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01:10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 )<br />A.腺细胞<br />B.刺细胞<br />C.变形细胞<br />D.生殖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腔肠动物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中胶层没有细胞结构。刺细胞位于口和触手的周围。能帮助捕食,是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腔肠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血吸虫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的( )<br />A.接触疫水<br />B.食未熟的鱼<br />C.蚊虫叮咬<br />D.不讲卫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任何人只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就有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接触疫水机会越多,身体暴露在疫水中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机会越大。</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若使其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的时间过长,它的活动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br />A.离开了穴居生活<br />B.没有食物,所以没有能量<br />C.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br />D.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若使其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的时间过长,蚯蚓体壁逐渐干燥,影响蚯蚓呼吸,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蘸水的棉絮轻轻擦拭蚯蚓体壁,保持蚯蚓呼吸。</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环节动物,需要了解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是( )<br />A.花蛤<br />B.螃蟹<br />C.海蜇<br />D.蝗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花蛤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无贝壳;螃蟹的体外有甲,无贝壳,属于甲壳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软体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回顾“观察缢蛏”的实验,在下图中指出缢蛏的运动器官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183430281873_ST/SYS201802240201183430281873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②<br />C.③<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图中①是贝壳,②水管,③足。缢蛏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用鳃呼吸,用足运动。</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软体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br />A.毛细血管丰富<br />B.静脉血管丰富<br />C.大的血管丰富<br />D.动脉血管丰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所以活鱼的鳃丝呈鲜红色,是因为鳃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据厦门日报报道,有人在厦大白城附近发现一只“怪物”:外貌似壁虎,头大似蟾蜍,颈部短而粗,全身密生粒状细鳞。根据这些特征,可初步推断它属于( )。<br />A.两栖动物<br />B.爬行动物<br />C.鸟类<br />D.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外貌像壁虎,说明此动物体内有脊柱;体表有角质细鳞,能够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生活。有颈,能够给使头部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可见这种动物是陆地生活的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连线能正确表达生物与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或器官的是( )。<br />①蚯蚓—体壁 ②海豚—肺 ③鲫鱼—鳃 ④缢蛏—外套膜<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③④<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①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②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来进行气体交换;③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④缢蛏是软体动物,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保护体内柔软的身体。</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掌握环节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判断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 )。<br />A.用肺呼吸<br />B.心脏四腔<br />C.体温恒定<br />D.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其中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是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而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当肌肉受到刺激时,关节能绕着骨转动产生运动<br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腔组成<br />C.运动只需要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br />D.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A不符合题意;</p><p>B、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B不符合题意;</p><p>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不符合题意;</p><p>D、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肌肉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001.png" width="78" height="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002.png" width="87"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003.png" width="79"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SYS201802240201198336607698_ST.004.png" width="87" height="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只是一块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另一块在同一块骨上,不能准确完成一个动作,AB不符合题意;</p><p>C、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骨上,不能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活动,C不符合题意;</p><p>D、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一个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一个动作,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举手、投足等动作,一般都包括:①相应的骨受到牵拉;②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③骨绕着关节转动等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顺序是( )。<br />A.①②③<br />B.①③②<br />C.②①③<br />D.②③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收缩变短,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br />A.青蛙、蚯蚓、河蟹<br />B.家鸽、家兔、鲫鱼<br />C.鼠、蝴蝶、蜗牛<br />D.蝗虫、家蚕、虾</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蚯蚓、河蟹属于无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p><p>B、家鸽、家兔、鲫鱼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p><p>C、鼠属于脊椎动物,蝴蝶、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C不符合题意;</p><p>D、中华鲟属于脊椎动物,家蚕和虾属于无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事实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br />A.一窝蚂蚁彼此分工合作<br />B.一个养鸡舍中有上千只肉鸡<br />C.几头狮子围捕两只羚羊<br />D.一群猕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一窝蚂蚁彼此分工合作,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符合社会行为的特征,A正确,不符合题意;</p><p>B、一个养鸡舍中有上千只肉鸡,是为了获取食物属于捕食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B错误,符合题意;</p><p>C、几头狮子围捕两只羚羊,狮子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符合社会行为的特征,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一群猕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猴子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猴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 )。<br />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r />B.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释放及产生水和无机盐回到自然界中<br />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br />D.动物能抑制植物(如草)的生长,保护自然界中生物的平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重新返回自然环境中,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p>&#xa0;</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物质的循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动物中,&#xa0;&#xa0;&#xa0;属于环节动物,&#xa0;&#xa0;&#xa0;属于线形动物。<br />A蛔虫 B蚯蚓 C小麦线虫 D丝虫 E蛭 F沙蚕</p></div></div>
