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六台中心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p><p>A. 蘑菇 B. 珊瑚 C. 珊瑚虫 D. 海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蘑菇、珊瑚虫、海带具有以上的生物特征,属于生物,ACD错误;</p><p>珊瑚不具有以上的生物特征,不属于生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 )</p><p>A. 湿度 B. 土壤 C. 温度 D. 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光,除光外其他条件如鼠妇的数量、温度、水都应该相同且适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7月13~14日,吉林省永吉县降特大暴雨,引发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街道被淹没、汽车被冲走…,为了了解洪水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取的方法是( )</p><p>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p><p>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错误;</p><p>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掌握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C正确;</p><p>模拟实验: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去西藏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p><p>A. 温度 B. 氧气 C. 气候 D. 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出现高原反应。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增多,增大对氧的运输能力,因此过一段时间后高原反应消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能够不断长大,其根本原因是( )</p><p>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p><p>C.细胞分化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是指分裂后的新细胞随着从周围环境中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它们的体积逐渐增大,所以,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植物体不断长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沙漠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 霜叶红于二月花 B. 雨露滋润禾苗壮</p><p>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大树底下好乘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影响,A错误;</p><p>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p><p>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植物开始发芽生长,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p><p>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 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 鹰→兔→草 B. 阳光→草→兔→鹰</p><p>C. 草→兔→鹰 D. 草→兔→鹰→细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反了,A错误;</p><p>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不包括非生物成分,B错误;</p><p>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正确;</p><p>细菌属于分解者,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A不符合题意;</p><p>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p><p>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符合题意;</p><p>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p><p>A. 放在室外的铁皮会逐渐生锈</p><p>B. 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p><p>C. 斑马发现猎豹后迅速逃跑</p><p>D. 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会合拢下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选项B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C斑马发现猎豹后迅速逃跑,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会合拢下垂均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放在室外的铁皮会逐渐生锈是化学反应,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p><p>A. 用铅笔画粗线表示 B. 用铅笔涂阴影</p><p>C. 用铅笔点细点表示 D. 用签字笔点细点表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知: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涂黑,要点细点来表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进行染色的目的是( )</p><p>A. 使细胞结构更美观</p><p>B. 使临时装片保存更久</p><p>C. 使细胞结构更清晰,以便观察</p><p>D. 防止装片出现气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口腔上皮细胞颜色也很浅,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碘液是碱性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细胞核内的核酸可以被碱性染液染成棕色。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成棕色的细胞结构就是细胞核。所以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结构更清晰,以便观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个池塘 B.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青蛙</p><p>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非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一个池塘既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又有生态系统中的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一片池塘中的所有所有青蛙,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B错误;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C错误;</p><p>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非生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的某一方面,缺少生物部分,因此也不属于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p><p>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p><p>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p><p>D. 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竞争关系,A正确;</p><p>“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不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B错误;</p><p>雄性青蛙在口的后方有鸣囊,可以鸣叫,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蛙声是青蛙鸣囊中的空气震动产生。不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错误;</p><p>“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不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切洋葱时,洋葱含有的刺激性物质能引起眼睛的不适而流泪,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 )</p><p>A. 细胞膜中 B. 细胞质中 C. 细胞核中 D. 液泡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A错误;</p><p>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B错误;</p><p>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C错误;</p><p>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洋葱细胞中对眼睛有刺激的物质,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是( )①器官②组织③动物体④细胞⑤系统.</p><p>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①⑤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进入眼睛的正确途径是( )</p><p>A. 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 B. 通光孔→反光镜→物镜→目镜</p><p>C. 反光镜→通光孔→目镜→物镜 D. 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进入眼睛的正确途径是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内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p><p>A. 都彼此相互联系的 B. 有此是相互联系的</p><p>C. 各自独立的 D. 生物成分间没有联系</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00f0062/SYS201712302317576711144033_ST/SYS201712302317576711144033_ST.001.jpeg" width="426"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00f0062/SYS201712302317576711144033_DA/SYS201712302317576711144033_DA.001.png" width="146"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以考查生物学的概念为载体,考查对生物归类方法的理解.</p><p>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故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正确的.</p><p>故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动物之间存在竞争,植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在生态系统中,并不是只有动物之间存在竞争,植物之间也有竞争关系,如“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都是生物,它们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不包括其它因素.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某成分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相应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也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简称DNA.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即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文名称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个个片段是基因,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选填“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提出问题”、“实施计划”).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___和设置___都是十分重要的.</p></div></div>
<div><p>【答案】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变量; 对照试验</p><p>【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试验都是十分重要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模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3/14/2b6e0e1b/SYS201807231434259701730716_ST/SYS201807231434259701730716_ST.001.png" width="290"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_____、[ ]____、[ ]____、[ ]____.</p><p>(2)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____.动物细胞中没有[ ]____,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p><p>(3)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____.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_____.</p><p>(4)植物的叶是绿色的,主要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如图中的[ ]____.</p></div></div>
<div><p>【答案】 (1)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线粒体; (2)乙; 叶绿体; 消费者; (3)细胞膜; 细胞核; (4)叶绿体.</p><p>【解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F线粒体。</p><p>(2)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动物细胞中没有D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p>(3)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p><p>(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p><p>(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p><p>(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_.</p><p>(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该食物网中有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p><p>(4)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汞等有毒物质长期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p><p>(5)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____,但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___,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____,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3/14/2b6e0e1b/SYS201807231434261092605127_ST/SYS201807231434261092605127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1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1)草; 消费者; (2)分解者; (3)吃与被吃; 5;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4)猫头鹰; (5)减少; 减少; 调节;</p><p>【解析】(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p><p>(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狐;草→鼠→狐;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p><p>(4)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猫头鹰位于该食物链的最顶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p><p>(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由于鼠和兔以植物为食,则草原植被的数量会减少,食鼠和兔的动物也会由于食物增多而导致数量增多;食鼠和兔的动物的增多又限制了鼠和兔的增长,因此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正常;可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1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图2是某同学在观察制作的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的几个视野.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3/14/2b6e0e1b/SYS201807231434263504812173_ST/SYS201807231434263504812173_ST.001.png" width="621"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___.放在实验台距离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p><p>(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___(选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___(选填“大”或“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___〔选填“明亮”或“较暗”)的视野为宜.</p><p>(3)在制作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选填“清水”或“生理盐水),以保持洋葱表皮细胞的生活状态.</p><p>(4)要使图2中的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选填“右下方”或“左上方”)移动.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选填“转换器”或“反光镜”)换上高倍物镜;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该用___(选填“粗”或“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p><p>(5)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没有将鳞片叶表皮</p><p>____(选填“展平”或“染色”).</p><p>(6)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倍.</p><p>(7)如果装片上写有“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___,所以说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像.</p></div></div>
<div><p>【答案】 (1)镜座; (2)低倍; 大; 明亮 (3)清水; (4)右下方; 转换器; 细; (5)展平; (6)400; (7)倒像; q</p><p>【解析】(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距离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p><p>(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选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选填“大”或“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选填“明亮”或“较暗”)的视野为宜。</p><p>(3)在制作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选填“清水”或“生理盐水),以保持洋葱表皮细胞的生活状态。</p><p>(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右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②的放大倍数小,物像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p><p>(5)在视野②中,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没有将表皮展平。</p><p>(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数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400倍。</p><p>(7)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如果装片上写有“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说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q像。</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