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56:49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珊瑚虫常可以捕到和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是因为它有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 )<br />A.口<br />B.外胚层<br />C.刺细胞<br />D.内胚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一种攻击和防卫性细胞,以口区、触手上最多,每一个刺细胞有一囊状的刺丝囊,囊中有毒液及盘绕的刺丝,刺细胞外侧常有一刺针,能接受刺激,受刺激时刺丝连同毒液能立即射出,使对手麻醉或死亡,所以珊瑚虫常可以捕到和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C<br />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熟知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帮助捕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关于蛔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有口无肛门<br />B.体表有角质层<br />C.生殖器官退化<br />D.消化器官发达</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体表有角质层,雌雄异体,蛔虫可寄生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br />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br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可以保护蛔虫不受肠内消化液的侵蚀,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见B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br />C、​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寄生在人体的肠内生活,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B<br />本题考查蛔虫的结构特点,为基础题,熟记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下面的动物中,与它的特征最相近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001.png" width="56"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002.png" width="80"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003.png" width="69"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SYS201804082054420775658331_ST.004.png" width="58" height="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属于环节动物,<br />A、是蝗虫,蝗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节肢动物,可见A不符合题意。<br />B、是草履虫,草履虫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可见B不符合题意。<br />C、是沙蚕,沙蚕的身体由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C符合题意。<br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可见不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C<br />本题考查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熟记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园节肢动物展馆举办昆虫展,请你帮工作人员辨认,都属于昆虫的一项是( )<br />A.蜜蜂、蜘蛛<br />B.对虾、蟋蚌<br />C.蝗虫、蜈蚣<br />D.蚊子、蝴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蜜蜂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也有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昆虫;而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可见A不符合题意。<br />B、对虾用鳃呼吸,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2对触角,头胸部具发达的头胸甲,属于肢动物的甲壳纲;蟋蟀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也有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昆虫,可见B不符合题意。<br />C、蝗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为昆虫;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属于节肢动物多足纲。可见C不符合题意。<br />D、蚊子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也有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昆虫;蝴蝶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膀也有足,蝴蝶属于昆虫,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D<br />本题考查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节肢动物的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平时多注意身边常见的动物属于哪些类群,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柳州人喜欢吃的螺蛳属于软体动物。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身体柔软<br />B.都有贝壳<br />C.有外套膜<br />D.运动器官是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相同: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贝壳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br />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故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br />B、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鱿鱼,故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br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br />D、软体动物的身体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等,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B<br />本题考查软体动物的主要结构特征,为基础题,熟记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命在于运动。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br />A.骨、肌肉<br />B.骨骼、关节<br />C.骨、关节、肌肉<br />D.骨骼、关节、肌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骨连结包括活动的连结、半活动连结和不活动连结,活动的连结又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可见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骨、关节、肌肉,故C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C<br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柳州一小区下水道惊现一条5斤多重的大鲵。它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是我国二级踪护动物。请判断大鲵属于( )<br />A.鱼类<br />B.两栖动物<br />C.爬行动物<br />D.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所以根据题意,大鲵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点,可见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故B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B<br />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熟记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动物体温恒定的是( )<br />A.带鱼<br />B.蟾蜍<br />C.蜥蜴<br />D.家鸽</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带鱼属于鱼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为变温动物,A不符合题意。<br />B、蟾蜍为两栖动物,为变温动物,B不符合题意。<br />C、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为变温动物,C不符合题意。<br />D、家鸽为鸟类,体表被覆羽毛,有保温保暖的作用,为恒温动物,故D符合题意。<br />故答案为:D;<br />本题考查恒温动物的类群,熟记脊椎动物的各类群中: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变温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柳州动物园墨的大熊猫是最受欢迎的“明星”。