<div><p>【答案】②、⑤、⑥;①、③、④。<br />【解析】①蛔虫、③小麦线虫、④丝虫的身体细长、都不分节,都属于线形动物;</p><p>②蚯蚓、⑤蛭、⑥沙蚕的身体都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p><p>所以,属于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分别是“②蚯蚓、⑤蛭、⑥沙蚕”,“①蛔虫、③小麦线虫、④丝虫”。<br />所以答案是:②、⑤、⑥;①、③、④</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从左到右代表动物身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请写出相应位置上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名称:①&#xa0;&#xa0;&#xa0;;②&#xa0;&#xa0;&#xa0;;③&#xa0;&#xa0;&#xa0;。无脊椎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没有&#xa0;&#xa0;&#xa0;。<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211001256295_ST/SYS201802240201211001256295_ST.001.png" width="468"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div></div>
<div><p>【答案】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脊柱<br />【解析】①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如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故①是扁形动物。</p><p>②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故②是线形动物。</p><p>③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故③是节肢动物。</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br />所以答案是: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脊柱</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节肢动物,需要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回顾“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213124209191_ST/SYS201802240201213124209191_ST.001.jpeg" width="61"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上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前端,判断的依据是&#xa0;&#xa0;&#xa0;。<br />(2)实验过程中,为了保持蚯蚓正常呼吸,应保持其体表&#xa0;&#xa0;&#xa0;。<br />(3)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因为此处有&#xa0;&#xa0;&#xa0;的缘故。</p></div></div>
<div><p>【答案】<br />(1)前端离环带近<br />(2)湿润<br />(3)刚毛<br />【解析】(1)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蚯环带的位置确定。<br />(2)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br />(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br />所以答案是:(1)前端离环带近;(2)湿润;(3)刚毛</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的上肢关节和肌肉模式图。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以伸肘动作为例,[④]肱二头肌处于&#xa0;&#xa0;&#xa0;状态;[③]&#xa0;&#xa0;&#xa0;处于&#xa0;&#xa0;&#xa0;状态。<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216299789237_ST/SYS201802240201216299789237_ST.001.png" width="247"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div></div>
<div><p>【答案】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r />【解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④肱二头肌收缩,③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③肱三头肌收缩,④肱二头肌舒张。<br />所以答案是: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的结构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点:鸟的外形呈&#xa0;&#xa0;&#xa0;型;展开翼,可见羽毛在排列上彼此&#xa0;&#xa0;&#xa0;(选填“部分重叠”或“完全分散”);与其它部位的肌肉相比,鸟的胸肌&#xa0;&#xa0;&#xa0;(选填 “发达”或“不发达”)。</p></div></div>
<div><p>【答案】流线;部分重叠;发达<br />【解析】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有大型的正羽,彼此部分重叠排成扇形,利于扇动空气,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骨有的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适于飞翔生活。而家鸽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收缩有力,利于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适于飞行。<br />所以答案是:流线;部分重叠;发达</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鸟的主要特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把黑猩猩领进实验室,然后离开。在门外停留几分钟后,科学家通过观察窗向屋内观望。连续几次后,他发现黑猩猩也通过观察窗向外观望他。黑猩猩的这种观望行为,是在&#xa0;&#xa0;&#xa0;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xa0;&#xa0;&#xa0;和&#xa0;&#xa0;&#xa0;而获得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xa0;&#xa0;&#xa0;行为。</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生活经验;学习;学习<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等。</p><p>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黑猩猩也在通过钥匙孔观察他”,是模仿了动物行为学家“他通过门上的钥匙孔向屋内观望”黑猩猩学会的,是对人类的观察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学习行为。</p><p>黑猩猩的这种观望行为说明黑猩猩学习能力较强,是较高等的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模仿学习的能力都很强。<br />所以答案是:遗传;生活经验;学习;学习</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xa0;&#xa0;&#xa0;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等系统的配合。</p></div></div>
<div><p>【答案】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br />【解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r />所以答案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219389792209_ST/SYS201802240201219389792209_ST.001.jpeg" width="518"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xa0;&#xa0;&#xa0;三部分,它的体表有&#xa0;&#xa0;&#xa0;。<br />(2)B通过&#xa0;&#xa0;&#xa0;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xa0;&#xa0;&#xa0;的协调作用游泳。<br />(3)上述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xa0;&#xa0;&#xa0;;属于恒温动物的有&#xa0;&#xa0;&#xa0;。(填字母)<br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前肢变成&#xa0;&#xa0;&#xa0; , 有&#xa0;&#xa0;&#xa0;辅助肺呼吸。<br />(5)E的牙齿有&#xa0;&#xa0;&#xa0;的分化,生殖发育的特点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头、胸、腹,外骨骼<br />(2)尾,鳍<br />(3)A,DE<br />(4)翼,气囊<br />(5)门齿和臼齿,胎生哺乳<br />【解析】(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br />(2)B是鱼类,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来游泳。<br />(3)A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鱼类,C青蛙,D鸟类,E家兔,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蝗虫,B鱼类,C青蛙等属于变温动物;D鸟类,E家兔等属于恒温动物。<br />(4)D是一种鸟,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是其特有的一种呼吸方式,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br />(5)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br />所以答案是:(1)头、胸、腹;外骨骼;(2)尾;鳍;(3)A;DE;(4)翼;气囊;(5)门齿和臼齿;胎生哺乳</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的结构是与运动的功能相适应的,下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5a7e2368/SYS201802240201224165776484_ST/SYS201802240201224165776484_ST.001.png" width="118"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运动时,可减少摩擦,缓冲撞击的是【5】&#xa0;&#xa0;&#xa0;。<br />(2)把两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2】&#xa0;&#xa0;&#xa0;。<br />(3)【&#xa0;&#xa0;&#xa0;】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br />(4)骨的运动要靠&#xa0;&#xa0;&#xa0;的牵拉;当&#xa0;&#xa0;&#xa0;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xa0;&#xa0;&#xa0;绕&#xa0;&#xa0;&#xa0;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软骨<br />(2)关节囊<br />(3)3<br />(4)骨骼肌,骨骼肌,骨,关节<br />【解析】(1)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r />(2)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br />(3)3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br />(4)骨本身不能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r />所以答案是:(1)关节软骨;(2)关节囊;(3)3;(4)骨骼肌;骨骼肌;骨;关节</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八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