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56:41

安徽省太和县洪山镇中心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br />A.娃娃鱼<br />B.章鱼<br />C.甲鱼<br />D.金鱼</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用鳍游泳,②用鳃呼吸.<br />A、娃娃鱼,实际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br />B、章鱼,实际上是鲍鱼,属于软体动物;<br />C,甲鱼,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br />D、金鱼,够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具备鱼的特征,所以属于鱼类.<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据人的肤色和鼻形等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分别是( )<br />A.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白人<br />B.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蒙古利亚人<br />C.黑人、白人、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br />D.能人、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类划分: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4个人种.<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的进化,需要了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r />B.都没有细胞结构<br />C.都不能独立生活<br />D.都对人类有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不符合题意;<br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B不符合题意;<br />C、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C不符合题意;<br />D、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 。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 。D符合题意 。<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br />A.由低等到高等<br />B.由小型到大型<br />C.由简单到复杂<br />D.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CD、“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都是生物进化的趋势;<br />B、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由小型到大型”,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br />所以,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由小型到大型“.<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br />A.长臂猿<br />B.猩猩<br />C.黑猩猩<br />D.猴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长臂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A不符合题意;<br />B、猩猩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B不符合题意;<br />C、黑猩猩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C不符合题意;<br />D、猴子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不是类人猿,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D<br />【考点精析】掌握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  )<br />A.腐生微生物<br />B.草食动物<br />C.肉食动物<br />D.绿色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腐生性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r />BC、草食动物、肉食性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都不是第一环节的生物;<br />D、绿色植物,处于食物链第一环节.<br />所以,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绿色植物.<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品能在冰箱中保鲜较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冰箱这个环境中(  )<br />A.细菌都被冻死了<br />B.细菌很少<br />C.没有细菌<br />D.细菌繁殖很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 和真菌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掌握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利用下列哪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br />A.基因的多样性<br />B.染色体的多样性<br />C.DNA的多样性<br />D.细胞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制作豆豉需用到下列哪一种微生物?(  )<br />A.酵母菌<br />B.乳酸菌<br />C.醋酸杆菌<br />D.霉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制豆豉具体步骤为:(1)浸豆 将选好的大豆放入桶内,加冷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沥干.(2)蒸制 将沥干的大豆放在蒸桶内蒸,直至大豆粒粒蒸透为止.(3)发酵 将蒸好的大豆铺在晾席架上,放在通气、避风且不被太阳光照晒的房屋内,任其发酵15~20天,视霉菌的茸毛长稳,并有香味,即可下架.(4)配料 下架后按每100公斤大豆用盐13公斤、白酒1公斤,清水约6公斤的比例一并混合拌匀待装坛.(5)封坛 将配好料的大豆装入带水封槽的坛(如泡菜坛)内.坛口用油纸封固,加上坛盖,注水入水封槽,腌制期内要经常检查,防止槽水干枯,或生水渗入坛内.6个月后,豆豉颗粒滋润,味香甜,成黑色,即为成品.注意密封坛口,勤换封槽水.<br />由制作豆豉步骤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xa0;&#xa0;&#xa0;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p></div></div>
<div><p>【答案】自然选择学说<br />【解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br />所以答案是:自然选择学说<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其中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xa0;&#xa0;&#xa0;阶段。</p></div></div>
<div><p>【答案】直立人<br />【解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直立人阶段。<br />所以答案是:直立人<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xa0;&#xa0;&#xa0;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部分.<br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因此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br />所以答案是:非生物部分.<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xa0;&#xa0;&#xa0;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其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太阳能;级递减<br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并且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向下流动的 。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且不循环的 。<br />所以答案是:太阳能;逐级递减<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的过程大致为:将面粉、糖、酵母菌和水混合成生面团,一段时间后,将生面团放入烤箱中烘烤。<br />(1)、生面团烘烤前,应放在0℃还是30℃左右的环境中?&#xa0;&#xa0;&#xa0;。<br />(2)、请再举出一项酵母菌的用途:&#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30℃<br />(2)制作面包(制酒)<br />【解析】(1)、生面团烘烤前,应放在30℃左右的环境中,因为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30℃是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 。<br />(2)、制馒头和制酒时也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酿酒时酵母菌的作用是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br />故答案为:(1)30℃左右(2):蒸馒头(也可填制啤酒等)<br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酱要用到霉菌等.发酵要有适宜的温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br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类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br />(1)下边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完整,请你补画完整&#xa0;&#xa0;&#xa0;。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食物链共有&#xa0;&#xa0;&#xa0;条。<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ST/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ST.001.png" width="262"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2)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xa0;&#xa0;&#xa0;和&#xa0;&#xa0;&#xa0;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的减少,鼠类的数量出会随着&#xa0;&#xa0;&#xa0; , 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xa0;&#xa0;&#xa0;能力。<br />(3)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xa0;&#xa0;&#xa0;、&#xa0;&#xa0;&#xa0;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xa0;&#xa0;&#xa0;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DA/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DA.001.png" width="155"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5<br />(2)狐;鹰;减少;自我调节器节<br />(3)鼠;昆虫;食物链<br />【解析】(1)杂食性的鸟不但以昆虫为食,还以绿色植物为食。需补充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杂食性鸟”,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DA/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DA.002.png" width="27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 2 )食物链的数法是: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个).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有:①绿色植物→吃草籽的鸟→鹰;②绿色植物→鼠→狐;③绿色植物→鼠→鹰;④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⑤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共5条。<br />(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指腐生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br />(4)狐和鹰以鼠为食物,鼠类在短时期内发生大量增加,狐和鹰会因食物充足而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因缺乏食物而数量也会随着减少。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样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就会处于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这表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需补充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杂食性鸟”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1e166530/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DA/SYS201804091137303252974862_DA.002.png" width="27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 2 )5(3)腐生细菌和真菌(4)狐;鹰;减少;自我调节<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生态系统概述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太和县洪山镇中心学校八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