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以下最先发展的是( )<br />A.使用和制造工具<br />B.大脑发达<br />C.两足直立行走<br />D.使用语言</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人类的进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认识,错误的是( )<br />A.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br />B.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在输卵管内<br />C.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br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与激素分泌有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A正确.<br />B、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即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B正确.<br />C、人的生命开始于受精卵的形成,而不是婴儿的出生.C错误.<br />D、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br />B.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br />C.思维的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br />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青毒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A不符合题意;<br />B、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精液是不断产生的,积存多了,自然就会排出。遗精只要不频繁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不符合题意;<br />C、进入青春期,思维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增强,C不符合题意;<br />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青春期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br />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r />B.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br />C.人体体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br />D.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正确;<br />B、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而不是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错误;<br />C、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d20e5931/SYS201708151221431833815212_DA/SYS201708151221431833815212_DA.001.png" width="311"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中看出,人体体循环的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而不是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错误;<br />D、从图中看出,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而不是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ec7687e8/SYS201804082149432769175120_ST/SYS201804082149432769175120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br />B.Y为脂肪,消化器官为C<br />C.Z为淀粉,消化器官为D<br />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1)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2)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生活方式的分析中,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br />A.油炸食品油脂含量高,不宜多吃<br />B.每次感冒都用家人用剩的感冒药进行治疗<br />C.高蛋白食品虽营养丰富,也应适量摄取,确保营养均衡<br />D.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不仅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也有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油炸食品十分可口,但经研究发现,油炸食品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丙烯酰胺就是其中一种,不宜多吃,A正确.<br />B、要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不能每次感冒都用家人用剩的感冒药进行治疗,错误.<br />C、尽管蛋白质本身也参与供能,但是多余的蛋白质作为“燃料”给燃烧掉了,并且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身体更加疲劳,因此适量摄取,确保营养均衡,C正确.<br />D、吸烟、吸毒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食毒品也是这样,吸毒时产生的有毒物质首先损伤呼吸道粘膜,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猪的心脏并进行相关实验,请结合心脏解剖模式图(腔室标注a~d,血管标注①~⑤)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ec7687e8/SYS201804082149440191660956_ST/SYS201804082149440191660956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d的壁最厚,能为体循环提供足够动力<br />B.a、b内都是静脉血,c、d内都是动脉血<br />C.b与②,d与①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br />D.如果扎紧⑤,从④内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①流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心脏四腔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最厚,输送血液路线最长,压力大,A不符合题意;<br />B、心脏的左侧接收经肺循环回来的血液,是动脉血;心脏的右侧接收经体循环回来的血液,是静脉血,B不符合题意;<br />C、心室与动脉之间,即图中b与②,d与①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C不符合题意;<br />D、如果扎紧⑤,从④内向心脏灌水,水会经过右心房和右心室,从②肺动脉流出,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心脏,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心脏壁最厚的腔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br />A.右心室   肺动脉<br />B.左心室  主动脉<br />C.右心室  主动脉<br />D.左心室  肺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本题考查心脏结构的相关知识.心脏结构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原因: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毛细血管;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输送到心室,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室壁厚,原因: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路线长,需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右心室把血液输送到肺部,输送血液的路线相对较短.因此,左心室室壁最厚;左心室连接的血管是主动脉.<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心脏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班兴趣小组外出活动,一学生(血型为A型)发生意外导致大量出血。该小组中有甲、乙、丙、丁等4位同学主动为他献血,其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你认为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ec7687e8/SYS201804082149445183469565_ST/SYS201804082149445183469565_ST.001.png" width="480"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br />B.乙<br />C.丙<br />D.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早在1990年,有人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他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br />已知,发生意外的学生是A型血,从表中可看出,甲是B型血,乙是A型血,丙是AB型血,丁是O型血.所以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乙。<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3bfd5b6c/SYS201708151117231140399463_ST/SYS201708151117231140399463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br />B.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br />C.喝进的部分水随4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br />D.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1肾小球的开始端是入球小动脉,末端是出球小动脉,A错误.<br />B、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B错误.<br />C、人喝的水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到排出体外所经历的途径是:水→消化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可不经过肾静脉,C正确.<br />D、3是原尿,4是尿液,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但是4中不含葡萄糖,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校学生用上了新型防近视课桌椅,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位置以及矫正方式是( )<br />A.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br />B.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凸透镜<br />C.在视网膜的后方,配戴凹透镜<br />D.在视网膜的后方,配戴凸透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该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因此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位置以及矫正方式是在视网膜的前方,佩戴凹透镜。<br />所以答案是: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的呼吸、泌尿与血液循环关系示意图,字母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或器官,数字表示相应的管腔。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ab22da91/SYS201804091135381944772122_ST/SYS201804091135381944772122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2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完成生理活动A(气体进出)是通过   实现的。<br />(2)当平静吸气动作完成后的瞬间,肺内气压   大气压。<br />(3)某学生因在雾霾天气中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你认为他的血液中      。<br />A.红细胞高于正常值<br />B.白细胞高于正常值<br />C.红细胞低于正常值<br />D.白细胞低于正常值<br />(4)有炎症要及时消炎,否则影响身体健康。医生对该生进行静脉注射,你认为消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br />(5)健康成人每昼夜产生原尿约150L,而终尿约1.5 L,数字悬殊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是肾小管的   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运动<br />(2)等于<br />(3)B<br />(4)1、3、2、4<br />(5)重吸收<br />【解析】(1)图示中A所代表的是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r />(2)平静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当平静吸气动作完成后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br />(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某学生因在雾霾天气中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以消灭病菌,故选:B。<br />(4)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有炎症要及时消炎,否则影响身体健康。医生对该生进行静脉注射,你认为消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5)图示中D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尿的形成,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脏的功能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健康成人每昼夜产生原尿约150升,而终尿约1.5升,数字悬殊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是D的重吸收作用。<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运动;(2)等于;(3)B;(4)1、3、2、4;(5)重吸收<br />【考点精析】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和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