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50:36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蛔虫的运动方式是(  )</p><p>A. 爬行    B. 蠕动    C. 游泳    D. 飞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它们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它的生殖能力强,成虫产大量的卵隨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隨食道到消化道内,但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运动方式是蠕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水蛭等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因为是(  )</p><p>A. 肌肉发达    B. 体表有黏液    C. 身体分节    D. 体壁有刚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蚯蚓、水蛭等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环节动物向前蠕动。但是能灵活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分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发现蚯蚓死了.导致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  )</p><p>A. 饥饿    B. 光照    C. 无法呼吸    D. 干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如果把蚯蚓放到干燥的沙土内,体壁干燥,蚯蚓就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p><p>A. 章鱼、牡蛎、河蚌    B. 田螺、蜗牛、鲍鱼</p><p>C. 海蜇、河蚌、蜗牛    D. 河蚌、章鱼、乌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蜗牛、牡蛎、乌贼、田螺、蛾螺、河蚌、鱿鱼、章鱼、鲍鱼、扇贝等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肉质的足,有的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都是软体动物。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鱼和虾生活环境和结构特点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为相同点,则图中甲区和丙区所示的选项正确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6d54985/SYS201712310154501995562523_ST/SYS201712310154501995562523_ST.001.png" width="138"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  ①生活在水中    ②用鳍游泳    ③体内有脊柱   ④用鳃呼吸</p><p>A. 甲区②③,丙区①④    B. 甲区①②,丙区③④</p><p>C. 甲区①③,丙区②④    D. 甲区①④,丙区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鱼属于脊椎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虾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所以丙区:鱼和虾的共同特点①生活在水中,④用鳃呼吸。</p><p>甲区:鱼所特有的特点②用鳍游泳,③体内有脊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蛇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蜥蜴    B. 蝗虫    C. 草鱼    D. 青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蜥蜴与蛇同属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纲,二者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与蛇亲缘关系最远,B错误;草鱼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纲,与蛇亲缘关系较远,C错误;青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纲,与蛇亲缘关系较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于青蛙、蝾螈等两栖动物的“两栖”,我们可以理解为(  )</p><p>A. 具有变态发育的动物</p><p>B. 成体即可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生活</p><p>C. 裸露的皮肤,能辅助肺呼吸</p><p>D. 幼体发育在水中,成体是水陆两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对于青蛙、蝾螈等两栖动物的“两栖”,我们可以理解为幼体发育在水中,成体是水陆两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都是陆生脊椎动物</p><p>B. 都能产有卵壳的受精卵</p><p>C. 都是变温动物</p><p>D. 蝮蛇属于两栖动物,大鲵属于爬行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度类型,A错误;爬行类能产有卵壳的大型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卵外没有卵壳保护;B错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体温都随着周围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都属于变温动物,C正确;蝮蛇属于爬行动物,大鲵属于两栖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p><p>A. 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p><p>C. 牙齿分化    D. 体温不恒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p><p>①前肢变为翼  ②体温高而稳定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p><p>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黄鹂”“白鹭”都属于鸟类,适应于飞行生活是:①前肢变为翼、②体温高而稳定、③体内有气囊,而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3f90f5/SYS201712310122350525129349_ST/SYS201712310122350525129349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类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B. 丙生物营腐生生活</p><p>C. 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D. 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甲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正确;丙是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B正确;<br />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因此乙和丙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C正确;病毒是繁殖是遗传物质的复制,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是(  )</p><p>①骨骼肌收缩 </p><p>②骨受到肌肉牵拉绕着关节产生动作 </p><p>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p><p>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一个甜薯不慎掉进水池中.一只小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出这个甜薯.一段时间后,饲养员发现喂甜薯时,猴子拿着甜薯到水池边擦洗,再也不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下列关于猴子这种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属于后学习行为</p><p>B. 是猴子一生下来就有的行为</p><p>C. 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p><p>D. 能使猴子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猴子从水池中捞甜薯是在后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能使猴子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一种萤火虫的雌性个体,能准确地模仿另一个种的信号来吸引那一种的雄虫,那么该萤火虫的行为意义可能是(  )</p><p>A. 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    B. 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p><p>C. 诱骗不同种异性来取食    D. 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萤火虫是一种在夜间能发光的动物,人们曾实验,在雌虫发光结束时,用人工发出2秒钟的闪光,雄虫也会被引诱过来。另有一种萤火虫,雌虫能以准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信号来,雄虫收到用灯语表达的“悄悄话”后,立刻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灯语作为回答。信息一经沟通,它们便飞到一起共度良宵,所以雌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是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但题干中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雌的这样做了,雄的就把它认作为情伴并向它靠近。雄的在结束其发光后,若用实验办法人工发出二秒钟的闪光,则雄的也能被引诱。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医疗器械灭菌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哪一结构,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p><p>A. 荚膜    B. 芽孢    C. 鞭毛    D. 细胞膜</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芽孢,芽孢具有极强抵抗能力,所以医院的手术器械在使用前,都要进行高温消毒,目的是为了杀灭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芽孢结构,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真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 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p><p>C. 以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 个体有大也有小</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真菌进行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细菌进行分裂生殖,A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05441730595_ST/SYS201806202245105441730595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b>c    B. c>b>a    C. c=b>a    D. a>c=b</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从图中分析,落叶供给量大,土壤有机物的含量少,说明残枝落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的速度快;反之,落叶供给量小,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高,说明残枝落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的速度慢,而b介于二者之间。图中所示 a、b、c三地区森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a<b<c,所以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a>b>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所有的疾病</p><p>B. 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真菌引起的疾病</p><p>C. 抗生素可以用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所以用量越大,病好得越快</p><p>D. 