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观察与一般观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p><p>A. 要有明确的目的</p><p>B. 要用眼进行</p><p>C. 要全面细致</p><p>D. 要记录真实情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如观察鱼的运动,也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是生物的( )</p><p>A. 繁殖 B. 呼吸 C. 光合作用 D. 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说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指的是生物的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A. 铁</p><p>B. 石头</p><p>C. 机器狗</p><p>D. 小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铁、石头、机器狗不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小草具有这些基本特性,属于生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p><p>A. 呼吸 B. 生长现象</p><p>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D. 繁殖能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科学家们用来研究细胞的仪器是( )</p><p>A. 显微镜 B. 放大镜 C. 望远镜 D. 平面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因为细胞比较小,所以观察细胞用显微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不是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p><p>A. 鱼和鲸 B. 狗和水草</p><p>C. 鱼和水草 D. 猫头鹰和蝙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鱼和鲸,都生活在水中,生活环境相同,是按生活环境划分的,A错误;狗和水草,狗生活在陆地上,水草生活在水里.因此生活环境不同,不是按生活环境划分的,B正确;鱼和水草,都生活在水里,生活环境相同,是按生活环境划分的,C错误;猫头鹰和蝙蝠,都会飞,都在空中飞行,是按生活环境划分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p><p>A. 植树造林 B. 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p><p>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植树造林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活的细胞,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具有这种功能特性是( )。</p><p>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质 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符合题意; B、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C、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B、C、D都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 )</p><p>A. 生长现象</p><p>B. 适应现象</p><p>C. 遗传现象</p><p>D. 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长现象是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即生物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适应现象是指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种生物都是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韩国料理中的泡菜一直很受大众的欢迎。与腌渍前相比,大白菜腌渍后的变化是( )</p><p>A. 大白菜会变硬,体积变大</p><p>B. 大白菜会变硬,体积缩小</p><p>C. 大白菜会变软,体积变大</p><p>D. 大白菜会变软,体积缩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用盐腌大白菜时,由于白菜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白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白菜皱缩变小、变软.白菜的细胞脱水,无法保持坚挺,从而变软.可见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尔蒙特在他的“植物生长所需物质的来源“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他忽略了( )的作用。</p><p>A. 光</p><p>B. 叶绿体</p><p>C. 空气</p><p>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食物链的方式表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正确的是( )</p><p>A. 蝉→螳螂→黄雀</p><p>B. 柳树→蝉→螳螂→黄雀</p><p>C. 黄雀→螳螂→蝉</p><p>D. 黄雀→螳螂→蝉→柳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故</p><p>食物链为:柳树→蝉→螳螂→黄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描述正确的( )</p><p>A. 野兔←狐←青草</p><p>B. 青草←野兔←狐</p><p>C. 狐→野兔→青草</p><p>D. 青草→野兔→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野兔←狐←青草,此项箭头应该是野兔→狐,箭头方向反了,A错误;</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这种关系的,“青草←野兔←狐”的箭头方向标反了,B错误;</p><p>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狐是消费者,“狐→野兔→青草”的箭头方向标反了,C错误;</p><p>“青草→野兔→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青草与消费者野兔、狐它们之间的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p><p>A. 分生区</p><p>B. 根冠</p><p>C. 成熟区</p><p>D. 伸长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特定的各个地域中,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条小溪 B. 一所学校</p><p>C. 一片草坪 D. 一间教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一条小溪、一所学校、一片草坪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生态系统。</p><p>而一间教室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p><p>A. 植物 B. 太阳能 C. 人 D. 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于一株植物来说,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p><p>A. 根</p><p>B. 茎</p><p>C. 花</p><p>D. 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不符合题意;<br />茎的作用是支持和输导,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br />花的功能是结出果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br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中与植物无土栽培的优点无关的一项是( )</p><p>A. 能节省土地</p><p>B. 更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p><p>C. 要用支架固定植物</p><p>D. 防止污染、害虫等危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节省土地、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更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等优点。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正确表达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p><p>A.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p><p>B. 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p><p>C. 水+氧→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p><p>D. 