0;&#xa0;&#xa0;。<br />(3)右图可见,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至少应附着在&#xa0;&#xa0;&#xa0;块以上的骨上,附在骨上的结构叫&#xa0;&#xa0;&#xa0;。<br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xa0;&#xa0;&#xa0; 、 &#xa0;&#xa0;&#xa0;、循环系统等的协调配合。</p></div></div>
<div><p>【答案】<br />(1)神经,骨,关节<br />(2)舒张,收缩<br />(3)两块,肌腱<br />(4)消化系统,呼吸系统<br />【解析】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于蚕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br />(1)提出问题: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br />作出假设:&#xa0;&#xa0;&#xa0;<br />(2)制定计划:<br />1)实验用蚕的来源:① 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 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xa0;&#xa0;&#xa0;(填序号)你的理由是&#xa0;&#xa0;&#xa0;。<br />2)实验的变量: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xa0;&#xa0;&#xa0;你打算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子?①&#xa0;&#xa0;&#xa0;②&#xa0;&#xa0;&#xa0;<br />3)每一组蚕的数量为&#xa0;&#xa0;&#xa0;(填序号)。 ① 用1只蚕 ② 用10只蚕你的理由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蚕只吃桑叶是先天性行为<br />(2)②,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选择刚出生的小蚕观察它的取食爱好,才能说明蚕只吃桑叶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如果选用已生长多日的大蚕,无法确定其取食爱好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饲养的结果。,是否以桑叶为食物,桑叶,杨树叶(或任何一种非桑树的叶片),②,用10只蚕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br />【解析】解:作出假设:蚕只吃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制定计划: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验用蚕的来源: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而不能是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理由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只有选择刚出生的小蚕观察它的取食爱好,才能说明蚕只吃桑叶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如果选用已生长多日的大蚕,无法确定其取食爱好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饲养的结果。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实验的变量:在假设中,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变量,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是桑叶选择①桑叶②竹叶(或任何一种非桑树的叶片)。每一组蚕的数量用10只蚕而不用用1只蚕。理由是:用10只蚕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通过重复实验,或扩大样本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省都匀八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