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06:12

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是( )<br />A.法布尔<br />B.弗里施<br />C.劳伦兹<br />D.廷伯根</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奥地利学者康勒德•罗伦兹(也称为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是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罗伦兹是一位对一切生物普具仁爱的科学家,他从来不用人类的眼光去看动物,他深信动物的行为正如动物身体构造的适应作用一样,乃是它求取生存的凭借,同样正是适应环境的进化之果。根据这一信念,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调查研究学派。</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br />A.骨松质内<br />B.骨髓腔内<br />C.骨密质内<br />D.骨膜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6岁前后),长骨(多位于四肢,如肱骨、股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成为黄骨髓.正常情况下,黄骨髓已不具备造血能力,但当体内大量失血时,它仍可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成人的长骨的两端、短骨(如手的腕骨)、扁骨(如胸骨)和不规则骨(如椎骨,骨盆)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圈中,属于消费者的一组是( )<br />A.蚯蚓&#xa0; 茉莉花<br />B.草&#xa0;&#xa0; 鸡<br />C.兔子&#xa0; 狼<br />D.乳酸菌&#xa0;&#xa0; 野马</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蚯蚓靠分解腐烂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茉莉花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br />B、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鸡是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绿色植物属于消费者,B不符合题意;<br />C、兔子和狼是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绿色植物属于消费者,C符合题意;<br />D、乳酸菌靠分解者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野马是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绿色植物属于消费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概述,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小狗跳火圈<br />B.小狗学算术<br />C.狗熊投篮<br />D.哺乳动物幼崽吮吸乳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C、“小狗跳火圈”、“小狗学算术”、“狗熊投篮”,都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ABC不符合题意;<br />D、“哺乳动物幼崽吮吸乳汁”,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涨潮时,潮水带来了许多食物,牡蛎将壳张开,进行取食活动,退潮时则将壳紧闭。这种行为属于( )<br />A.繁殖行为<br />B.防御行为<br />C.节律行为<br />D.领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涨潮时,潮水带来了许多食物,牡蛎将壳张开,进行取食活动,退潮时则将壳紧闭,这种行为属于节律行为。</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有许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被称为“国宝”的是( )<br />A.大熊猫<br />B.扭角羚<br />C.褐马鸡<br />D.扬子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类。</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属于动物的领域行为的是( )<br />A.公鸡争夺配偶<br />B.金龟子遇敌假死<br />C.小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排一点尿<br />D.变色龙善于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来适应周围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公鸡争夺配偶属于攻击行为,A不符合题意;<br />B、金龟子遇敌假死属于防御行为,B不符合题意;<br />C、小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排一点尿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属于领域行为,C符合题意;<br />D、变色龙善于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来适应周围环境属于防御行为,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哪项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br />A.大鱼捕食小鱼<br />B.人类食用蘑菇<br />C.老鹰捕食老鼠<br />D.兔子吃窝边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大鱼、小鱼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大鱼捕食小鱼”是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br />B、人类是动物为消费者、蘑菇是真菌为分解者,因此“人类食用蘑菇”是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br />C、老鹰、老鼠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老鹰捕食老鼠”是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C不符合题意;<br />D、兔子是动物为消费者、草是植物为生产者,因此“兔子吃窝边草”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两手提重物上楼时,①和②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01874239297_ST/SYS201802240213201874239297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和②都舒张<br />B.①和②都收缩<br />C.①收缩、②舒张<br />D.①舒张、②收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当结构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时,可以产生屈肘。B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当手提重物时,①肱二头肌和②肱三头肌都收缩。</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br />A.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br />B.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br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br />D.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br />A.行为是否主动<br />B.过程是否激烈<br />C.结果是否死亡<br />D.双方是同一物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之间发生的,彼此双方很少受到致命伤害;而防御行为是动物与敌害之间发生的,是两种动物之间的行为.所以,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双方是同一物种”。</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动物行为的类型,需要了解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发生骨折后,医生在做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05655320753_ST/SYS201802240213205655320753_ST.001.jpeg" width="12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br />B.2<br />C.3<br />D.4</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因此发生了骨折,需要特别保护的是3骨膜内的成骨细胞。</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是( )<br />A.苍蝇、蚊子<br />B.蟋蟀、蝗虫<br />C.青蛙、蟾蜍<br />D.蜜蜂、蚂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苍蝇、蚊子”、“蟋蟀、蝗虫”、“青蛙、蟾蜍”,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蜜蜂、蚂蚁”,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蜂王或蚁后,因此都具有社会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骨、骨连结、骨骼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r />A.骨膜内只有血管<br />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br />C.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br />D.骨连结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转动,转动时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骨骼肌具有遇刺激收缩的特性,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C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中学生如果常背单肩包,就可能会形成双肩发育不平衡,这是因为这时期骨的特点是( )<br />A.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br />B.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br />C.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相等<br />D.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这样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是容易变形。所以,“中学生如果常背单肩包,就可能会形成双肩发育不平衡”,这是因为这时期骨的特点是“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域环境遭遇破环的原因是( )<br />A.工厂污水的排放<br />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br />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br />D.以上三项说法都正确</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br />A.易地保护<br />B.建立自然保护区<br />C.法制教育和管理<br />D.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就地保护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长期睡潮湿的地下室或工棚内容易患关节炎,关节炎是关节的( )病变引起的<br />A.