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08:04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关键性的变化是(  )<br />A.食量增加<br />B.直立行走<br />C.能够用火<br />D.面部表情丰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关键性的变化。<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古猿到人的过渡中,最关键的变化是( )。<br />A.使用工具的改变<br />B.居住环境的改变<br />C.生活习性的改变<br />D.思维方式的改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学会用火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所以生活习性的改变,是最关键的变化。<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东非的奥杜维峡谷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那里出土的猿人化石距今233万年,而我国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多年的考古发掘表明,人类在距今200万年前后已经生活在亚洲,而且绵延不断。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人类一定起源于非洲<br />B.人类一定起源于亚洲<br />C.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br />D.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是不变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掌握化石证据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比较下类数据,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30.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名称</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黑猩猩</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猕猴</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马</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果蝇</p></td><td style="width:5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日葵</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8</p></td></tr></table><p><br />A.人与黑猩猩<br />B.黑猩猩与猕猴<br />C.黑猩猩与向日葵<br />D.果蝇与向日葵</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生物结构的相似性越高,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是0,人类与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最远,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大是38.<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男性生殖系统的是( )<br />A.附睾<br />B.睾丸<br />C.卵巢<br />D.输精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等构成,而卵巢主要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不属于男性生殖系统.</p><p>故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合理饮食,有利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所以青少年应多补充蛋白质<br />B.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可静脉注射蛋白质<br />C.脂肪是人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不要过度减肥<br />D.饮食中缺铁,会影响细胞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A错误;<br />B、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所以要为不能进食的病人点滴葡萄糖,B错误;<br />C、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C错误;<br />D、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血液对氧的运输,进而影响到呼吸作用,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以及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理解,了解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下食品可放心食用的是( )<br />A.用硫磺熏制的枸杞<br />B.用地沟油煎制的油条<br />C.添加雕白块的米粉<br />D.发酵成的豆腐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硫磺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用硫磺熏制的竹笋不能食用,对人体有害,不符合题意;<br />B、地沟油一般是指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br />C、雕白块是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俗称。常用于工业漂白剂,还原剂等,现在多有不法分子用于食品增白,造成了很大危害,不符合题意;<br />D、发酵成的豆腐乳对人体无害,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购买食品时要关注包装上的(  )<br />①保质期 <br />②添加剂的种类 <br />③生产日期 <br />④厂家厂址 <br />⑤质量安全标志<br />A.①②③<br />B.③④⑤<br />C.①②③④<br />D.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我们购买食品时,关注③生产日期和①保质期,有助于判断购买的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br />②关注添加剂的种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添加剂是否安全,是否有违禁的添加剂,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br />④关注生产厂家,有利于我们了解所购的产品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br />⑤关注质量安全标志,有助于我们了解产品是否安全、合格,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淀粉只有被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才能细胞直接被吸收,该小分子是(  )<br />A.麦芽糖<br />B.氨基酸<br />C.葡萄糖<br />D.脂肪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设计如表。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a43d4431/SYS201804082148334953970066_ST/SYS201804082148334953970066_ST.001.png" width="538"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试管1、4可作为对照<br />B.2号试管不变蓝色<br />C.3号试管在该实验中必不可少<br />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试管1、4有两个变量唾液和温度,因此试管1、4不可作为对照,而不是试管1、4可作为对照,A不符合题意; <br />B、2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不变蓝色,B符合题意;<br />C、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有无唾液,除有无唾液外,其它条件如温度等都相同且适宜。所以能形成对照实验的两支试管是1号和2号。因此3号试管在该实验中可以没有,而不是必不可少,C不符合题意; <br />D、酶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而不是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和功能的对应关系,选项不正确的是(  )<br />A.口腔﹣﹣初步消化淀粉<br />B.胃﹣﹣初步吸收蛋白质<br />C.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乳化脂肪<br />D.小肠﹣﹣内含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口腔中具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A正确;</p><p>B、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p><p>C、肝脏是消化腺,能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C正确;</p><p>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内含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D正确.</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各种人体器官中,属于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br />A.心脏<br />B.肺<br />C.骨<br />D.肾</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电视台举行音乐演唱会,许多歌手唱出很多动听的歌曲,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 )<br />A.鼻<br />B.食道<br />C.肺<br />D.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食道不是呼吸系统的器官,气流不会经过食道而影响歌手发声。<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关呼吸系统的几种说法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呼吸道具有保证气体通畅经过的结构<br />B.呼吸道具有清洁空气的功能,因此,环境中的空气不清洁对呼吸道没有影响的<br />C.哮喘是一种支气管受到感染引起的疾病,常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等引起的<br />D.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严重疾病,常常表现为发烧、咳嗽</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A不符合题意; <br />B、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证环境中的空气湿润、清洁是非常重要的,B符合题意; <br />C、哮喘是一种支气管受到感染引起的疾病,常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等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br />D、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严重疾病,常常表现为发烧、咳嗽,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通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  )<br />①鼻毛 <br />②鼻腔黏膜 <br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br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br />A.①②③<br />B.④②①<br />C.②③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①鼻腔前部丛生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净化空气,与呼吸功能相适应,①符合题意; <br />②鼻腔黏膜能分泌粘液,对吸入的空气有湿润作用,与呼吸功能相适应,②符合题意; <br />③而鼻腔侧壁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与呼吸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br />④鼻腔黏膜内还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寒冷空气有温暖作用,与呼吸功能相适应,④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形成痰的场所是( )<br />A.鼻<br />B.气管与支气管<br />C.喉<br />D.咽</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  )<br />A.喉<br />B.咽<br />C.口腔<br />D.食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喉除了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外,还是发声的器官,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咽。<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要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 )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br />A.会厌软骨<br />B.喉软骨<br />C.甲状软骨<br />D.