有关它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卵生<br />B.哺乳<br />C.体表被毛<br />D.牙齿有分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国宝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可见A所说的卵生是错误的,哺乳动物最主要呃特征就是胎生哺乳,故A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夏天雄蛙在池塘边高声呜叫,这种行为属于( )<br />A.取食行为<br />B.防御行为<br />C.领域行为<br />D.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取食行为是指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可见A不符合题意,<br />B、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比如保护色等,可见B不符合题意,<br />C、领域性行为指很多动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领域,那里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准许其它动物入内,可见C不符合题意。<br />D、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比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而题干中提到的雄蛙的的鸣叫就是一种求偶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可见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两栖动物的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各自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共同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29222724063_ST/SYS201804082054429222724063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Q可以表示有脊柱<br />B.E可以表示用鳃呼吸&#xa0;<br />C.P可以表示在陆地产卵<br />D.F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有图可知,草鱼属于鱼类,属于脊椎动物,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变温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为脊椎动物,体表有鳞片,陆地上产卵,真正的适应了陆地生活,变温动物;成蛙为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br />A、根据以上分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可见Q可以表示有脊柱,故A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br />B、鱼类用鳃呼吸,而青蛙幼体用鳃呼吸,而成蛙却是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所以E不可以表示用鳃呼吸,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br />C、鱼类生活在水中,所以卵是产在水中的,蛇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在陆地生产卵,所以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陆地上产卵,真正的适应了陆地生活,而青蛙是在水中产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两栖动物没有脱离水的限制,故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掌握鱼的主要特征和两栖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30653128291_ST/SYS201804082054430653128291_ST.001.png" width="334"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②中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br />B.③和④比较,④中的动物学习能力强<br />C.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有意义<br />D.①行为说明先天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br />图中,①小鸟喂鱼是一种繁殖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动物的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②大山雀喝牛奶是学习行为,是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③黑猩猩取白蚁是模仿成年的黑猩猩学习来的,是学习行为,④蚂蚁走迷宫是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成功的,属于学习行为。<br />A、②大山雀喝牛奶是学习行为,是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故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br />B、③和④都属于学习行为,但是黑猩猩属于哺乳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黑猩猩比蚯蚓更加高等,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所以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更强,故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br />C、不管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对动物的生存有意义。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当然也不会改变,因此先天性行为比学习行为(后天性行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一些,所以,先天性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品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br />A.冰箱中无空气<br />B.冰箱中无微生物<br />C.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微生物<br />D.低温抑制了微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量繁殖,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br />A.蝙蝠聚居生活<br />B.乌妈妈照顾雏鸟<br />C.孔雀争相开屏<br />D.工蜂喂养蜂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而且有一些高等动物还存在在着明显的等级。<br />A、蝙蝠虽然是很多蝙蝠聚在一起,但所有个体都是平等的,地位也是平等的,所以蝙蝠聚居生活不是社会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br />B、乌妈妈照顾雏鸟这属于繁殖行为,不是社会行为,B不符合题意。<br />C、孔雀争相开屏是为了引起异性孔雀的注意属于繁殖行为,C不符合题意。<br />D、工蜂是群居生活的,用蜂王,工蜂、雄蜂等,这就有了等级,有了组织,而且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所以是社会行为,故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结构中,不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是( )<br />A.龟的甲<br />B.蛇的鳞片<br />C.蚯蚓的体壁<br />D.蝗虫的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龟的甲,具有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龟是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这也是龟对陆地生活环境的相适应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br />B、蛇的鳞片具有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蛇是爬行动物,蛇是真正的陆生生物,这也是蛇对陆地生活环境的相适应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br />C、蚯蚓是环节动物,蚯蚓需要依靠湿润的体壁来进行呼吸,体壁不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C符合题意。<br />D、蝗虫具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可见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掌握爬行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们曾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大规模捕狼,结果造成野兔迅速繁殖、草场退化的恶果。这从反面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br />A.促进物质循环<br />B.保持生态平衡<br />C.