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四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桃花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桃花是完全花、单性花<br />B.桃花的萼片有6枚<br />C.桃花靠昆虫来传粉<br />D.桃花是花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桃花的每一朵花都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的,所以桃花属于完全花,两性花,A错误;<br />B、桃花的基数是5,桃花的萼片有,5枚,B错误;<br />C、桃花属于虫媒花,靠昆虫来传粉,C正确;<br />D、花单独着生在茎上,属于单生花,D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r />A.观察的先后顺序为:花冠→花萼→雄蕊→雌蕊<br />B.取雄蕊和雌蕊时必须使用镊子<br />C.观察雄蕊时,要轻轻抖动雄蕊,让花药中的花粉落到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br />D.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在观察花的结构时,用镊子由外向内依次摘下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要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A不正确;<br />B、取雄蕊和雌蕊时必须使用镊子用,B正确;<br />C、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大镜观察里面的花粉,花粉呈颗粒状,C正确;<br />D、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需要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如图,判断如下描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5d770ea0/SYS201708151235297836482354_ST/SYS201708151235297836482354_ST.001.png" width="236"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属于雄花,必须异花传粉<br />B.乙属于两性花,有可能自花传粉<br />C.丙属于单性花,必须异花传粉<br />D.乙属于两性花,一定进行自花传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乙为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也可以进行异花传粉;甲、丙为单性花,甲为雄花,丙为雌花,必须异花传粉.<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 )<br />A.子房内<br />B.花柱内<br />C.花粉管内<br />D.胚珠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2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因此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的过程,双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胚珠内.<br />所以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明同学在吃毛豆时,发现1个大豆的豆荚中有6颗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由1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br />B.由1个子房6个胚珠发育而来<br />C.由6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br />D.由6个子房6个胚珠发育而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5d770ea0/SYS201708151235298897432277_DA/SYS201708151235298897432277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种子与大豆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br />A.有胚乳<br />B.有子叶<br />C.有种皮<br />D.有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7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89.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相同点</p></td><td style="width:24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同点</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菜豆种子</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有种皮和胚</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玉米种子</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有种皮和胚</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p></td></tr></table><p>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要经历几个发育时期( )<br />A.2个,蝌蚪→成蛙<br />B.3个,受精卵→蝌蚪→成蛙<br />C.4个,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r />D.5个,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两栖动物的发育,掌握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有耳垂(D)和无耳垂(d)是一对相对性状.若某女士有耳垂,且基因组成均为Dd,其细胞中有可能不含d基因的是( )<br />A.神经细胞<br />B.卵细胞<br />C.肌细胞<br />D.口腔上皮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神经细胞、肌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都是体细胞,基因组成都是Dd;<br />B、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或者d.<br />因此其细胞中有可能不含d基因的是卵细胞.<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与性状遗传和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br />A.精子<br />B.卵细胞<br />C.男性肌细胞<br />D.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体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不含有Y染色体.<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顺序是( )<br />①诞生原始生命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③构成独立的体系④形成有机大分子.<br />A.②③④①<br />B.②④③①<br />C.③④②①<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④形成有机大分子→③构成独立的体系→①诞生原始生命,B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需要了解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不具有的气体是( )<br />A.氧气<br />B.氢气<br />C.二氧化碳<br />D.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r />BCD、原始大气中有氢气、二氧化碳、水蒸气.<br />因此原始大气不具有的气体是氧气.<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br />A.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br />B.用进废退<br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r />D.过多使用抗生素,细菌就会适应而不受其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自然选择的规律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是进化生物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同时也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达尔文指出,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中,体现生物能够影响环境原理的是( )<br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br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r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r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属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r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br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C不符合题意.<br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复杂反射,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是( )<br />A.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植物<br />B.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br />C.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br />D.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因此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数量减少,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能量多于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多于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生物的生活方式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br />A.