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专家是( )</p><p>A. 虎克 B. 达尔文 C. 袁隆平 D. 巴斯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p><p>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p><p>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草盛稻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稻的影响,草与稻子,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森林 B. 一个池塘 C. 生物圈 D. 草原上的羊群</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错误;池塘既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且是最大是生态系统,C错误;草原上的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 )</p><p>A. 观察法 B. 分类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分析:</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p><p>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影响,观察动物在外来影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 。</p><p>调查法要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目的;</p><p>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类群 。</p><p>解答:</p><p>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影响,观察动物在外来影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 这是典型的对照实验 。</p><p>故选: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水域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陆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图中箭头表示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31/10/9412e85d/SYS201807311008241444733559_ST/SYS201807311008241444733559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图中①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箭头应指向②消费者;②和③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物或遗体进入生物圈,箭头表示正确;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物或遗体被细菌、真菌加以分解,箭头表示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Z_X_X_K]</p><p>A. 含铁、锌、钙的 B. 含锰、铁、氮的 C. 含氮、磷、钙的 D. 含氮、磷、钾的</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p><p>考点: 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萎蔫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变化是</p><p>A.体积增大、柔软 B.体积增大、硬挺</p><p>C.体积减小、柔软 D.体积减小、硬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出现萎蔫的萝卜细胞通常会发生质壁分离,当放入清水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同时细胞液浓度降低,所以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增大、硬挺。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科学家范·海尔蒙特栽培柳树的实验证明绿色植物生长需要</p><p>A.土壤 B.水分 C.氧气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英国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材料不适于作为“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材料的是( )</p><p>A. 金边吊兰 B. 银边天竺葵</p><p>C. 青 菜 D. 马铃薯的地下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验证的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中。因而设计对照实验时,变量应该是有无叶绿体,其他条件都相同。金边吊兰或银边天竺葵边缘不含叶绿体的绿叶,中间部分有叶绿体,边缘部分没有叶绿体,这就形成了对照,变量是有无叶绿体;青菜内含有叶绿体;而选项D马铃薯的地下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项D符合条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一次给植物施肥过多就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p><p>A.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过大,根大量失水</p><p>B.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过小,根大量吸水</p><p>C.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大量失水</p><p>D.土壤溶液浓度过小,根大量吸水</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p><p>解:如果一次给植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现代温室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常增施的“气肥”是( ),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p><p>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所以向大棚内施加的气肥是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恩吉尔曼在“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时,所用到的实验材料是( )</p><p>A. 水绵和天竺葵 B. 好氧细菌和水绵</p><p>C. 天竺葵和酒精 D. 好氧细菌和天竺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德国科学家吉尔曼的实验是这样的: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附近。该实验说明有叶绿体的地方含有丰富的氧气,吸引了大量的好氧细菌。恩吉尔曼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是好氧细菌和水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科学观察都不需要工具</p><p>B.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p><p>C.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p><p>D.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A错误;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正确;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C正确;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多问为什么,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如图所示,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p><p>资料二:科学工作者在南极研究中发现,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样芯分析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一直在变暖.25年以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31/10/9412e85d/SYS201807311008253435840523_ST/SYS201807311008253435840523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p><p>【2】A狐耳朵较小,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__</p><p>【3】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是: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地球变暖.__</p><p>【4】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的数量将会增多.__</p><p>【5】材料(一)说明了,生物的形态也是和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__.</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错</p><p>【3】对</p><p>【4】错</p><p>【5】对</p><p>【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p><p>【1】极地狐耳朵较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沙漠狐生活在温度较高的非洲热带沙漠,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适应高温的沙漠环境。因此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A。</p><p>【2】A狐耳朵较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应该生活在北极。</p><p>【3】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使地球表面变热起来,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它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p><p>【4】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因为生活空间的减少,数量将会减少。</p><p>【5】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各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31/10/9412e85d/SYS201807311008255847486219_ST/SYS201807311008255847486219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本实验提出的假设可以是:植物的生活不需要无机盐.__</p><p>【2】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蒸馏水不含无机盐.__</p><p>【3】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__</p><p>【4】本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__</p><p>【5】实验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__.</p></div></div>
<div><p>【答案】</p><p>【1】对</p><p>【2】对</p><p>【3】错</p><p>【4】错</p><p>【5】错</p><p>【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p><p>【1】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不需要无机盐。</p><p>【2】确定实验变量。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蒸馏水中无无机盐,实验变量是无机盐。</p><p>【3】设计对照实验。实验中,设计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无机盐。</p><p>【4】植物生长需要光照,因此本实验应在光照处进行。<br />观察A试管和B试管中的幼苗长势,通过观察可知A试管中的幼苗长势弱。</p><p>【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31/10/9412e85d/SYS201807311008258159279173_ST/SYS201807311008258159279173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时应选选用__物镜.(选题“高倍”或“低倍”)</p><p>(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__的部件.</p><p>(3)在使用显微镜时,在载物台上放好标本后,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__(填序号).</p><p>(4)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p><p>(5)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所观察的图象较暗,此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①用反光镜中的凹面对光②__.</p></div></div>
<div><p>【答案】 低倍 ③ ① 薄而透明 转动遮光器使用大光圈对光(或用大光圈对光)</p><p>【解析】图中①是物镜、②是镜筒、③是粗准焦螺旋、④是目镜。</p><p>(1)观察时应先选用低倍物镜。<br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以便找出物像。图中标号③为粗准焦螺旋。<br />(3)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防物镜撞破玻片标本。<br />(4)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br />(5)光线比较暗时,观察的物像不清晰,这时就要选择较大的光圈增加进光量,同时选择凹面镜来汇聚光线,使物像更清楚。所以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所观察的图象较暗,此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①用反光镜中的凹面对光;②转动遮光器使用大光圈对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对小鱼、螺蛳、小虾等进行如图所示的设置,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31/10/9412e85d/SYS201807311008259921150612_ST/SYS201807311008259921150612_ST.001.png" width="233"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p><p>(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p><p>(3)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是__.</p><p>(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__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p><p>(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小鱼、螺蛳、小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小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__.</p></div></div>
<div><p>【答案】 小鱼 生产者 阳光 A和B 缺氧(或二氧化碳过多PH值太低、虾被小鱼捕食、虾缺少食物、环境承载数量有限、虾的竞争能力弱)</p><p>【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 物提供物质和能量;(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小鱼属于消费者;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的阳光;(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就要设置以小虾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因此最好选择A和B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p><p>(5)D生态瓶内消费者数量多,导致水草数量最少,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最少,而瓶内消耗的氧气最多,最终缺氧导致小虾死亡。(或二氧化碳过多PH值太低、虾被小鱼捕食、虾缺少食物、环境承载数量有限、虾的竞争能力弱均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天竺葵一片叶的示意图,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31/10/9412e85d/SYS201807311008261743451867_ST/SYS201807311008261743451867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前,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__.</p><p>(2)将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__将植物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p><p>(3)如图所示,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__部分(填字母).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__.</p></div></div>
<div><p>【答案】 实验前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 形成对照(或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 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或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B 淀粉</p><p>【解析】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实验前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影响实验。<br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设计照光和不照光两种环境,控制变量光为唯一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是光,此实验的变量是光。将植物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br />(3)根据实验现象,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染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变化,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得出的结论是: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淀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