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是营养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p><p>A. 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 B. 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p><p>C. 燃烧脂肪会发出阵阵臭味 D. 淀粉遇碘会变蓝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也是有机物,一般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A正确;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的有机物,含碳,能燃烧,燃烧时有一种焦臭的味道,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B正确;蛋白质燃烧时有一种焦臭的味道,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因此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不是脂肪)可以将其燃烧,看是否会散发出臭味,C错误;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增服( )</p><p>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幼年缺钙会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维生素对人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如缺维生素D会患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患骨质疏松。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中,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该物质是 ( )</p><p>A. 糖类 B. 维生素 C. 水 D. 脂肪</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B符合题意;水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C不符合题意;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一般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皮下,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应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图中能代表一日三餐中各种食物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001.png" width="107"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002.png" width="111"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003.png" width="101"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SYS201807041506095863430701_ST.004.png" width="102"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①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②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⑤层为油脂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p><p>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p><p>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和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①面积大: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了。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而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其消化作用,应和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p><p>A.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B. 属于消化道的器官有胃、肝脏、小肠、大肠等</p><p>C.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D. 胃、小肠内都有消化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A正确;胃、小肠、大肠属于消化道器官,肝脏属于消化腺器官,B错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正确;口腔、胃、小肠内的消化腺分别是唾液腺、胃腺、肠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检测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组织提取液,边滴加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记录下滴入的组织提取液滴数.实验结果如表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099335926320_ST/SYS201807041506099335926320_ST.001.png" width="631"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据表中数据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p><p>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如果像蔬菜汁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直到加入高锰酸钾不被褪色为止.滴的滴数越少,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少;滴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p><p>解:“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组织提取液,边滴加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从表格中看出滴加的青椒汁最少2滴,因此,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青椒”.</p><p>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70%以上能量的物质是 ( )</p><p>A. 糖类 B. 水 C. 蛋白质 D. 脂肪</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能为人体提供70%以上能量的物质,A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肝脏病人怕吃油腻食物是因为 ( )</p><p>A. 胆汁分泌不足 B. 油腻对肝脏有刺激</p><p>C. 胃液分泌有影响 D. 促使血液循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肝脏的功能是分泌胆汁,胆汁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病人的肝功能受损,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而油腻食物含脂肪较多,因此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A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的是: ( ) </p><p>A. 牙齿咀嚼 B.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p><p>C. 细嚼米饭有甜味 D. 胃将食物与消化液混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性消化,A不符合题意;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是把脂肪转化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消化,B不符合题意;细嚼米饭是有甜味,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C符合题意;食物进入胃后,通过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这是胃对食物的物理性消化,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毛细淋巴管的营养物质是</p><p>A.氨基酸 B .葡萄糖 C.脂肪酸 D.水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绒毛内部有平滑肌纤维、神经丛、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组织.淋巴管和毛细血管是营养物质输入机体内的途径,通过主动性转运和被动性转运营养物质被吸收入机体,所以肠粘膜吸收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取而转运至血液中.脂类物质的一小部分先进入毛细淋巴管,然后进入血液循环.脂肪酸属于脂类的一种,脂类还包括甘油.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中,全都能够被消化道吸收的一组是( )</p><p>A.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B.淀粉、多肽和麦芽糖</p><p>C.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 D.麦芽糖、氨基酸和脂肪酸</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吸收的是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需经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都是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放大镜观察羊的小肠绒毛,正确的做法是取一小段小肠后 ( )</p><p>A. 将其横切开直接观察 B. 将其纵剖开直接观察</p><p>C. 将其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 将其纵剖开放在0.9%的生理盐水中观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观察前,必须先将小肠绒毛纵剖开,这样可以比较仔细的观察小肠的绒毛的结构,如横剖开,还是看不到小肠绒毛的结构,放在清水中的原因是小肠黏膜的表面,有很多环形的皱襞,着生绒毛;采用清水,可由于渗透压的存在造成小肠黏膜吸水膨胀,这样绒毛就看见了,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C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可以体现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 )</p><p>A. 蝉→螳螂→黄雀 B. 树←蝉←螳螂←黄雀</p><p>C. 树→蝉→螳螂→黄雀 D. 树→螳螂→蝉→黄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树)与消费者(蝉、螳螂、黄雀)的关系,C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107903860588_ST/SYS201807041506107903860588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乙→丙→丁</p><p>B. 丙→丁→甲→乙</p><p>C. 丁→丙→乙→甲</p><p>D. 丙→丁→乙→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结合图表给予的信息可知:图表中生物的数量有多到少的顺序是丙、丁、乙、甲,同时也就确定了食物链为:丙→丁→乙→甲,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说法不正确的是 ( )</p><p>A.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循环的渠道</p><p>B. 多种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p><p>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p><p>D. 在食物链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A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网是由许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C正确;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认真观察下侧消化系统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109975330618_ST/SYS201807041506109975330618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图中的④.它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________)</p><p>(2)小明中午吃了米饭和肥肉,其中米饭的主要成分在图中结构②内开始被消化;肥肉的主要成分在图中结构④内开始被消化. (________)</p><p>(3)观察如图可知,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⑦该结构是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________)</p><p>(4)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③. (________)</p><p>(5)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消化腺。 (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对 错 对 错 对</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唾液腺,②是口腔,③是食道、④是肝脏、⑤是胃、⑥是胰腺、⑦是小肠、⑧是大肠、⑨是肛门,据此答题。</p><p>(1)最大的消化腺是图中的④肝脏,它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注入十二指肠,对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说法正确;(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牛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在图中结构⑤胃内开始进行消化,最终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⑦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最终分解成葡萄糖,因此,米饭(主要成分是淀粉)在②口腔内开始进行消化,最终在小肠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题干说法错误;(3)图中⑦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说法正确;(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因此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咽,而③是食道,故说法错误;(6)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图中①唾液腺、④肝脏、⑥胰腺都属于消化系统的消化腺,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据下图食物网判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111297603466_ST/SYS201807041506111297603466_ST.001.png" width="273" height="2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只有3个环节。 (________)</p><p>(2)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细菌等微生物。 (________)</p><p>(3)如果鹰都迁徙到别处,则短期内随之会发生的是兔子的数量会减少。 (________)</p><p>(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________)</p><p>(5)若此生态系统受DDT污染,则鹰体内DDT浓度最大。 (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错 对 对 错 对</p><p>【解析】试题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所示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只有3个环节,说法错误;(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细菌等微生物,说法正确;(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迁徙到别处,则被鹰直接取食的生物(A、B、C)会由于缺少天敌而增多,而被鹰间接取食的生物(食草昆虫、兔子)的数量会减少,说法正确;(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说法错误;(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若此生态系统受DDT污染,鹰的营养级最高,体内DDT浓度最大,说法正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