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鸟类动物中,趾间具有蹼的是( )</p><p>A. 天鹅 B. 啄木鸟 C. 丹顶鹤 D. 翠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些水栖动物或有水栖习性的动物,在它们的趾间具有一层皮膜,可用来划水运动,这层皮膜称为蹼,例如,两栖类的蛙、蟾蜍等,爬行类的龟、鳖等,鸟类的雁、天鹅、鸭、鸥等,哺乳类的河狸、水獭、海獭、鸭嘴兽等的趾间都具有发达程度不同的蹼,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当队员奋力划桨时,关节和骨骼肌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p><p>A. 支点、杠杆 B. 杠杆、动力 C. 动力、支点 D. 支点、动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运动系统都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当队员奋力划桨时,关节和骨骼肌所起的作用分别是支点、动力,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骨骼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一块骨骼肌至少要与两块以上的骨相连</p><p>B. 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骨上</p><p>C. 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p><p>D. 一块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骼肌的肌腹至少要绕过一个以上的关节,这样骨骼肌收缩时才能产生运动,因此一块骨骼肌至少要与两块以上的骨相连,A正确;骨骼肌的肌腹至少要绕过一个以上的关节,这样骨骼肌收缩时才能产生运动,因此骨骼肌通过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正确;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因此能产生一定的拉力,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C正确;一块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D错误。<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在运动中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骨在骨骼肌的牵引下绕着关节运动B.骨骼肌在骨的牵引下绕着关节运动</p><p>C.骨牵引骨骼肌运动,关节随之运动D.骨骼肌牵引骨运动,关节随之运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本身不会运动,动作的产生是这样形成的: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骨骼肌能收缩变短,牵引骨绕关节转动而产生动作。故三者的关系是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红的爸爸在外打工,因睡在潮湿的工棚内而患上了关节炎,感觉肿胀,则引起积液的部位最可能是 ( )</p><p>A. 关节头 B. 关节囊</p><p>C. 关节腔 D. 关节窝</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关节腔内的滑液是由关节囊的内部分泌的,具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若关节囊发生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以避免驼背、脊柱侧弯等毛病,这是因为( )</p><p>A. 骨中有机物不足三分之一,弹性小</p><p>B. 骨中无机物超过三分之二,易断裂</p><p>C. 骨中有机物不足三分之一,易变形</p><p>D. 骨中有机物超过三分之二,弹性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通过分析可知,青少年骨骼会发生变形的原因是骨内有机物的含量超过2/3,弹性大,A错误;青少年骨骼会发生变形的原因是骨内有机物的含量超过2/3,易变形,B错误;青少年骨内有机物的含量超过2/3,无机物少于1/3,弹性大,易变形,C错误,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长高,男孩帅气女孩漂亮.人体能否长高取决于骨的生长.下列哪些结构与骨长高有关( )</p><p>A. 骨膜内软骨层和长骨两端成骨细胞</p><p>B. 骨膜、骨质和骨髓</p><p>C. 骨密质和骨髓</p><p>D. 长骨两端软骨层和骨膜内的成骨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因此,与个子长高有关的是“长骨两端的软骨层和骨膜内的成骨细胞”。<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区运动会3000米、1500米等跑步赛场上,每当发令枪一响,同学们如离弦之箭你追我赶,关于此时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除运动系统参与外,还需各个系统密切配合</p><p>B. 此时只有运动系统参与</p><p>C. 有多组肌群参与了运动</p><p>D. 肌肉运动是受到神经系统刺激而产生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正确;</p><p>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B错误;</p><p>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多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C正确;<br />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与动物行为的形成无关的是( )</p><p>A. 遗传物质 B. 神经系统调节 C. 激素调节 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天赋的遗传行为。而有些行为则与先天性行为不同,是后天获得的经验性行为,称之为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同时动物的行为还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即激素的调节,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动物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p><p>A. 蚂蚁搬家、孔雀开屏 B. 猫捉老鼠、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惊弓之鸟 D. 公鸡报晓、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蚂蚁搬家、孔雀开屏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A正确;猫捉老鼠、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B错误;蜘蛛结网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为后天性行为,C错误;公鸡报晓、老马识途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根据行为的( )分类的.</p><p>A. 功能 B. 发生 C. 意识 D. 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可见动物行为的分类是侧重于行为在动物间所行使的发生来划分的。<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居易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描述的主要是家燕的( )</p><p>A. 取食行为 B. 攻击行为 C. 繁殖行为 D. 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诗句中描述了家燕的繁殖行为。<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p><p>A. 观察法更重要 B. 实验法更重要</p><p>C. 观察法离不开实验法 D. 同等重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研究动物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实验法和观察法同等重要。<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p><p>A. 各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p><p>B.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p>C. 绝大多数动物是生物圈中消费者</p><p>D. 各种生物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共同趋于平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而不是各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br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p><p>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C正确;</p><p>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各种生物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共同趋于平衡用,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p><p>A. 移入繁殖中心生活 B. 禁止偷猎</p><p>C. 保护栖息地 D. 法制教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即保护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p><p>A. 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p><p>B. 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p><p>C.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p><p>D. 对某些野生濒危物种进行易地保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的管理,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我国还颁布了保护生物的法律、法规等。选项B的做法可能会引起生物入侵,破坏生态环境,故做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哪一种生物与其他三种有明显区别?( )</p><p>A. 蘑菇 B. 乳酸菌 C. 青霉菌 D. 酵母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酵母菌、青霉菌、蘑菇都属于真菌,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故乳酸菌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这段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p><p>A.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p><p>B. 酵母菌数量不变,不产生酒精</p><p>C. 酵母菌数量增多,产生酒精增多</p><p>D. 酵母菌部分死亡,产生酒精减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制酒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制作酒时,开始加入的酵母菌数量太少,所以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使酵母菌先大量的生长和繁殖,目的是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此时不产生酒精。然后隔绝空气,等氧气耗完后,进行无氧呼吸,才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水。<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微生物特点的描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p><p>A. 代谢类型多,繁殖速度快 B.