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达所以呼吸作用的公式是: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十水+能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 )无机盐。</p><p>A. 含铁、锌、钙的</p><p>B. 含锰、钙、铜的</p><p>C. 含氮、磷、钙的</p><p>D. 含氮、磷、钾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体检时,测得肺活量的数据分别为3600mL、4000mL、3800mL,他的肺活量数值应是( )</p><p>A. 3600mL</p><p>B. 3800mL</p><p>C. 3700mL</p><p>D. 4000mL</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测量肺活量时,一般吹气三次,统计三次肺活量的数据,取最大值定为肺活量的值,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鸟中。有“森林医生”美称的是( )</p><p>A. 啄木鸟</p><p>B. 大山雀</p><p>C. 猫头鹰</p><p>D. 灰喜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啄木鸟的别称是“森林医生”,它是常见的留鸟。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蠢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大约1500条,保护树木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中最重要的、并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p><p>A. 细胞壁</p><p>B. 细胞膜</p><p>C. 细胞质</p><p>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p><p>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B不符合题意;</p><p>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p><p>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能传递遗传信息,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活方式中会增大患癌症的风险的生活方式是( )。</p><p>A.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B. 多参与体育运动,强身健体</p><p>C. 多抽烟多喝酒 D. 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第一位就是吸烟,与大约32%的癌症有关.其次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与大约32%的癌症有关,从十九世纪初以来,我们的饮食发生了变化,农业部对此作过调查,总起来看,脂肪、糖、盐、腌菜和泡菜、烧烤的烟熏食品增加了,这种增加与癌症发生率的增高有关,相反,高纤维、低脂肪饮食及丰富的水果、蔬菜,多参与体育运动、按时休息等与癌症发生率的降低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 )</p><p>A. 合作 B. 捕食 C. 共生 D. 竞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的张丽珠教授运用下列哪种现代技术培育出试管婴儿,给许多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p><p>A. 生物 B. 化学 C. 物理 D. 数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试管婴儿,是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再将早期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而诞生的婴儿。因此试管婴儿必须需要生物技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 )</p><p>A. 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B. 天气炎热,人体出汗</p><p>C. 蛇的冬眠 D. 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种子萌发,长出幼苗,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这一生命现象,A错误;天气炎热,人体出汗,是人体排出产生的废物,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命现象,B错误;蛇冬眠,是对环境温度刺激(低温)的一种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生命现象,C错误;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是石灰岩逐渐堆积的结果,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长.不属于生命现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p><p>A. 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p><p>B. 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p><p>C. 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p><p>D. 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故“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能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p><p>A. 引起疾病的细菌</p><p>B. 会弹琴的机器人</p><p>C. 休眠的青蛙</p><p>D. 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都不是生物;而细菌、青蛙、青霉都具有生物的六大特征或部分特征,因此都属于生物。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 )</p><p>A. 发现的现象 B. 观察的结果</p><p>C. 提出的假设 D. 得出的结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设置对照实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等方面切入.</p><p>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题干中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提出的假设.</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鲫鱼的环境因素? ( )</p><p>A. 河流中的水 B. 河水中的温度</p><p>C. 河岸上吃草的羔羊 D. 河流中的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鲫鱼生活在水中,与岸上的动物没有直接关系,因此C不是影响鲫鱼生活的生态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 )</p><p>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p><p>C. 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 D.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茂密的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使得空气变得清洁、新鲜;能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释放水蒸气,是空气变得湿润。所以森林茂密的地方,空气湿度大,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竞争关系?( )</p><p>A. 牛和羊 B. 狐狸和野兔 C. 七星瓢虫与蚜虫 D. 蜜蜂与蜜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牛和羊,相互争夺营养物质草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狐狸和野兔、七星瓢虫与蚜虫属于捕食关系,蜜蜂与蜜蜂之间属于合作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实验设计中,哪一组不能作为对照组?( )</p><p>A. 25℃和40℃</p><p>B. 有空气和无空气</p><p>C.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p><p>D. 有光和无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唯一变量,其他影响因素应该保持一样,这样可以确定实验结果是否是由设置的唯一变量影响引起的。</p><p>唯一变量是温度,A不符合题意;</p><p>唯一变量是空气,B不符合题意;</p><p>有两个变量温度和水分,C符合题意;</p><p>唯一变量是光,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均还在那里,则污点在( )</p><p>A. 目镜上</p><p>B. 物镜上</p><p>C. 装片上</p><p>D. 载物台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均还在那里”,表明污点不在装片和目镜,则污点在物镜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p><p>A. 食草动物 B. 食肉动物 C. 绿色植物 D. 