帮助植物传粉<br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从生态系统的的含义来看,呼伦贝尔大草原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人们大规模的捕狼,狼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随之野兔会迅速繁殖,野兔增多势必与牛、羊争食牧草,从而引起草场退化,使生态系统造到破坏,所以从以上分析,一种动物数量的变化会引起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重则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所以动物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暄软多孔。这是用为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 )<br />A.水<br />B.酒精<br />C.氧气<br />D.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许多的小孔,从而使馒头或面包变的暄软多孔,可见根据分析,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真菌的相关知识,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动物间“通汛”的是( )<br />A.鹿看到狮子迅速逃避<br />B.警犬通过气味找出罪犯<br />C.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br />D.昆虫雌虫分泌性外激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动物通讯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往往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br />A、鹿看到狮子迅速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br />B、警犬通过气味找出罪犯,不属于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br />C、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是为了躲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br />D、昆虫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是一种性激素,在动物繁殖的季节,动物通过分泌性激素,来引起异性的注意,属于动物间的通讯,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生观察到两种菌落,如图,1处表面光滑粘稠,2处呈黑色绒毛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35671836899_ST/SYS201804082054435671836899_ST.001.png" width="174"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处可能是真菌菌落<br />B.菌落1大多比菌落2小<br />C.必须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br />D.一个菌落由不同细菌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小,表面有的光滑黏稠,有的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颜色(孢子的颜色)。<br />图中,2处的菌落较大,1处的菌落较小,所以可以断定,1处可能是细菌菌落,2处可能是真菌菌落。<br />A、1处较小,所以1处是细菌菌落,故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br />B、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2处的菌落较大,1处的菌落较小,所以B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br />C、菌落是是指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肉眼就能观察到,不用显微镜,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菌落是是指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是由很多细菌或真菌组成的,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环境中,最容易让衣服发霉的是( )<br />A.低温、干燥<br />B.低温、潮湿<br />C.常温、干燥<br />D.常温、潮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衣服发霉是因为霉菌的大量繁殖导致的,能让衣服发霉的霉菌属于真菌,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等。<br />A、低温、干燥的环境,温度低而且缺乏水分,所以A不适合霉菌生长,A不符合题意。<br />B、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温度低不适合霉菌生长,B不符合题意,<br />C、常温、干燥的环境中,缺乏水分不适合霉菌生长,C不符合题意。<br />D、常温、潮湿的环境中,温度适宜、有适量的水分,适于霉菌生长,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真菌,需要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拍打发霉的衣服,常有大量粉尘飞扬,这些粉尘主要是( )<br />A.孢子<br />B.精子<br />C.卵子<br />D.花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霉菌属于真菌,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成熟的孢子很轻,能随风飘散,所以当吹打发霉物体时,常有大量粉尘飞扬,这些粉尘主要就是孢子,可见A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真菌的相关知识,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东在野外郊游时,发现了一种蘑菇,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8/20/0ec4729e/SYS201804082054438192291204_ST/SYS201804082054438192291204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⑤生长在②处<br />B.④是营养菌丝<br />C.该蘑菇是单细胞真菌<br />D.①是菌盖,③是菌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图中①是菌盖,②是菌褶,③是菌柄,④是菌丝,⑤是孢子。<br />A、⑤是孢子,菌盖下面的菌褶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br />B、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通过图中的④营养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可见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br />C、蘑菇属于大型的多细胞的真菌,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br />D、①是菌盖,③是菌柄,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肉跟可见<br />B.具有细胞结构<br />C.只能寄生生活<br />D.属于植物病毒</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病毒极其微小,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肉眼是看不到的,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br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br />C、病毒自身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可见C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br />D、艾滋病病毒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病毒,为动物病毒,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华帮妈妈完成了做馒头、制酸奶、腌泡菜、酿甜酒等家务。她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br />A.发面用温开水融化酵母<br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br />C.腌制泡菜不将坛子密封<br />D.把发酵中的甜酒放冰箱</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酵母菌的最适生长速度一般在20度到30度温度范围内,用温水融化酵母,能提高活性,A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br />B、乳酸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会将乳酸菌杀死,因此要在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br />C、腌制泡菜用到的是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有氧环境下呼吸受抑制,不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所以腌制泡菜必须把坛子密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制酒要用到酵母菌,而酵母菌的最适生长速度一般在20度到30度温度范围内,所以把发酵中的甜酒放冰箱,会大大降低酵母菌的生长速度,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瘤菌为花生转化含氮的物质.花生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花生与根瘤菌的关系是( )<br />A.捕食<br />B.竞争<br />C.寄生<br />D.共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氮正是植物生产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所以根瘤菌的存在能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进行异养生活的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它们互惠互利,共同生活,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可见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 )<br />A.