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而不是所有的疾病,A错误;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而不是用来治疗真菌引起的疾病,B错误;抗生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不是用量越大,病好得越快,C错误;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生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p><p>A. 没有影响</p><p>B. 有害</p><p>C. 有益</p><p>D. 有些有害有些有益</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过寄生生活,对寄主有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美国政府2016年05月26日宣布,美国境内发现能抗最强抗生素—多粘菌素的超级细菌。下列对超级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超级细菌没有细胞膜     B.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超级细菌没有细胞壁     D.超级细菌有叶绿体</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超级细菌是细菌有细胞膜.而不是没有细胞膜,错误;超级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正确;超级细菌是细菌有细胞壁,而不是没有细胞壁,错误;超级细菌是细胞,细菌没有叶绿体,而不是有叶绿体,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植物和动物分别是(  )</p><p>A. 种子植物和爬行动物    B. 被子植物和鸟</p><p>C. 裸子植物和哺乳动物    D. 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因此,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在某处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其中有两种动物的头部化石保存比较完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两种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肉的,还有食草的,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08695727623_ST/SYS201806202245108695727623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形成化石A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判断的依据是:__.</p><p>(2)形成化石B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判断的依据是:__.</p></div></div>
<div><p>【答案】  食肉的  除了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食草的  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是与它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p><p>【解析】与哺乳动物的食性相适应,哺乳动物的牙齿出分化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在上下颌的中央,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具有犬齿的动物是肉食性的,如狼;具有门齿和臼齿,而没有犬齿的动物是草食性的,如家兔;有些动物虽然具有犬齿,但它们是杂食性的。</p><p>(1)化石A所代表的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因此是肉食性的。<br />(2)化石B所代表的动物,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臼齿发达,用于磨碎食物,这是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沾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09845100471_ST/SYS201806202245109845100471_ST.001.png" width="497"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你认为__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__.</p><p>(2)试验中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p><p>(3)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细菌生长需要__.无菌操作是为了__.</p></div></div>
<div><p>【答案】  乙  设计了对照实验  培养基中  提供适宜的温度  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p><p>【解析】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是四步: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p><p>(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br />(2)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称为固态的物质。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培养基,所以培养基内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br />(3)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28℃是适合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温度。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在操作时实行无菌操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11007520577_ST/SYS201806202245111007520577_ST.001.png" width="391"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__.请写出图甲⑥所指的结构名称:__.</p><p>(2)图丁中的a是__,图中的乙、丙、丁都可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p><p>(3)如图中的__(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p><p>(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大多数作为__参与物质循环;有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与动植物共生.</p></div></div>
<div><p>【答案】  细胞核  鞭毛  孢子  丙  分解者</p><p>【解析】图中的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甲图中1为荚膜,2为细胞壁,3为DNA,4为细胞质,5为细胞膜,6为鞭毛,丁图中a为孢子,b为菌盖,c菌褶,e营养菌丝。</p><p>(1)甲细菌与青霉、酵母菌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甲中的6是鞭毛,一般具有鞭毛的细菌能运动。<br />(2)图丁中的a是孢子,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甲细菌通过分裂繁殖。<br />(3)上图中的丙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p><p>(4)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如腐生的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有的寄生在生物体内,引起生物体患病;有的能与动植物共生,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原鸡(野生鸡)和几个品种鸡,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12198793425_ST/SYS201806202245112198793425_ST.001.png" width="309" height="2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鸡属于__(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适应__(填“陆生”或“水生”)生活.</p><p>(2)以下动物中,与鸡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p><p>A.蝙蝠   B.鸵鸟   C.蝗虫   D.青蛙</p><p>(3)如图显示了__.</p><p>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多样性</p><p>(4)同样是鸡,但是却存在着外部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这说明,不同品种的鸡在__组成上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p></div></div>
<div><p>【答案】  脊椎  陆生  B  A  基因</p><p>【解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通过遗传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而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p><p>(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鸡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适应陆生生活。<br />(2)鸡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鸵鸟属于鸟类,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可见鸡与鸵鸟的关系最近,同属于鸟类。<br />(3)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图中鸡之间(有观赏的、药用的、卵肉兼用的等)基因也有差别;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图显示了基因的多样性。<br />(4)同样是鸡,但是却存在着外部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这说明不同品种的鸡在基因组成上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p><p>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后,引发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大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液体被排放到海水中,对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威胁,海水内浮游植物、小鱼、小虾,以至大型的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已扩散至全球,亚洲多国和美国都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p><p>(1)如果排放物中含有某种不易被分解的有害物质,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最终体内含量最多的是__.</p><p>(2)小鱼和鲸的体内都有__,因此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p><p>(3)鲸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是因为鲸用__呼吸,生殖方式为__.</p><p>(4)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水中,会直接对__ 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放射性物质已扩散至全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说明了__.</p></div></div>
<div><p>【答案】  鲸  脊柱  肺  胎生、哺乳  海洋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或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p><p>【解析】(1)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排出和分解,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因此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最终体内含量最多的是鲸鱼。<br />(2)小鱼和鲸鱼的体内都有脊柱,因此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门。<br />(3)鲸鱼用肺呼吸,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br />(4)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水中,会直接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放射性物质已扩散到全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说明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内的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