浮游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起点)→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55d209e8/SYS201808081129504995517232_ST/SYS201808081129504995517232_ST.001.png" width="458"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1---(3)  2---(1)  3---(5)  4---(2)  5---(4)</p><p>【解析】1、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可知,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br />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br />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保护根尖,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br />4、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br />5、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死亡,是因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各类食物分类用线连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55d209e8/SYS201808081129507627162928_ST/SYS201808081129507627162928_ST.001.png" width="420"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2)B-(3)C-(1)D-(4)</p><p>【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p><p>花生、大豆、食用油中富含脂肪;</p><p>米饭、馒头、面包、玉米富含糖类;</p><p>奶、鱼、蛋富含蛋白质;</p><p>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___,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p></div></div>
<div><p>【答案】 肝脏 胃 小肠</p><p>【解析】肝脏分泌胆汁,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小肠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指___;___;蛋白质;___;___;水。</p></div></div>
<div><p>【答案】 糖类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p><p>【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中______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p></div></div>
<div><p>【答案】 呼吸道 肺 呼吸道 肺</p><p>【解析】试题分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55d209e8/SYS201808081129512612354319_DA/SYS201808081129512612354319_DA.001.png" width="302"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见的空气污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工业生产的排放 车辆船舶的尾气 秸秆焚烧 地面扬尘</p><p>【解析】:①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②汽车船舶排放的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含氮的氧化物等造成有害气体污染;③焚烧秸秆是一种浪费,产生的烟还会污染空气,正确的是把秸秆还田或作饲料;④地面扬尘造成粉尘污染。这些都会造成大气污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______,通过这次交换,由肺泡扩散到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气体是______,由肺泡外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内的气体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氧气</p><p>【解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55d209e8/SYS201808081129516265272863_DA/SYS201808081129516265272863_DA.001.png" width="384"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内氧气的浓度比血液中的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低,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___的根本措施,___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p></div></div>
<div><p>【答案】 空气质量 植树造林</p><p>【解析】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55d209e8/SYS201808081129519298417149_ST/SYS201808081129519298417149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_____图</p><p>②填写乙图中各部位的名称:B、______;C、______;D、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甲 乙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p><p>【解析】观图可知: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叶绿体,F液泡。</p><p>(1)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叶绿体,F液泡。甲图与乙图相比,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甲图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乙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p><p>(2)乙图中: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请填出下列部件的名称(可填图中代号)。①的名称是___。②镜筒③的名称是___。④载物台⑤压片夹⑥通光孔⑦的名称是___。⑧粗准焦螺旋⑨的名称是___。⑩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和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55d209e8/SYS201808081129521290464254_ST/SYS201808081129521290464254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目镜 物镜</p><p>【解析】观图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物镜、④载物台、⑤压片夹、⑥通光孔、⑦反光镜、⑧粗准焦螺旋、⑨细准焦螺旋。<br />①的名称是目镜;③的名称是物镜;⑦的名称是反光镜;⑨的名称是细准焦螺旋;物镜和目镜能够将物体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多数植物的叶都是绿色,那是由于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呢?小华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p><p>材料用具:等量的新鲜黄豆芽2份,相同的烧杯2个,1块黑布。</p><p>实验步骤:</p><p>A装置:黄豆芽装在烧杯中,加一半水,置于光下。</p><p>B装置:同A装置一样,放置黑暗处。</p><p>(1)提出问题:___?</p><p>(2)作出假设:___。</p><p>(3)5天后,在A、B两装置中,黄豆芽变绿的是___装置。</p><p>(4)实验说明:___。</p></div></div>
<div><p>【答案】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吗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A 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p><p>【解析】(1)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此题是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需要光.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吗?<br />(2)作出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回答,因此,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或叶绿素有光无光都能合成)。<br />实验步骤:A装置:黄豆芽装在烧杯中,加一半水,置于光下.B装置:同A装置一样,放置黑暗处。<br />(3)A装置中长出的黄豆幼苗叶子是绿色的,叶绿素能够合成,叶片呈绿色;B装置中杯子放置黑暗处,长出的黄豆幼苗的叶子呈黄白色,叶绿素不能够合成。<br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