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原处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br />A.会遗传但不会变异<br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br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br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br />所以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免疫力。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此举属于( )<br />A.保护易感人群<br />B.切断传播途径<br />C.控制传染源<br />D.计划免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我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免疫力。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此举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正确地盖盖玻片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的关键。下图表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df7ede3e/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001.jpeg" width="103"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df7ede3e/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002.jpeg" width="74"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df7ede3e/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003.jpeg" width="81"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1/df7ede3e/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SYS201804082158352481580534_ST.004.jpeg" width="81"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张掖湿地公园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多种植物,还有许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br />A.物种的多样性<br />B.基因的多样性<br />C.动植物的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题干中张掖湿地公园是8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r />①先天性行为<br />②学习行为<br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r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br />A.②④<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是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br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所以答案是:生物圈<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化石<br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这说明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由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而不是一次在地球上出现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说明了鸟类和爬行类之间具有亲缘关系.<br />所以答案是:化石;<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化石证据,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div></div>
<div><p>【答案】神经元<br />【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br />所以答案是:神经元<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神经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入春以来,一种叫H7N9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给我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灾难,而且该病毒能使人致病、致死。各地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已控制了H7N9的进一步蔓延。请据此回答:<br />(1)不少地方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   。<br />(2)H7N9疫苗尚未研究成功。某地现有一批H1N1禽流感疫苗,该地能否用H1N1疫苗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请你帮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br />【实验步骤】<br />①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418606427012_ST/SYS201804091137418606427012_ST.001.png" width="349"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②在甲组体内注射   ;乙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br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健康状况。<br />【预测结果】甲组小白鼠    , 乙组小白鼠   。(填患病或不患病)<br />【实验结论】H1N1疫苗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其原因是注射H1N1疫苗获得的免疫属   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r />(1)控制传染源<br />(2)H1N1禽流感疫苗;患病;患病;特异性免疫<br />【解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由上可知,“焚烧或活埋病鸡”属于控制传染源。(2)[实验步骤]<br />②要验证能否用H1N1疫苗来预防H7N9禽流感,就要把分成两组的小白鼠,一组注射H1N1疫苗,一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br />[预测结果]<br />因为两组小白鼠体内都没有H7N9的抗体,所以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的活禽提取液,两组小白鼠都会得病。<br />[实验结论]<br />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注射H1N1疫苗获得的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只能预防H1N1禽流感,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br />所以答案是:(1)控制传染源;(2)H1N1禽流感疫苗;患病;患病;特异性免疫<br />【考点精析】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一个家庭各成员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425634188516_ST/SYS201804091137425634188516_ST.001.png" width="348"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表中可知,这个家庭中的儿子,有的性状与父亲或母亲相似,在生物学上称为   ;有的性状与父母有差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br />(2)有耳垂和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性状。<br />(3)已知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受基因A控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受基因a控制,则儿子眼睑的基因组成是    , 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遗传;变异<br />(2)相对性状<br />(3)aa;3/4<br />【解析】(1)从表中可知,这个家庭中的儿子,有的性状与父亲或母亲相似,体现了亲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因此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有的性状与父母有差异,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br />(2)有耳垂和无耳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br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所以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425634188516_DA/SYS201804091137425634188516_DA.001.png" width="298"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儿子眼睑的基因组成是aa,父亲眼睑的基因组成是Aa。<br />所以答案是:(1)遗传;变异;(2)相对性状;(3)a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425634188516_DA/SYS201804091137425634188516_DA.002.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分析作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433759900095_ST/SYS201804091137433759900095_ST.001.png" width="569"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由表可知,2号瓶和3号瓶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    ,除了这一组对照实验外,以上实验方案还包括    组对照实验。<br />(2)本实验中最有可能萌发的是    号罐头瓶内的种子。<br />(3)若要探究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另取一罐头瓶,编号为5号,瓶底铺上与1~4号罐头瓶等量的棉花,放入2粒大豆种子,洒上适量的水,使棉花保持潮湿,并把整个装置放到温度为   ℃的光亮处培养,一周后观察实验结果。<br />(4)由表可知,本实验方案并不完美。其不足之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温度;二<br />(2)3<br />(3)25℃<br />(4)种子的数量过少<br />【解析】(1)(2)1号和3号的惟一的变量是水,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水;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温度;3号和4号唯一的变量是空气,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满足了种子萌发所有环境条件的装置是3号装置,因而在该实验中对其他组均起到对照作用;<br />(3)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从表格中看出,可另取一罐头瓶,编号为5号,平底铺上与1~4号罐头瓶等量的棉花,放入2粒大豆种子,洒上适量的水,使棉花保持潮湿,并把整个装置放到温度为25℃的光亮处培养,一周后观察实验结果;<br />(4)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太少,这样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实验时如取2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20粒。<br />所以答案是:(1)温度;二;(2)3;(3)25℃;(4)种子的数量过少<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细菌等大量的病原体。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皮肤具有屏障作用,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同样具有屏障作用。下面为某探究活 动小组的同学利用西红柿进行的模拟探究活动。<br />实验用品:洁净塑料袋4个,果皮完整、大小相同的新鲜西红柿4个,等量的西红柿腐 烂物2份。<br />探究过程:将4个西红柿洗净、擦干,处理方法如下表所示,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均放 置在25¾的环境中,四天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436578608551_ST/SYS201804091137436578608551_ST.001.png" width="423"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1)1号西红柿在本探究实验中起的是   作用。<br />(2)请你预测4号西红柿的实验结果为    。(填“不腐烂”、“轻度腐烂,,或“严重腐烂”)<br />(3)在免疫学上,人体皮肤的这种屏障作用属于   免疫。<br />(4)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促使其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    , 从而参与病原体的清除。<br />(5)某人不慎被一只疯狗咬伤,患上了狂犬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该患者属于   。</p></div></div>
<div><p>【答案】<br />(1)对照<br />(2)严重腐烂<br />(3)非特异性免疫<br />(4)抗体<br />(5)传染源<br />【解析】(1)该实验的变量是果皮的完整性,被划破果皮的苹果是实验组,果皮完整的苹果是对照组,说明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br />(2)4号西红柿果皮划破,失去保护作用,并与腐烂物接触,所以实验结果为严重腐烂;<br />(3)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r />(4)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br />(5)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患有狂犬病的人属于传染源。<br />所以答案是:(1)对照;(2)严重腐烂;(3)非特异性免疫;(4)抗体;(5)传染源<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