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动物“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br />B.动物之间起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br />C.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br />D.动物的各种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哪一特点利于动物为其传播种子( )<br />A.花有芳香气味<br />B.花粉小而轻<br />C.果实有钩刺<br />D.花能分泌花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花能分泌花蜜、有芳香气味可以诱使动物来吃,利于传粉,花粉小而轻易于随风飘散,也利于传粉;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有的果实上有钩或刺,能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利于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益:扩大分布范围;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 )<br />A.绿色植物和分解者<br />B.绿色植物和动物<br />C.动物和微生物<br />D.动物和无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阳光的能量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因此,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氧气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的细菌)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生产者也不会长久地生存下去,因此,要保持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不可缺少的两类生物是绿色植物和分解者。</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了解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e6d33ec7/SYS201802232344329398255970_ST/SYS201802232344329398255970_ST.001.jpeg" width="512"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   、   、   ,它的体表有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   ;<br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 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    , 控制前进方向的是    , 前进的动力来自   。<br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填字母)<br />(4)D 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   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   有关。<br />(5)E 的毛有   作用;其牙齿有   和   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 与 D 相比,在 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头,胸,腹,外骨骼,体内水分<br />(2)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br />(3)A,D、E<br />(4)流线,气囊<br />(5)保暖,门齿,臼齿,胎生哺乳<br />【解析】(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br />(2)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依靠尾鳍控制前进方向.前进的动力来自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br />(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D、E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br />(4)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br />(5)E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E 与 D 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br />所以答案是:(1)头;胸;腹;外骨骼;体内水分;(2)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3)A;D、E;(4)流线;气囊;(5)保暖;门齿;臼齿;胎生哺乳</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以及对鱼的主要特征的理解,了解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79年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严重危害林木和果实,树木成片枯死,人们曾大量使用 农药,试图控制虫害,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寄生蜂——周氏啮小蜂,身长 1mm,产卵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营养发育张大,使白蛾幼虫死 亡,连续放蜂两年,白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请分析:<br />(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    , 还通过   影响到人畜的健康。<br />(2)白蛾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br />(3)白蛾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br />(4)这种以虫制虫饿方法属于    , 有利于维持    , 又不会引起   。</p></div></div>
<div><p>【答案】<br />(1)环境污染,食物链<br />(2)没有天敌;(或天敌数量不足)<br />(3)消费者<br />(4)生物防治,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br />【解析】(1)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br />(2)造成生物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天敌的捕食,故白蛾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天敌;<br />(3)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叫做消费者,白蛾以林木和果实为食,故属于消费者;<br />(4)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节省农药经费,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br />所以答案是:(1)环境污染;食物链;(2)没有天敌;(或天敌数量不足);(3)消费者;(4)生物防治;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概述,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