植物的光合作用<br />B.生物的呼吸作用<br />C.微生物分解作用<br />D.植物的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物质的变化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促进自然界中的碳循环.<br />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物质的变化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促进自然界中的碳循环.<br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碳循环.<br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br />综上与碳循环无关.<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以及对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理解,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br />A.海洋生态系统<br />B.湿地生态系统<br />C.森林生态系统<br />D.淡水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动植物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br />所以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br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a356f26a/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001.png" width="125"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a356f26a/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002.png" width="122"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a356f26a/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003.png" width="125"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5/a356f26a/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SYS201702111519434923891517_ST.004.png" width="129"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食物链“植物→兔→狼”中,若是把兔的天敌狼杀 绝,兔先增多,植物(兔的食物)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以兔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兔的增多而增多,后来兔的数量随着植物(兔的食物)的减少或以兔为食动物的增 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 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兔子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升到某处然后急剧下降,比如说兔子数量过多,导致草快要吃光了,数量就会有所下降,而这时候可能 还会有其它吃草者慢慢也减少,兔子数量便又上升一些,如此类推,兔子的数量图象应该为图4.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 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利用野生油菜与本地油菜杂交培育出的高产油菜品种,造福了一方百姓.这种培育高产油菜的方法,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br />A.物种的多样性<br />B.环境的多样性<br />C.遗传的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利用野生油菜与本地油菜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油菜品种不是利用物种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br />B、环境的多样性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br />C、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用野生油菜与本地油菜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油菜品种利用了遗传多样性,C符合题意;<br />D、用野生油菜与本地油菜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油菜品种不是利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br />【考点精析】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净化环境、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种价值( )<br />A.直接价值<br />B.间接价值<br />C.潜在价值<br />D.美学价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直接价值指直接利用生物体,如食用萝卜等;间接价值,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气候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调节碳氧平衡的作用,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等;潜在价值,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如红杉树提炼强效抗癌药物紫杉醇,将来利用这些野生生物改良品种方面有重要作用等.<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正确的是( )<br />A.建立自然保护区<br />B.建立禁猎区、迁地保护<br />C.多引进外来物种<br />D.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正确.<br />B、建立禁猎区,禁止乱捕乱杀,可以有效的保护禁猎区内的动物,B正确.<br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br />D、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酒的酿造是一个先后利用两类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酿造过程.在从葡萄糖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br />A.酵母菌<br />B.青霉菌<br />C.曲霉菌<br />D.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如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酒精发酵,需要了解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br />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br />②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br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br />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防腐剂<br />⑤没有菌种时可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作菌种在家制作酸奶.<br />A.①③④<br />B.②③⑤<br />C.②④⑤<br />D.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可以延长蔬菜的保鲜期;<br />②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已经被细菌污染,因此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br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br />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防腐剂,防腐剂可能对人体有害.<br />⑤没有菌种时可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在家制作酸奶,因为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作菌种. 所以①③⑤都是合理的行为或做法.<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还要掌握食品安全(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为此进行遗传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下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533908153837_ST/SYS201804091122533908153837_ST.001.png" width="220" height="188" alt="图片_x0020_10"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   性状,亲代果蝇都是长翅,子代中出现残翅,这种现象叫    .<br />(2)根据如图可以推断出   是隐性性状.<br />(3)若用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都是    , 子代中残翅的基因组成是    , 出现的可能性是   %.<br />(4)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条.</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变异<br />(2)残翅<br />(3)Aa;aa;25<br />(4)4<br />【解析】(1)果蝇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图中亲代都是长翅果蝇,子代中出现残翅果蝇,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叫变异.<br />(2)图中亲代都是长翅果蝇,子代中出现残翅果蝇,因此新出现的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显性性状.所以“根据果蝇长翅和残翅在亲代与子代的表现规律”可以推断出残翅是隐性性状.<br />(3)“若用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则残翅的基因组成为aa.