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05:27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A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br />A.两侧对称<br />B.有口无肛门<br />C.有刺细胞<br />D.营寄生生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高等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br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br />A.③①②<br />B.②③①<br />C.①②③<br />D.②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所以选A。</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身体柔软而得名<br />B.运动器官是足<br />C.体外都有贝壳保护<br />D.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被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河蚌、田螺是软体动物,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例如蜗牛等。</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软体动物,需要了解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动物园最近引进了东北虎、金钱豹、狗熊、天鹅、斑马、金刚鹦鹉等60余种野生动物,同学们参观后对上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你认同的是( )<br />A.从生殖特点上看,都是体内受精,胎生<br />B.从体温调节上看,都是恒温动物<br />C.从呼吸方式上看,都是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br />D.从内部结构上看,体腔内都有膈;牙齿都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金刚鹦鹉从生殖上看,是体内受精、卵生,A不符合题意;<br />B、东北虎、金钱豹、狗熊、斑马、白袋鼠、金刚鹦鹉等60余种野生动物,无论是哺乳动物还是鸟类,从体温调节上看,都属于恒温动物,B符合题意;<br />C、东北虎、金钱豹、狗熊、天鹅、斑马、金刚鹦鹉等等60余种野生动物,无论是哺乳动物还是鸟类,从呼吸方式上看,都用肺呼吸,C不符合题意;<br />D、金刚鹦鹉属于鸟类,没有牙齿,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分类的依据与方法,需要了解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关动物“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br />B.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br />C.动物的语言就是指动物发出的气味<br />D.动物的语言就是指动物的各种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脊椎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特征中,不属于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是( )<br />A.用肺呼吸<br />B.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br />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br />D.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C、用肺呼吸;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和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属于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都属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AB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属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D不正确,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利用爬行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动物运动的意义的是( )<br />A.有利于进化<br />B.有利于主动出击获取食物<br />C.有利于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br />D.有利于完成求偶和交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量的细菌和真菌能使食物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原因是冰箱环境中( )<br />A.低温能够杀死细菌和真菌<br />B.冰箱中无细菌、真菌<br />C.隔绝空气<br />D.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需要了解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节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r />A.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br />B.每个个体都有三对足<br />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br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数量为100多万种,约占动物界的三分之二,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A正确,不符合题意;</p><p>B、节肢动物中昆虫一般有三对足,比如其它动物如蜈蚣、蝎子等就不是三对足,但也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符合题意;</p><p>C、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持和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br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br />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r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接种是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r />B、因为经高温灭菌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br />C、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br />D、接种以后再灭菌会把接种的微生物杀死,导致实验失败.故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br />B.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br />C.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的<br />D.肌肉收缩所消耗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A不符合题意;<br />B、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B不符合题意;<br />C、构成肌肉的细胞不全是肌细胞,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C符合题意;<br />D、肌肉收缩所消耗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还要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xa0;</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夏季多雨天气时落叶很容易腐烂.他们为证明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份.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表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91c3004/SYS201802240212534416128736_ST/SYS201802240212534416128736_ST.001.png" width="607"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为什么夏季多雨天气落叶很容易腐烂?&#xa0;&#xa0;&#xa0;;<br />(2)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xa0;&#xa0;&#xa0;;<br />(3)该实验过程中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可以吗?&#xa0;&#xa0;&#xa0; , 为什么?&#xa0;&#xa0;&#xa0; .<br />(4)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xa0;&#xa0;&#xa0;请说明原因&#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br />(2)细菌(或细菌的有无)<br />(3)不可以,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细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br />(4)方案三,因为方案三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br />【解析】(1)夏季多雨天气落叶很容易腐烂,是因为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br />(2)单一变量: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在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中,有无细菌是对植物遗体的分解有影响因素,该实验的变量是有细菌和无细菌。<br />(3)由于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不可以用自来水来代替,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细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br />(4)方案三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三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方案三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br />所以答案是:(1)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2)细菌(或细菌的有无);(3)不可以;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细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4)方案三;因为方案三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八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A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