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雅溪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p><p>A、衣藻 B、酵母菌 C、狂犬病病毒 D、大肠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一小段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植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大肠杆菌是细菌,它们都有细胞结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小高山的所有植物 B. 小高山的所有生物和环境</p><p>C. 小高山的所有动物 D. 小高山的所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高山的所有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小高山的所有生物和环境既包括了它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正确;小高山的所有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小高山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p><p>A. 阳光→草→兔→狼 B. 草→昆虫→青蛙→蛇→鹰</p><p>C. 鹰→蛇→蛙→昆虫→草 D. 草→蝗虫→细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鹰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活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4dd9daeb/SYS201807221847528972858733_ST/SYS201807221847528972858733_ST.001.png" width="100"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B. 丙和丁的数量增加</p><p>C. 乙、丙和丁的数量增加 D. 乙和丁的数量增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能量沿着食物链的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因食物增加而数量增加;丁因捕食者增加而数量减少,进一步导致丙增加。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是乙和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是显微镜使用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p><p>①对光 ②取镜和安放 ③收镜 ④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 ⑤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p><p>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①③⑤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br />1、取镜和安放<br />2、对光 <br />3、观察 <br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br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br />最后整理实验台。<br />综上所述,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p><p>A. 物镜 B. 粗准焦螺旋 C. 目镜 D. 载物台</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或其它部位,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p><p>A. q B. d C. b D. p</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你认为错误的是( )</p><p>A.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p><p>B. 用一根牙签稍钝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一下</p><p>C. 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p><p>D. 将做好的临时玻片标本先放在低倍物镜下观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不是清水,A错误;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即可取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正确;将稀碘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C正确;转动转换器,先将做好的玻片标本放在低倍物镜下观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看到一个细胞的物像在左下方,应将玻片标本往什么方向移动( )</p><p>A. 左下方 B. 右上方 C. 上方 D. 正下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看到一个细胞的物像在左下方,应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向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株小苗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原因是( )</p><p>A.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 细胞的生长</p><p>C. 细胞的分裂 D. 营养状况的好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所以一株小苗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体积的增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p><p>B.植物体内所有细胞都有分裂能力</p><p>C.细胞分裂的过程,会出现染色体等结构</p><p>D.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平均分成两份</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A正确;只有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B错误;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C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细胞连续分裂5次后,产生的子代细胞数目是( )</p><p>A. 10 B. 16 C. 25 D. 32</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因此一个细胞连续分裂5次后细胞个数═1×25═32(个)。</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在同种生物的细胞内,形态、结构和数目是固定的( )</p><p>A. 染色体 B. 蛋白质 C. 叶绿体 D. 液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不同的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同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果缺少或增多,形成的后代个体异常,甚至死亡。所以在同种生物的细胞内,形态、结构和数目是固定的是染色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p><p>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p><p>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中</p><p>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功能的结构是草履虫的 ( )</p><p>A.表膜 B.食物泡 C.伸缩泡 D.口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如草履虫就是单细胞的动物,由这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和功能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e93d565/SYS201712310141463062110755_DA/SYS201712310141463062110755_DA.001.png" width="391" height="2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写名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4dd9daeb/SYS201807221847550492544654_ST/SYS201807221847550492544654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是__细胞(填“植物”或“动物”)</p><p>(2)写出图中序号的结构名称:__________.</p><p>(3)在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是[]__.</p><p>(4)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三部分.</p><p>(5)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p><p>(6)细胞中贮存有遗传信息的物质存在于[]__中.</p></div></div>
<div><p>【答案】 植物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叶绿体 液泡 B细胞膜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A细胞壁 C细胞核</p><p>【解析】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叶绿体、F是液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p><p>(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物细胞没有。甲图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乙图没有,所以甲图是植物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p><p>(2)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E是叶绿体、F是液泡。</p><p>(3)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作用。</p><p>(4)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所以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三部分。<br />(5)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细胞壁。<br />(6)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p><p>(1)作出的假设是__.</p><p>(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和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p><p>(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值.</p><p>(4)最终的结果是阴暗处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光亮处,得出的结论是__.</p><p>(5)在做实验时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_.</p></div></div>
<div><p>【答案】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光 明亮 阴暗 平均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p><p>【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br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br />(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br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阴暗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多,明亮环境中鼠妇数目少,说明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br />(5)在做实验时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d9707bc6/SYS201807221846189996890391_ST/SYS201807221846189996890391_ST.001.png" width="557" height="2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__和__.</p><p>(2)图一的食物网由__条食物链组成.</p><p>(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p><p>(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p><p>(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p><p>(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将会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过一段时间之后,生态系统各生物的数量又会恢复平衡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2 草→鼠→蛇→鹰 草 鹰 减少 自动调节</p><p>【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是由食物链相互交错而形成的.</p><p>(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p><p>(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p><p>解:(1)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狐.</p><p>(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p><p>(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草.</p><p>(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若图二中的甲、乙、丙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时,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被草吸收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鹰位于该食物链的最顶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鹰.</p><p>(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兔、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多,因此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p><p>故答案为:(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p><p>(2)2;</p><p>(3)草→鼠→蛇→鹰;</p><p>(4)草;鹰;</p><p>(5)草;鹰;</p><p>(6)减少;自动调节.</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