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大附中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一种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br />A.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br />B.使鬼针草受到伤害<br />C.有利于鬼针草生长<br />D.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传播途径很多,各种植物传播种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这正体现了植物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如,有些植物的果实表面有刺毛或黏液,能够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有些植物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够诱使动物来吃,果实被吃下后,不少种子能够随粪便排出而传播。</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益:扩大分布范围;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蚂蚁和蜜蜂不具有社会行为<br />B.鹦鹉学舌属于后天性行为<br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br />D.蜘蛛结网的行为能遗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蚂蚁和蜜蜂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具有社会行为。鹦鹉学舌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猫捉老鼠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能遗传给后代。</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每块骨骼肌的两端( )<br />A.一般附着在同一骨上<br />B.位于相邻的两个关节之间<br />C.一般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r />D.A和B所述的情况都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br />A.母鸡下蛋<br />B.猫吃老鼠<br />C.竖起耳朵<br />D.心脏跳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猫吃老鼠属于觅食行为;母鸭产卵属于繁殖行为;兔竖起耳朵属于防御行为,心脏跳动是生理结构上的特点,不属于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br />A.动力<br />B.支点<br />C.控制<br />D.杠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支点。</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br />A.昆虫的取食行为<br />B.昆虫的迁徙行为<br />C.昆虫的学习行为<br />D.昆虫之间的通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就是模仿利用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来引诱雄虫进行诱杀,属于模仿利用昆虫的通讯。</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利用动物行为的类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br />A.蜂<br />B.蝗虫<br />C.帝企鹅<br />D.带鱼</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靠的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如:在蜜蜂的群体中,包括蜂王、雄雄、工蜂等,其中工蜂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工蜂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蜂及蜂王等;雄蜂负责和蜂王交配,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而蝗虫、帝企鹅、带鱼等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不存在社会行为。</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社会行为的特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对“蜘蛛结网”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br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br />A.①④<br />B.②④<br />C.①③<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蜘蛛织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蜻蜓、螃蟹、虾等动物,虽然在外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都属于节肢动物,是因为它们都具有( )<br />①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②一般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能够用鳃进行呼吸<br />A.②③④<br />B.①③<br />C.①②③<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蜻蜓、蜘蛛、虾、蟹和蝗虫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它们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br />A.体表有毛<br />B.牙齿有分化<br />C.水陆两栖<br />D.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牙齿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体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水陆两栖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而是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且有口无肛门的是( )<br />A.水螅<br />B.涡虫<br />C.蛔虫<br />D.沙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水螅是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A符合题意;</p><p>B、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不符合题意;</p><p>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不符合题意;</p><p>D、沙蚕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活中,有很多动物被称为“鱼”。下列哪种是真正的鱼类( )<br />A.章鱼<br />B.鲫鱼<br />C.鳄鱼<br />D.娃娃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又称八爪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A不符合题意;</p><p>B、草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符合题意;</p><p>C、鳄鱼不是鱼,是爬行动物,鳄鱼之名,或是由于其像鱼一样在水中嬉戏,C不符合题意.</p><p>D、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鱼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 )<br />A.用肺呼吸<br />B.体内受精<br />C.陆地产卵<br />D.体温恒定</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都能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p><p>B、鸟类、两栖类是体外受精,鸟类、爬行类是体内受精,B不符合题意;</p><p>C、鸟类和爬行类是陆地产卵,鱼类和两栖类在水中产卵,C不符合题意;</p><p>D、鸟类的体温恒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不恒定,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鸟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由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br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r />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r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br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下列不是昆虫特征的是( )<br />A.足和触角都分节<br />B.有内骨骼<br />C.有三对足和两对翅<br />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昆虫的足和触角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p><p>B、昆虫没有内骨骼.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B错误,符合题意;</p><p>C、胸部一般有3对足、2对翅。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家鸽骨骼的特点是( )<br />A.厚而坚硬<br />B.薄而轻,长骨中空<br />C.长骨较厚,骨髓发达<br />D.厚且多愈合</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鸟类的骨骼的特点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长骨中空,内有空气,有的骨愈合在一起,有的骨薄而轻,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生活,鸟类的胸骨突出,有发达的龙骨突,利于附着发达的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乌贼喷墨<br />B.萤火虫发光<br />C.刺猬冬眠<br />D.海豚转圈表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乌贼喷墨、萤火虫发光、刺猬冬眠是不学就会的,有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先天性行为,海豚转圈表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br />A.螃蟹<br />B.蝙蝠<br />C.鱼<br />D.乌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鱼、蝙蝠、乌龟等,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螃蟹等。</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br />A.青鱼 草鱼 鲤鱼 鳙雨<br />B.青鱼 草鱼鲤鱼 鲫鱼<br />C.青鱼 鲢鱼 鲤鱼 鳙鱼<br />D.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多种多样的鱼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 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p></div></div>
<div><p>【答案】观察法;实验法<br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因此,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采取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br />所以答案是:观察法;实验法</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 后者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p></div></div>
<div><p>【答案】肌肤;肌腱<br />【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r />所以答案是:肌肤;肌腱</p><p><br />【考点精析】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往往会形成一定的    ,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 有的还形成了   。</p></div></div>
