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二中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r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br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br />D.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不符合题意;<br />B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br />D、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br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br />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面<br />C.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br />D.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松树是裸子植物,着生在雌球花上的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松树的球果不是果实;<br />桃树是被子植物,其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的种子外面有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包被.<br />因此,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B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利用种子植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原因是( )<br />A.苔藓植物是低等植物,植株矮小,容易死亡<br />B.叶很薄,对有毒气体敏感<br />C.有假根,能从土壤吸收有害物质<br />D.有输导组织,有毒物质容易扩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r />所以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螅消化食物的结构是( )<br />A.小肠<br />B.体腔<br />C.消化腔<br />D.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水螅是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外胚层(外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参与呼吸的结构分别是( )<br />A.肺和气囊、鳃<br />B.肺和气囊、肺<br />C.肺、鳃<br />D.肺、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鹬属于鸟类,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在飞行过程中吸气时,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是双重呼吸方式;<br />而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都是鳃.<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软体动物和鸟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张掖湿地公园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多种植物,还有许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br />A.物种的多样性<br />B.基因的多样性<br />C.动植物的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题干中张掖湿地公园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br />A.红桧<br />B.桫椤<br />C.水杉<br />D.珙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红桧,又称台湾红桧,由于滥伐,已濒临绝种,目前没有被划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故符合题意.B、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故不符合题意.C、水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故不符合题意.D、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 )<br />①鱼类 ②爬行类 ③两栖类 ④哺乳类.<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③②④<br />C.①③④②<br />D.②③④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br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③两栖类、②爬行类、④哺乳类.<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 )<br />A.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br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r />C.自然界的生物要为争夺食物而斗争<br />D.生物都能过度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去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br />首先,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对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和发展,具有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的适应性就是这样形成的.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自然选择学说,需要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进行过程中,分化为植物和动物两个分支的原因是( )<br />A.生存的环境不同<br />B.营养方式不同<br />C.摄取食物的方式不同<br />D.呼吸方式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acec800a/SYS201804082056014851454100_DA/SYS201804082056014851454100_DA.001.png" width="341" height="97" alt="图片_x0020_9"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做“引体向上”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情况是( )<br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r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br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抢一响,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你追我赶.关于此时人体的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br />A.有多组肌群参与了运动<br />B.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br />C.此时除运动系统参与外,人体的其他系统也密切配合,加强了其生理功能<br />D.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据上所述,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以及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理解,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诗曰:“须叟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雌渐肥”这描绘的母燕行为属于( )<br />A.觅食行为<br />B.防御行为<br />C.社群行为<br />D.生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觅食(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br />B、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B不符合题意.<br />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C不符合题意.<br />D、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叟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雌渐肥”这描绘的母燕行为属于繁殖行为,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行为的类型,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br />A.绿色植物<br />B.真菌<br />C.动物和人<br />D.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br />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br />B.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br />C.一条河流<br />D.太公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只是构成群落,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r />BCD、“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一条河流”、“太公胡”,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br />所以,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卵在体内受精后就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 )<br />A.有阳光照<br />B.温度太低<br />C.温度太高<br />D.缺少水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结合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太低,低于亲鸟的体温(42度),胚胎停止发育,需要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鸟的发育(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属于植物的有性生殖( )<br />A.桃树的开花结实<br />B.椒草的用叶生殖<br />C.马铃薯的用块茎生殖<br />D.植物的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 桃树开花结果形成种子,种子的胚发育成新植株,首先种子是经过传粉与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为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所以用种子繁殖新个体仍然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r />A.DNA在染色体上,DNA上有基因<br />B.