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6:41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民族中学八年级期中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p><p>A. 海蜇    B. 珊瑚虫</p><p>C. 海参    D. 水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大多数腔肠动物生活在海水中,如海葵,珊瑚虫、水母和海蜇等,少数生活在淡水里,如水螅,海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门,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p><p>A. 小肠    B. 大肠    C. 胃    D. 肝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涡虫身体的对称方式是( )</p><p>A. 上下对称    B. 左右对称</p><p>C. 背腹对称    D. 前后对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p><p>A. 蛔虫    B. 沙蚕</p><p>C. 小麦线虫    D. 丝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沙蚕、水蛭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属于线性动物门,小麦线虫和丝虫也属于线形动物,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的身体表面包着一层( )</p><p>A. 极薄的外膜    B. 薄薄的表皮</p><p>C. 厚厚的角质层    D. 坚韧的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蝗虫的幼虫有翅,能飞行,蝗虫的体外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增长,因此有蜕皮现象,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p><p>B.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p><p>C.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 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p><p>D.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生活在水中的软体动物,靠入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B错误;有的寄生虫如蛔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小肠内,而感染性虫卵主要分布在温度湿润的土壤中,C错误;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四大家鱼”的(  )</p><p>A. 鲤鱼    B. 鳙鱼    C. 鲢鱼    D. 草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鲤鱼不属于四大家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 )</p><p>A. 身体呈流线型    B. 用鳃呼吸</p><p>C. 体温不恒定    D. 用鳍游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鱼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与其在水中生活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血液流经鲫鱼的鳃之后,血液中显著增加的成份是(  )</p><p>A. 养料    B. 废物    C. 氧气    D. 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鳃内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时,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渗入水中,水中的氧气进入鳃中的毛细血管里,因此,血液中显著增加的成分是氧气,这样经过鳃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p><p>A. 蟾蜍    B. 龟    C. 蝾螈    D. 大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蟾蜍、蝾螈、大鲵都属于两栖动物,ACD错误;龟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 动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p><p>C.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不能制造有机物可见B错误。</p></div>

    题型: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p><p>A. 用肺呼吸    B.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p><p>C. 在陆地上产卵    D. 体温恒定,适应陆地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B.错误;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C.错误;爬行动物的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的骨适于飞行的特点不包括( )</p><p>A. 有些骨中空    B. 胸骨形成龙骨突</p><p>C. 后肢骨发达    D. 骨骼轻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有大型的正羽,彼此部分重叠排成扇形,利于扇动空气,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骨有的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适于飞翔生活,而家鸽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收缩有力,利于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适于飞行,它的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体重,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p><p>①体表有羽毛②善于飞行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前肢覆羽成翼⑤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⑥体温恒定</p><p>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⑤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心脏四腔、体温恒定、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等。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p><p>B. 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p><p>C. 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p><p>D. 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与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故选项B说法错误。</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下列哪组结构组成( )</p><p>A. 关节、肌肉    B. 骨骼肌、关节</p><p>C. 骨、关节、肌肉    D. 骨骼、关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它是 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p><p>A. 环境污染    B. 水域面积缩减    C. 乱捕滥杀    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威胁两栖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农田被侵占等,破坏了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两栖动物数量减少.因此环境污染是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A.正确;两栖动物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因此水域面积缩减是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B.正确;人为捕捉,必然导致两栖动物数量减少,因此人为捕捉是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公鸡报晓    B. 老马识途    C. 狗辨主客    D. 鹦鹉学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老马识途、狗辨主客、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不属于先天性行为;公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p><p>B. 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p><p>C. 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p><p>D. 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B.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p><p>A. ③①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①骨骼肌收缩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br />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组成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是(   )</p><p>A. 肌肉    B. 骨骼    C. 肌肉和骨骼    D. 关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类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肌肉)组成的。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产生运动的原因是(  )</p><p>A. 骨自身运动的结果    B.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p><p>C. 关节位置变化的结果    D. 