<div><p>【答案】组织;分工;等级<br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但并不是简单的群居生活,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群体内部会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白蚁,成员之间有的负责觅食,有的负责繁衍后代,有的负责保卫;有的群体中还形成了等级,如狒狒群的首领在求偶,食物分配等方面都享有特权。<br />所以答案是:组织;分工;等级</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是以   为杠杆,以   为支点,以   收缩为动力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骨;关节;骨骼肌<br />【解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胳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它各系统的配合下,发生运动。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骨胳。骨胳构成人体的支架,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起着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骨骼肌借肌键附着于相邻两块骨的骨面上,收缩时以骨连结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各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是杠杆,骨连结起枢纽作用,骨胳肌则是运动的动力器官。<br />所以答案是:骨;关节;骨骼肌</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和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吃梅止渴是   行为,望梅止渴是   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后天性<br />【解析】从动物行为类别看,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吃梅止渴”属于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都属于学习行为。<br />所以答案是:先天性;后天性</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螅的体壁是由   和   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之间又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   。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   它与   相通。</p></div></div>
<div><p>【答案】内胚层;外胚层;中胶层;消化腔;口<br />【解析】水螅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外胚层(外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口的周围有6-10条细长的触手,满布刺细胞和腺细胞,用以捕获食饵。<br />所以答案是:内胚层;外胚层;中胶层;消化腔;口</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   构成;体表有   ;足和触角分节。</p></div></div>
<div><p>【答案】体节;外骨骼<br />【解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br />所以答案是:体节;外骨骼</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节肢动物,需要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双壳类的软体动物内部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贝壳是由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外套膜<br />【解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有贝壳或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软体动物的贝壳形成与外套膜有关。<br />所以答案是:外套膜</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识图题:右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079738702719_ST/SYS201802240213079738702719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关节很灵活,这是由于【2】   和【5】   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1】   。<br />(2)【3】   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r />(3)能增加关节牢固性的结构是【   】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br />(2)关节腔<br />(3)4,关节囊<br />【解析】(1)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软骨,2关节头和5关节窝表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1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r />(2)3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br />(3)4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r />所以答案是:(1)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2)关节腔;(3)4;关节囊</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利用瓢虫捕食蚜虫属于生物防治。(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虫,属于生物防治。<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使关节牢固的主要结构是关节囊。(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故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会飞行的动物都是鸟类。(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动物的种类很多,有会飞的,有会游泳的,爬行的,等等。其中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具有翅膀,能够飞行;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前肢变成翼、身体呈流线型、双重呼吸、体表被覆羽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等结构特点决定了适于飞行生活;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也是营飞行生活的。可见,会飞行的动物不一定都是鸟类。<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p><br />【考点精析】掌握鸟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是哺乳类。(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填表题:请你利用下表,比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几个方面的区别(将各项内容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p><div><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right:auto; margin-left:auto;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2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先天性行为</p></td><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学习行为</p></td></tr><tr><td style="width:12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获得途径</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r><tr><td style="width:12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决定因素</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r><tr><td style="width:12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对动物生存的意义</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r><tr><td style="width:12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举例</p></td><td style="width:9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r></table></div><p><br />填表选项:<br />①获得途径: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br />②决定因素:C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D由遗传物质决定<br />③对动物生存的意义:E是动物生存、繁殖的基本保障 F使动物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br />④举例:G蜘蛛织网 H黑猩猩钓取白蚁 I燕子育雏 J大山雀偷喝牛奶</p></div></div>
<div><p>【答案】A;B;D;C;E;F;GI;HJ<br />【解析】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蜘蛛织网,燕子育雏等。</p><p>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如:黑猩猩钓取白蚁、大山雀偷喝牛奶。<br />所以答案是:A;B;D;C;E;F;GI;HJ</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083455784175_ST/SYS201802240213083455784175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br />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br />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br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br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br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设是:    , 结论是:   。<br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br />(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br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br />A.生物适应环境<br />B.生物影响环境<br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r />(1)蚂蚁是靠气味(动作、声音等都可)传递信息,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br />(2)社会(行为)<br />(3)外骨骼<br />(4)B<br />【解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此题以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为背景,考查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及其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归纳能力。<br />(2)蚂蚁共同搬运食物,需许多蚂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蚂蚁的群体有不同的成员,它们当中有明确的分工。蚂蚁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它们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br />(3)蚂蚁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r />(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r />所以答案是:(1)蚂蚁是靠气味(动作、声音等都可)传递信息;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2)社会(行为);(3)外骨骼;(4)B</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