脱水法<br />B.烟熏法<br />C.真空保存法<br />D.巴氏消毒法</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如果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这种灭菌法是巴斯德提出的,故此灭菌方法也就被称为“巴氏灭菌法”,酸奶大多数都是巴氏杀菌法制成的,可见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需要了解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br />A.青霉<br />B.噬菌体<br />C.流感病毒<br />D.大肠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真菌可以引起许多疾病,但是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索。如青霉索。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br />A、青霉可以产生青霉素,A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br />B、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不能产生抗生素,B不符合题意。<br />C、流感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不能产生抗生素,C不符合题意。<br />D、大肠杆菌是分布于人体肠道的有益细菌,不产生抗生素,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创制新型抗疟疾药。她因此项贡献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黄花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黄花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黄花蒿和向日葵不属于同一个纲<br />B.黄花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近<br />C.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br />D.黄花蒿和向日葵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且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反之,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根据分析,黄花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黄花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目,所以,黄花蒿和向日葵共同特征多;黄花蒿和棉花共同特征少。<br />A、因为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纲的等级大于科,所以既然黄花蒿和向日葵同科,所以两者一定属于同一个纲,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br />B、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而黄花蒿和棉花属于同纲,而黄花蒿和向日葵是同科,科的单位等级小于纲,所以黄花蒿和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故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br />C、因为黄花蒿和向日葵同科,黄花蒿和棉花同纲,所以向日葵和棉花同纲,有共同特征,故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br />D、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而黄花蒿和棉花属于同纲,而黄花蒿和向日葵是同科,科的单位等级小于纲,所以黄花蒿和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共同特征更一些,可见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成功繁育出了兰花杂交新品种,这是利用了( )<br />A.生物种类多样性<br />B.基因的多样性<br />C.生物数量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所以,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故题干中提到的兰花杂交新品种得产生,就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掌握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人类活动,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是( )<br />A.滥砍乱伐<br />B.环境污染<br />C.滥捕滥杀<br />D.退耕还林</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如滥砍乱伐造成栖息地的破坏、过度采伐(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比如大型的工厂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废水废气造成环境污染,就会使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而栖息地的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选项提到的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是指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这不会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见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儿的形态结构有许多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请你观察图5,回答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242234325976_ST/SYS201804091122242234325976_ST.001.png" width="357"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观察甲图,鸟的身体呈&#xa0;&#xa0;&#xa0;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br />(2)观察乙图,鸟的前肢变成&#xa0;&#xa0;&#xa0;。全身的肌肉中最发达的是[①]&#xa0;&#xa0;&#xa0;。<br />(3)丙图所示,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xa0;&#xa0;&#xa0;]&#xa0;&#xa0;&#xa0; , 在飞行时,还有&#xa0;&#xa0;&#xa0;辅助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利于飞行。</p></div></div>
<div><p>【答案】<br />(1)流线<br />(2)翼;胸肌<br />(3)④;肺;气囊<br />【解析】(1)由图甲可以看出,家鸽的外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br />(2)由图乙可以看出,鸟类的前肢变成翼,翼呈扇形结构,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另外,鸟类有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 <br />(3)由丙图可以看出, ③是气囊,④是肺, 气囊可以暂时储存气体,能辅助呼吸,进行双重呼吸 ,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br />故答案为:(1)流线,(2)翼、胸肌,(3)④、肺、气囊。<br />本题考查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为基础题,熟记即可:1.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2.长骨中空,短骨愈合;3.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十分发达。4.具有特殊的呼吸系统,在气囊的帮助下,进行双重呼吸;5,直肠极短,有助于降低体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与运动有关的结构,请据图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245039504614_ST/SYS201804091122245039504614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甲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关节周围由[&#xa0;&#xa0;&#xa0;]包裹着,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关节结构中的[&#xa0;&#xa0;&#xa0;]&#xa0;&#xa0;&#xa0;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r />(2)图乙为屈肘动作示意图。当&#xa0;&#xa0;&#xa0;(填肌肉名称)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xa0;&#xa0;&#xa0;]活动。<br />(3)图丙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xa0;&#xa0;&#xa0; ]原因是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xa0;&#xa0;&#xa0;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2;3;关节腔<br />(2)肱二头肌;9<br />(3)B;两<br />【解析】图甲中,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软骨,5是关节窝。