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p><p>C. 都是单细胞生物 D. 数量多,分布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有细胞结构的:有的是单细胞的,如细菌、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等;没有细胞结构的,如病毒。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分布广。因此微生物并不都是单细胞生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易发于婴幼儿群体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此病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在活细胞中繁殖 B. 能够独立生活</p><p>C. 比细菌大 D. 具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A正确,B错误;<br />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细菌要小得多,C错误;<br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D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某些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p><p>A. 水和无机盐 B. 氧气、水、无机盐</p><p>C. 二氧化碳和水 D.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乳酸菌、肺炎双球菌、青霉、流感病毒的营养方式分别是( )</p><p>A. 腐生、寄生、腐生、寄生 B. 腐生、自养、腐生、寄生</p><p>C. 异养、自养、腐生、寄生 D. 寄生、腐生、寄生、腐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乳酸菌能将糖分解为乳酸,故营养方式为腐生;肺炎双球菌为细菌,靠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营养方式为寄生;青霉菌利用长长的菌丝吸取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故营养方式为腐生;流感病毒只有寄生在人的体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营养方式为寄生。<br />故选A。</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36850204533_ST/SYS201806202245136850204533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36850204533_DA/SYS201806202245136850204533_DA.001.png" width="159"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鸵鸟属于鸟类,鸟类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适于空中飞行;多数鸟类是靠翼在空中飞行,但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有100多千克,身高达2米多。要把这么沉的身体升到空中,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鸵鸟的庞大身躯是阻碍它飞翔的一个原因。鸵鸟的飞翔器官与其他鸟类不同,是它不利于飞行的另一个原因,但是鸵鸟有长长的下肢,发达有力,利于奔跑、行走;鲤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行,用腮呼吸,用鳍游泳;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厚实,用肺呼吸,脱离了水的限制,运动方式为爬行;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生有两对翅,适于飞行。</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动物行为与其所属类型用线连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38011624639_ST/SYS201806202245138011624639_ST.001.png" width="354"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38011624639_DA/SYS201806202245138011624639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蜜蜂采蜜属于觅食行为;<br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只狗在搏斗属于攻击行为;<br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胡蜂向入侵者发起攻击;<br />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有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大雁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长骨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39442750228_ST/SYS201806202245139442750228_ST.001.png" width="157"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和__ 三部分.对骨的生长和修复有重要作用的是__,里面含有丰富的__,可以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p><p>(2)幼年时具有造血功能但在成年后失去造血功能的骨髓存在于__内.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__ 的空隙内.</p><p>(3)成年人大量失血后,骨髓腔中的黄骨髓又能转化成__,恢复造血功能.</p><p>(4)结构在关节的结构中,属于关节面的一部分,依据形态叫做__.</p></div></div>
<div><p>【答案】 骨膜 骨髓 骨质 骨膜 血管 骨髓腔 骨松质 红骨髓 关节头</p><p>【解析】试题分析: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图中所示的结构分别是:1关节软骨,2血管,3骨膜,4骨髓,5骨髓腔,6骨松质,7骨密质,8骨质。</p><p>(1)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3骨膜、4骨髓和8骨质三部分。3骨膜中含有丰富的2血管,可以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3骨膜中还含有成骨细胞,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br />(2)4骨髓存在于5骨髓腔和6骨松质的空隙内,幼年时都具有造血功能。<br />(3)成年人大量失血后,骨髓腔中的黄骨髓又能转化成红骨髓,6骨松质内的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br />(4)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结构在关节的结构中,属于关节面的一部分,依据形态叫做关节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141404367516_ST/SYS201806202245141404367516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是__,各种动物是__,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 </p><p>(2)该生态系统有__条食物链,最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__,很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在一起就构成__.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__.如果大量捕杀蛙和鸟,那么昆虫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后__.(填“上升”或“下降”).</p><p>(3)除本图所示的生物外,还有一些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__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__.</p><p>(4)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它们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鸟__虫.(用箭头表示).</p></div></div>
<div><p>【答案】 绿色植物 消费者 食物链 4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食物网 绿色植物 上升 下降 物质循环 分解者 ←</p><p>【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构成了食物链。<br />(2)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个)。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①绿色植物→鼠→猫头鹰;②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③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④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共4条,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各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br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在该食物网中,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绿色植物。如果大量的捕杀蛙和鸟,昆虫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昆虫的数量短期内会上升,昆虫的数量多,绿色植物数量减少,蛙和鸟的数量随之下降。<br />(3)图中食物网,体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除本图所示的生物外,还有一些生物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物质的循环,在生态系统中演分解者。<br />(4)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能量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它们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鸟←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动物多样性要在__、__和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__保护、__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就地保护的措施是建立__,例如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在四川建立了__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__在陕西建立了洋县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 遗传物质 物种 生态环境 就地 异地 就地 自然保护区 卧龙、王朗 朱鹮</p><p>【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我国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如四川省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等生物。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陕西洋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珍稀鸟类朱鹮而建立的,安徽宣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扬子鳄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