染色体在DNA上,DNA上有基因<br />C.DNA在染色体上,基因上有DNA<br />D.染色体在基因上,DNA上有基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p><p>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做馒头、制酸奶有关的微生物依次是( )<br />A.细菌、真菌<br />B.曲霉、青霉<br />C.霉菌、醋酸杆菌<br />D.酵母菌、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可见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均是在现代生物技术作用下形成的,其中与其他技术不同的一项技术是( )<br />A.巨型小鼠<br />B.抗虫烟草<br />C.抗虫棉<br />D.多利羊</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C、巨型小鼠、抗虫烟草、抗虫棉,都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形成的,ABC不符合题意;<br />D、多利羊是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的,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以及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解,了解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措施.(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就地保护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社群行为是指同一群体中个体间发生的所有联系行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在营群居生活的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另外社群行为是一种动物行为,指在外面能看到,对动物有一定的意义的行为,并不是指个体之间发生的所有的联系行为. <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利用社会行为的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对所有生物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除病毒外,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r />而不是对所有生物而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在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鳍能控制方向和保持身体的平衡,鱼的头部和尾部较尖,躯干部宽大,身体侧扁,为流线型,可以在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可见题干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鱼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每一种生物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猪的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铃薯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出芽生殖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无性繁殖方式之一.“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体上长出的芽体,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的结构,马铃薯的生殖方式不属于出芽生殖.<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遗传物质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大雁南飞属于动物的行为方式.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并且常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子代的.因此,遗传物质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故此题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需要了解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   三部分组成.</p></div></div>
<div><p>【答案】骨连接<br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br />所以答案是:骨连接<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生来就有的、由   所决定的行为,成为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br />【解析】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如蜘蛛结网.<br />所以答案是:遗传物质<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 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相对稳定<br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br />所以答案是:相对稳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化石<br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这说明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由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而不是一次在地球上出现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说明了鸟类和爬行类之间具有亲缘关系.<br />所以答案是:化石;<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化石证据,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是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br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所以答案是:生物圈<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是   加快.</p></div></div>
<div><p>【答案】物种灭绝速度<br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br />所以答案是:物种灭绝速度.<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 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p></div></div>
<div><p>【答案】细胞核;DNA<br />【解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br />所以答案是:细胞核;DN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   、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p></div></div>
<div><p>【答案】禁止近亲结婚<br />【解析】禁止近亲结婚.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近亲结婚能导致胎儿畸形,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这已经是被科学早就证明了的事实.<br />所以答案是:禁止近亲结婚.<br />【考点精析】利用计划生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嫁接的关键之处是必须使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p></div></div>
<div><p>【答案】形成层<br />【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下面的老本,即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br />所以答案是:形成层<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几种较为常见的生物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424036441523_ST/SYS201804091122424036441523_ST.001.png" width="502" height="233" alt="图片_x0020_10"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生物A为侧柏,它的种子是裸露的,属于    植物.从形态结构上看,M与A相比,M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茎内没有    .<br />(2)与生物B、F、G相比,生物C、D、E属于    .<br />(3)能进行变态发育的动物有    (填字母).<br />(4)除肺外,生物D还可通过    辅助呼吸.从D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    .<br />(5)生物H为蕨类植物,可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br />(1)裸子;输导组织<br />(2)脊椎动物<br />(3)D、F<br />(4)皮肤;卵的受精(生殖)及幼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br />(5)孢子<br />【解析】(1)A侧伯属于种子植物,但其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从形态结构上看,M与A相比,M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茎内没有输导组织.<br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D、E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B、F、G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r />(3)F蝴蝶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br />(4)D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为青蛙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从D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卵的受精(生殖)及幼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br />(5)H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在叶片的下表面着生着孢子囊,孢子囊里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br />所以答案是:(1)裸子;输导组织. (2)脊椎动物;(3)D、F;(4)皮肤;卵的受精(生殖)及幼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5)孢子<br />【考点精析】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两栖动物的发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去秋来周而复始,许多植物从一颗小种子开始,到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看到了植物奇妙的生命周期.