“C”型软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如果吃饭时大声说 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 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a43d4431/SYS201804082148340412280085_DA/SYS201804082148340412280085_DA.001.png" width="333"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一段时间后,将出现的现象是(  )<br />A.石灰水变蓝色<br />B.石灰水变红色<br />C.石灰水变浑浊<br />D.无变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 , 其正确顺序是(  )<br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r />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r />③肺的通气<br />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r />A.①→②→③→④<br />B.③→④→①→②<br />C.③→①→④→②<br />D.③→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a43d4431/SYS201804082148344613185875_DA/SYS201804082148344613185875_DA.001.png" width="262"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需要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众所周知,如果没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几周;如果没有空气,人可能连几分钟都无法生存。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br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气含量增加 ④氮气含量减少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r />A.①②④<br />B.③④⑤<br />C.①②⑤<br />D.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98pt; 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气体成分</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环境中的气体(%)</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呼出的气体(%)</p></td></tr><tr><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氮气</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8</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8</p></td></tr><tr><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氧气</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1</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6</p></td></tr><tr><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3</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r><tr><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7</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1</p></td></tr><tr><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其他气体</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9</p></td><td style="width:14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9</p></td></tr></table><p><br />①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呼出的气体温度升高,故①正确;<br />②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水产生,因此呼出的气体水分增加,故②正确;<br />③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氧含量减少,故③错误;<br />④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氮气含量基本不变,故④错误;<br />⑤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⑤正确.<br />因此,①②⑤叙述正确.<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还要掌握能量的摄取(人体内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廓,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因为( )<br />A.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r />B.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r />C.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r />D.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a43d4431/SYS201804082148349090922891_ST/SYS201804082148349090922891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br />B.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少部分进入了血液<br />C.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br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由呼吸作用的概念可知,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A不符合题意;<br />B、人体吸入的氧气不仅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还参与构成细胞,交换二氧化碳,并分解有机物,因而只有部分进入血液中,B不符合题意;<br />C、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少于于氧气,C符合题意;<br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血液中氧的携带者是(  )<br />A.血浆<br />B.白细胞<br />C.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br />D.血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不正确. </p><p>B、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不正确. </p><p>C、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是靠血红蛋白的作用.正确. </p><p>D、血液的功能是运输和防御作用,多种功能.不正确.</p><p>故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经常被用来作亲子鉴定的是(  )<br />A.红细胞<br />B.血小板<br />C.白细胞<br />D.血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亲戚鉴定的是比较亲代与子代的遗传物质的相似度,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都没有细胞核,白细胞具有细胞核,因此常用于亲子鉴定。<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白细胞功能的是(  )<br />A.运输氧和二氧化碳<br />B.运载血细胞、养料和废物<br />C.吞噬病菌、保护防御<br />D.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是红细胞,A不符合题意;<br />B、运载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的是血浆,B不符合题意;<br />C、吞噬病菌、保护防御的是白细胞,C符合题意;<br />D、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是血小板,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e076f3e2/SYS201804082016387072569939_ST/SYS201804082016387072569939_ST.001.png" width="548" height="2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血液由图中的①②③组成<br />B.图中的①能吞噬病菌<br />C.图中③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br />D.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血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A错误;图中②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③血小板没有细胞核,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C错误;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可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小明患有贫血,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A,B,C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速关系式、表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a43d4431/SYS201804082148356775333063_ST/SYS201804082148356775333063_ST.001.png" width="93"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 = C<br />B.A = C>B<br />C.A>C>B<br />D.B>A>C</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据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C是静脉,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其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A>C>B。<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掌握血管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哪种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br />A.动脉<br />B.静脉<br />C.毛细血管<br />D.以上都可以</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静脉与动脉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管壁厚,不适宜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处。<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管,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用湿棉絮盖住小鱼的( )<br />A.鳃盖和躯干部<br />B.尾部<br />C.整个身体<br />D.头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具有静脉瓣的结构是(  )<br />A.上肢静脉<br />B.心脏<br />C.肺静脉<br />D.主动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有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位置较深,有的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静脉;与伴行的动脉相比,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管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a43d4431/SYS201804082148368224401766_ST/SYS201804082148368224401766_ST.001.png" width="280"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br />B.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br />C.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r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A不符合题意;<br />B、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B符合题意;<br />C、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C不符合题意;<br />D、血液流经乙动脉→丁毛细血管→丙静脉后,如果是流经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如果是流经体循环,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管,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捷胜中学七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