关节囊<br />B.关节腔<br />C.关节头<br />D.关节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关节腔中有滑液,起到润滑骨的作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患关节炎是关节囊分泌异常,导致关节腔内的滑液过多,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正确地表示了食物链的是( )<br />A.太阳→草→昆虫→蛙<br />B.青草→昆虫→蛙→真菌<br />C.青草→昆虫→蛙→蛇<br />D.昆虫→蛙→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食物链中不能含有非生物成分(阳光);食物链中不能含有分解者.“青草→昆虫→蛙→蛇”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分别描述了两类昆虫的( )<br />A.防御行为&#xa0;&#xa0; 取食行为<br />B.防御行为&#xa0;&#xa0; 迁徙行为<br />C.取食行为&#xa0;&#xa0; 繁殖行为<br />D.迁徙行为&#xa0;&#xa0;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穿花蝴蝶深深见”,是蝴蝶吸食花蜜,属于觅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因此“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觅食行为和繁殖行为.</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农民伯伯为了防止鸟吃农作物,就把农作物用薄膜全罩起来,结果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伯伯破坏了( )<br />A.生产者的生存环境<br />B.分解者的生活习惯<br />C.食物链的原有状态<br />D.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农田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配对。<br />A.行走 B.游泳 C.爬行 D.飞行 E.跳跃<br />①草鱼&#xa0;&#xa0;&#xa0; ②蜈蚣&#xa0;&#xa0;&#xa0; ③狼狗&#xa0;&#xa0;&#xa0; ④袋鼠&#xa0;&#xa0;&#xa0; ⑤蝴蝶&#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C;A;E;D<br />【解析】草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蜈蚣是爬行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狼狗的运动方式是行走;袋鼠有发达的后肢,运动方式是跳跃;蝴蝶有翅,运动方式是飞行。<br />所以答案是:B;C;A;E;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配对。<br />A.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群行为 D.攻击行为 E.节律行为<br />①蜥蜴脱掉尾巴&#xa0;&#xa0;&#xa0; ②雄鸟占领巢区&#xa0;&#xa0;&#xa0; ③螳螂昼伏夜出&#xa0;&#xa0;&#xa0; <br />④饿狼争夺食物&#xa0;&#xa0;&#xa0; ⑤蜜蜂分工合作&#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A;E;D;C<br />【解析】①蜥蜴脱掉尾巴是防御行为;②雄鸟占领巢区是繁殖行为;③螳螂的昼伏夜出是节律行为,④饿狼为食物而争斗是攻击行为;⑤蜜蜂的分工合作是社群行为。<br />所以答案是:B;A;E;D;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习惯化<br />【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br />所以答案是:习惯化</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躯体运动是以&#xa0;&#xa0;&#xa0;为杠杆、&#xa0;&#xa0;&#xa0;为支点、&#xa0;&#xa0;&#xa0;为动力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骨;关节;骨骼肌<br />【解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br />所以答案是:骨;关节;骨骼肌</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xa0;&#xa0;&#xa0;、&#xa0;&#xa0;&#xa0;和&#xa0;&#xa0;&#xa0;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br />【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br />所以答案是: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p><p><br />【考点精析】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却使动物的灭绝速度&#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逐渐加快<br />【解析】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亡或灭绝,而一种生物的死亡或灭绝会造成原来的生物链的断裂,一方面导致更多的生物物种生存受到威胁;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应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br />所以答案是:逐渐加快</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布尔写了《&#xa0;&#xa0;&#xa0;》一书;弗里施对&#xa0;&#xa0;&#xa0;色觉进行了研究。</p></div></div>
<div><p>【答案】《昆虫记》;蜜蜂<br />【解析】布尔写了《昆虫记》一书。弗里施对蜜蜂色觉进行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br />所以答案是:《昆虫记》;蜜蜂</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完成下列各小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20660646579_ST/SYS201802240213220660646579_ST.001.jpeg" width="244"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上图共有&#xa0;&#xa0;&#xa0;条食物链,蛇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xa0;&#xa0;&#xa0;。<br />(2)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xa0;&#xa0;&#xa0;和&#xa0;&#xa0;&#xa0;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xa0;&#xa0;&#xa0;。<br />(3)当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xa0;&#xa0;&#xa0; 的数量会增加。<br />(4)在此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xa0;&#xa0;&#xa0;固定的光能。这些能量是通过&#xa0;&#xa0;&#xa0;依次进行传递的。<br />(5)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4,消费者<br />(2)吃,被吃,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r />(3)草<br />(4)光合作用,食物链<br />(5)光能<br />【解析】(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所以,如图共有4条食物链;蛇是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间接以草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因此蛇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消费者。<br />(2)“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吃和被吃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r />(3)当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增加。<br />(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这些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进行传递的。<br />(5)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br />所以答案是:(1)4;消费者;(2)吃;被吃;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3)草;(4)光合作用;食物链;(5)光能</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一同学用新鲜的两根鱼肋骨做实验:<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ST/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甲中的鱼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去掉了骨中的&#xa0;&#xa0;&#xa0;物。<br />(2)图乙中的鱼骨实验前称质量为6克,实验后称质量为2克,证明了骨中含约占总质量&#xa0;&#xa0;&#xa0;的是有机物物;用稀盐酸浸泡骨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xa0;&#xa0;&#xa0;。<br />(3)实验结果表明,骨的成分包括水、&#xa0;&#xa0;&#xa0;和&#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有机<br />(2)<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浸泡在稀盐酸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br />(3)有机物,无机物<br />【解析】(1)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图甲用酒精灯火焰烧鱼骨,有机物能燃烧,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变成灰白色,变得硬而脆。<br />(2)图乙中的鱼骨实验前称质量为6克,因无机盐溶解于盐酸中,实验后称重剩下的为2克有机物,证明了骨中含约占总质量的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是无机物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002.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是有机物;用稀盐酸浸泡骨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浸泡在稀盐酸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浸泡过后骨的特性是变柔软,可打结或弯曲。<br />(3)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br />所以答案是:(1)有机;(2)<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SYS201802240213224508405111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浸泡在稀盐酸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3)有机物;无机物</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中学八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