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533908153837_DA/SYS201804091122533908153837_DA.001.png" width="247" height="152" alt="图片_x0020_11"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Aa和Aa,子代中残翅出现的可能性是25%.(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4条.<br />所以答案是:(1)变异; (2)残翅;(3)Aa;aa;25;(4)4.<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还要掌握基因与性状遗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为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请据图回答([]内填图中数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539142539521_ST/SYS201804091122539142539521_ST.001.png" width="461" height="220" alt="图片_x0020_12"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甲中[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    .<br />(2)图乙中7的体细胞,Y染色体来自于第一代中的[   ]号个体.8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br />(3)若3和4均有酒窝,他们所生的儿子7有酒窝,女儿8无酒窝.若用D、d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7号控制酒窝的基因组成为    .<br />(4)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则5的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9,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③;DNA;基因<br />(2)1;22对+XX<br />(3)DD或Dd<br />(4)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br />【解析】(1)“甲图是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分子组成,DNA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有许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叫做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br />(2)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539142539521_DA/SYS201804091122539142539521_DA.001.png" width="222" height="256" alt="图片_x0020_14"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由图解可知:儿子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于父亲.因此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为男性,其Y染色体来自4父亲.4Y染色体来自1父亲.8是女性,染色体是22对+XX.<br />(3)无酒窝的女儿基因组成为dd;因此父母遗传给无酒窝女儿的基因一定是d,所以这对有酒窝的夫妇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539142539521_DA/SYS201804091122539142539521_DA.002.png" width="290" height="161" alt="图片_x0020_15"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1看出,7号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br />(4)经整容而获得的酒窝,产生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染色体没有改变,或DNA没有改变,或基因没有改变) 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9.<br />所以答案是:(1)③;DNA;基因;(2)1;22对+XX;(3)DD或Dd;(4)经整容而获得的酒窝,产生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染色体的传递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是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食物网,图二是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547024674026_ST/SYS201804091122547024674026_ST.001.png" width="453" height="171" alt="图片_x0020_16"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构成此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各种生物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蝇蛆在该生态系统属于    .<br />(2)若图二中所示的三种生物能形成一条食物链,则其能量流动方向为   (用“→”连接表示);其中可以表示生产者的是    , 乙可对应图一中的    .<br />(3)人在图一所示的食物网中,位于多个营养级,请计算:人每增加10克体重,需消耗农作物   克(假设人的食物来源中,12是植物来源,另外12是动物来源,能量流动效率以10%计).<br />(4)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蝇蛆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br />(5)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农作物;太阳能;分解者<br />(2)丙→甲→乙;丙;人<br />(3)550<br />(4)鸡、蝎<br />(5)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r />【解析】(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即农作物;各种生物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猪粪等物质可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为农作物所利用,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分解者.<br />(2)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生产者是基础环节,故生产者是数量最多的.根据图二的相对数量其食物链为:乙→甲→丙,其中可以表示生产者的是丙.<br />(3)人食物来源于农作物时位于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增加5克需要消耗农作物50克,来源于动物的时候位于第三营养级,增加5克需要消耗农作物500g,因此共需要550g. <br />(4)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中,鸡、蝎以蝇蛆为食,因此影响蝇蛆生活的直接生物因素有鸡、蝎.(5)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r />所以答案是:(1)农作物;太阳能;分解者;(2)丙→甲→乙;丙;人;(3)550;(4)鸡、蝎;(5)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一为碳循环模式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生物成分),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模式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4/09/11/f97133bd/SYS201804091122550155206815_ST/SYS201804091122550155206815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233" alt="图片_x0020_17"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   依次传递的,并在传递过程中表现出   的特点.<br />(2)图一中,代表光合作用过程的是    , 代表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br />(3)根据三种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甲、乙、丙对应图二中的生物分别是:<br />甲:    , 乙:    , 丙:    .<br />(4)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r />(2)①;②③④<br />(3)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腐生生物<br />(4)二氧化碳;周而复始<br />【解析】(1)图一中,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一次传递,并在传递过程中表现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br />(2)图二中,①过程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代表光合作用过程的是 ①,②③④都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代表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②③④.<br />(3)根据三种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甲、乙、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分别是:甲:绿色植物;乙:植食动物、肉食动物;丙:腐生生物.<br />(4)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和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可见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的.<br />所以答案是:(1)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①;②③④(只答②③也算对)(3)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腐生生物(4)二氧化碳;周而复始<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态系统概述,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