<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427611845903_ST/SYS201804091122427611845903_ST.001.png" width="495" height="220" alt="图片_x0020_11"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萌发:种子内的    将发育为幼苗,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br />开花:花开后,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⑤的    上的过程称为传粉.<br />结果:果实由⑤的    发育而来.<br />(2)植物制造有机物是在    中进行的,气体进出的门户是[   ]    .<br />(3)桃花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是重要的生殖器官.桃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br />(4)桃肉鲜美多汁、味甜可口,一个桃核内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胚;胚根;柱头;子房<br />(2)叶绿体;③;气孔<br />(3)花蕊<br />(4)桃花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br />【解析】(1)萌发:桃种子由②种皮和①胚两部分组成,胚由b胚芽、a胚轴、c胚根和d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供胚根、胚轴、胚芽发育.<br />生长: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因此,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主要是由④根毛吸收的.<br />开花: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br />结果: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427611845903_DA/SYS201804091122427611845903_DA.001.png" width="447" height="237" alt="图片_x0020_12"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由图可知,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而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br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br />(3)植物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427611845903_DA/SYS201804091122427611845903_DA.002.png" width="474" height="205" alt="图片_x0020_13"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br />(4)一个桃核内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br />所以答案是:(1)胚;胚根;柱头;子房;(2)叶绿体;③;气孔(3)花蕊(雌蕊和雄蕊);(4)桃花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br />【考点精析】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寻亲”是大家最近最喜欢看的节目之一,它可以这个节目,帮助那些丢失的、被人贩子拐卖的儿童重新回到自己父母身体,但是很多儿童是婴儿时期就被拐卖,多年过后连父母都很难通过长相辨认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子女,所以这就需要公安人员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帮助他们鉴定,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形状来辅助判断.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一般公安人员可以通过检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缘关系,其原因是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   上,并且会通过父亲产生的   和母亲产生的   传播给后代<br />(2)虽然小文和父亲血型不同,但是公安人员依然认定他们是亲生父子.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    .<br />(3)其中一对家长,父亲表现为能卷舌(基因组成为AA),母亲表现为不能卷舌(基因组成为aa).公安人员带来一个不能卷舌的女孩,这个女孩是否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 (填“是”“不是”或“不确定”)<br />(4)小莲的父母都是比较胖,她在被拐卖之前也比较胖.三年后,小莲被找到时已经很瘦了,被解救回家后半年又长得比较胖了.这是因为个体的差异除了决定遗传物质外,还与所生存的   也有关系.<br />(5)一对面颊有酒窝的夫妇在找到自己亲生儿子时,发现儿子面颊无酒窝(基因组成为dd).这时母亲又怀孕了,请判断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关于酒窝有无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br />A.DD<br />B.Dd<br />C.dd<br />D.DD  Dd   dd.</p></div></div>
<div><p>【答案】<br />(1)DNA;精子;卵细胞<br />(2)变异<br />(3)不是<br />(4)环境<br />(5)D<br />【解析】(1)“一般公安人员可以通过检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因关系来确定亲缘关系”,其原因是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DNA上,并且会通过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传播给后代<br />(2)“虽然小文和父亲血型不同,但是公安人员依然认定他们是亲生父子”.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br />(3)“父亲表现为能卷舌(基因组成为AA),母亲表现为不能卷舌(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440266494501_DA/SYS201804091122440266494501_DA.001.png" width="214" height="139" alt="图片_x0020_14"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1看出,子女一定能卷舌,因此“公安人员带来一个不能卷舌的女孩”,这个女孩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填“是”“不是”或“不确定”)<br />(4)“小莲的父母都是比较胖,她在被拐卖之前也比较胖.三年后,小莲被找到时已经很瘦了,被解救回家后半年又长得比较胖了”.“这是因为个体的差异除了决定遗传物质外”,还与所生存的环境也有关系.<br />(5)儿子面颊无酒窝(基因组成为dd),因此父母遗传给无酒窝儿子的基因一定是d.所以父母的有酒窝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440266494501_DA/SYS201804091122440266494501_DA.002.png" width="277" height="160" alt="图片_x0020_15"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2看出,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关于酒窝有无的基因组成可能为DD、或Dd、或dd,所以答案是:D.<br />所以答案是:(1)DNA;精子;卵细胞(2)变异(3)不是(4)环境(5)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445968851777_ST/SYS201804091122445968851777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71" alt="图片_x0020_16"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br />(2)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br />(3)图中生产者是    , 它属于第   营养级.<br />(4)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br />(5)如果在该系统中使用DDT来消灭害虫,那么,在这一系统中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应该是    .<br />(6)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并不完善,还缺少   和    .<br />(7)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数量大增,在短时间内,绿色植物的数量会减少,鹰的数量会增多,随后,鼠的数量也会减少,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r />(1)5<br />(2)草→鼠→蛇→鹰<br />(3)草;一<br />(4)太阳能<br />(5)鹰<br />(6)非生物部分;分解者<br />(7)自我调节<br />【解析】(1)(2)图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鼠→鹰;③草→鼠→狐;④草→兔→鹰;⑤草→兔→狐.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r />(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功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生产者最多,各级消费者的数量会逐级递减;因此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最少的生物是处于最高营养级别的鹰.<br />(3)食物链上每一个环节是一个营养级,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处于第一营养级.<br />(4)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r />(5)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鹰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br />(6)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图中的生态系统成分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br />(7)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数量大增,在短时间内,绿色植物的数量会减少,鹰的数量会增多,随后,鼠的数量会减少,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5;(2)草→鼠→蛇→鹰 (3)草;一;(4)太阳能;(5)鹰;(6)非生物部分;分解者;(7)自我调节<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