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乙中,6是肱二头肌,9是肘关节,<br />(1)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向关节腔中分泌滑液,滑叶的存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r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所以当骨骼肌受到有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时,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屈肘时,当肱二头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肘关节活动,从而完成屈肘动作。<br />(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可见,图丙中,B的连接方法是正确的。<br />故答案为:(1)2、3、关节腔,(2)肱二头肌,9,(3)B、两。<br />本题考查关节的基本结构和骨骼肌的连接方式,为基础题,熟记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247886213069_ST/SYS201804091122247886213069_ST.001.png" width="290"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细菌的形状有螺旋状、球状和&#xa0;&#xa0;&#xa0;状。<br />(2)细菌虽有&#xa0;&#xa0;&#xa0;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xa0;&#xa0;&#xa0;生物。<br />(3)有些细菌细胞没有和[&#xa0;&#xa0;&#xa0;]。<br />(4)与植物细胞不同,细菌大多没有&#xa0;&#xa0;&#xa0; ,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xa0;&#xa0;&#xa0;者。<br />(5)细菌靠&#xa0;&#xa0;&#xa0;进行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r />(1)杆<br />(2)DNA;原核<br />(3)F<br />(4)叶绿体;分解者<br />(5)分裂<br />【解析】图中A是遗传物质(DNA),B是细胞膜,C是细胞壁,D是荚膜,E是细胞质,F是鞭毛。<br />(1)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形状有螺旋状、球状和杆状。<br />(2)细菌虽有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细胞核没有核膜包被,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br />(3)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鞭毛等。<br />(4)根据细菌的结构,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叶绿体,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腐生细菌依靠分解动植物的尸体、遗体粪便来获取有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r />(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br />所以答案是:(1)杆,(2)DNA、原核,(3)F,(4)叶绿体、分解者,(5)分裂。<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是否对鲫鱼呼吸频率有影响”,做了以下实验:①取三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加入等量已晒过的池塘水,分别放置在20℃、25℃、和30℃的环境中。<br />②将3条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鲫鱼分别放人三个烧杯中。<br />③静置2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开合次数(即呼吸频率)。稍停片刻,再重复记录两次。结果如表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250694391707_ST/SYS201804091122250694391707_ST.001.png" width="317"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鱼在水中呼吸时,它的口和鳃盖后缘是&#xa0;&#xa0;&#xa0;(填“同时”或“交替”)张合的。<br />(2)该实验的变量是&#xa0;&#xa0;&#xa0;。<br />(3)实验过程必须选择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鲫鱼,目的是&#xa0;&#xa0;&#xa0;。<br />(4)为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应取三次统计数据的&#xa0;&#xa0;&#xa0;值 。<br />(5)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交替<br />(2)温度<br />(3)控制单一变量<br />(4)平均<br />(5)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有影响<br />【解析】(1)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水中氧气含量少,为了满足对氧气的需要,鱼类是用鳃呼吸的,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发生了气体交换,水中的氧气进入了鳃丝内的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水里,然后水从鳃盖后缘流出,所以我们在观察活的鲫鱼时,会看到鲫鱼在水中口和鳃盖后缘是不停的交替张合的,那就是鱼类在进行呼吸。<br />(2)本实验是探究“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是水的温度。<br />(3)科学探究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1个,因此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所以在本探究实验过程必须选择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鲫鱼,目的是为了控制唯一变量,保证只有水的温度一个变量。<br />(4)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应当取三次统计数据的平均值。<br />(5)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每分钟鳃盖张合的频率增加,可见实验结论是:水温影响鲫鱼的呼吸频率。<br />所以答案是:(1)交替,(2)温度,(3)控制单一变量,(4)平均,(5)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有影响<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某口香糖广告“嚼了就停不下来”的启发,某同学就“口香糖咀嚼时间是否影响口腔中细菌的数量”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移液管、培养皿等仪器和试剂灭菌处理。<br />②每隔5分钟蘸取采样对象的口腔液,制成生理盐水溶液,并分装到多个富含营养液的培养皿中。<br />③在37℃下培养120小时。<br />④计数、计算。记录数据如表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253366893269_ST/SYS201804091122253366893269_ST.001.png" width="371"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步骤②相当于是“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xa0;&#xa0;&#xa0;。该步骤应该使用&#xa0;&#xa0;&#xa0;的棉签。<br />(2)步骤②中的营养液应含有水、无机盐和&#xa0;&#xa0;&#xa0;等营养物质。<br />(3)在嚼口香糖之前采集细菌并计数的目的是&#xa0;&#xa0;&#xa0;。<br />(4)为更精确地得到咀嚼口香糖最科学的时间,需更改某个步骤。下列修改方案最合理的是____。<br />A.更换实验人员<br />B.每隔1分钟取样<br />C.设置不同培养温度<br />D.培养皿个数增设为10个</p></div></div>
<div><p>【答案】<br />(1)接种;无菌<br />(2)有机物<br />(3)设置对照组<br />(4)B<br />【解析】(1)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因此,步骤②相当于是“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接种。在进行接种时,应该使用无菌的棉签,避免棉签上带有其他的杂菌,从而有杂菌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br />(2)细菌为异养型生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所以为了满足细菌的生长的条件,应给细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即有机物。<br />(3)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且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即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所以在上述实验中,在嚼口香糖之前采集细菌并计数的目的是为了和咀嚼口香糖之后采集细菌形成对照试验。<br />(4)本实验是每隔5分钟进行取样,如果想使实验结果更精确,使口腔中的菌落数量最少,以得到咀嚼口香糖最科学的时间,我们可以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隔1分钟进行取样并计数进行对照。故B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1)接种、无菌,(2)有机物,(3)设置对照组,(4)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柳州市八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