骨骼肌位置变化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A错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正确;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只有骨骼肌的收缩或舒张才能引起骨绕关节运动,C错误;骨骼肌只有收缩或舒张,引起骨的位置变化的,骨骼肌位置没有变化,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是</p><p>A. 骨自主运动的结果</p><p>B.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引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p><p>C. 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的骨骼肌收缩,使产生运动的结果</p><p>D. 关节可以自主地转动,转动时,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是: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引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                          </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是动物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p><p>A. 动作    B. 声音    C. 生长素    D. 气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蚂蚁通过气味进行交流;蜜蜂通过舞蹈等动作来进行交流。</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母小猫接受母鸡的抚爱属于(   )</p><p>A.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一只失去雏鸡的母鸡把两只无母的小猫当作自己的雏鸡,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属于鸡的育雏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而“学习行为”是部分动物所特有的,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具备。故不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但有的软体动物贝壳退化,如乌贼、章鱼,就没有贝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生殖器官。(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是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社群中,各个组成成员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是最占优势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分别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据图判断并填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8/10/06f71bc3/SYS201807081005394040875635_ST/SYS201807081005394040875635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是       的牙齿;图乙是       的牙齿。</p><p>(2)甲图动物的        齿发达,这种牙齿主要用于磨碎食物,与其以           为食的生活习性相适应;乙图动物有锋利的        齿,这种牙齿主要用于           食物,与其以肉类为食的生活习性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1)兔   狼  (2)臼  植物  犬  撕裂</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①和⑤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③和④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⑤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哺乳动物中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由于盲肠适于消化植物性纤维,而肉食性动物一般不食草,所以其腹腔内的盲肠不发达或退化,因此A图是家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B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家兔为草食性动物,其牙齿具有门齿和臼齿,而狼为肉食性动物,其牙齿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所以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食性不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肌肉协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a9239c7/SYS201712310100483259953629_ST/SYS201712310100483259953629_ST.001.png" width="426"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和[②]的名称分别为:               和               ;两者主要是由[③]               和[④]               两部分组成。</p><p>(2)当上肢处于屈肘时,               收缩,               舒张;当上肢处于伸肘时,               收缩,               舒张。</p><p>(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系统的调节。</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肌腱 肌腹</p><p>(2)肱二头肌(或①)    肱三头肌(或②) </p><p>肱三头肌(或②)    肱二头肌(或①)</p><p>(3)神经</p><p>【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是肌腱,④是肌腹。</p><p>(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p><p>(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但是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共同完成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8/10/06f71bc3/SYS201807081005395361602788_ST/SYS201807081005395361602788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物小组选择小鼠或仓鼠进行这个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你认为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___________状态。</p><p>(3)如果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p><p>(4)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应该用_______以上的小鼠做实验。</p></div></div>
<div><p>【答案】  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  饥饿  可能会不同  遗传因素  2只</p><p>【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选择小鼠或仓鼠进行这个实验,是因为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学习行为。</p><p>(2)小鼠走迷宫是为了获取食物,所以要在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p><p>(3)不同小鼠由于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学习能力不同,那么在进行该实验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会不同。</p><p>(4)为了以防实验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减小误差,所以应该用2只以上的小鼠进行实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探究:</p><p>(1)提出的问题是:                                            </p><p>(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              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实验中              是变量,要控制变量唯一。</p><p>(3)实验方案:</p><p>①准备一个盒子,以盒子的横轴中线为界,一侧在底部铺上一层湿土,另一侧在底部铺上一层                             ;②在盒子两侧的中央各放入                形态、大小、活力相似的蚯蚓,盖上盒盖;③实验过程中,保证盒子两侧蚯蚓所需的其它条件要                     ;</p><p>④观察,记录:几分钟后观察盒子两侧蚯蚓的生活情况。</p><p>(4)得出结论:                                             。</p></div></div>
<div><p>【答案】(1)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p><p>(2)对照 土壤湿度(或水分)</p><p>(3)①等量的干土  ②相同数量   ③相同且适宜</p><p>(4)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p><p>【解析】试题分析:(1)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 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该探究提出的问题是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p><p>(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土壤湿度(或水分)。</p><p>(3)制定与实施计划:</p><p>主要操作步骤: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条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主要操作步骤: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条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p><p>(4)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民族中学八级期中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