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4:55

江苏省姜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p><p>A. 都能呼吸    B. 都需要营养物质    C. 都能进行运动    D. 都有遗传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都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p><p>A. 测量和调查    B. 观察和计数    C. 资料分析和实验    D. 观察和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实验法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是某同学观察写有“A”字母的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要将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他的做法应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09988491399_ST/SYS201808101008309988491399_ST.001.png" width="100"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调节细准焦螺旋    B. 将载玻片慢慢向右下方移动</p><p>C. 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D. 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是某同学观察写有“A”字母的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要将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他的做法应是将载玻片慢慢向右下方移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是</p><p>A. 北极熊白色的皮毛    B. 鱼儿离不开水</p><p>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大树下面好乘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因此,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故A符合题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离开了水无法生存,故B不符合题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在大堤中挖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p><p>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生产者、分解者</p><p>C. 阳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枯枝残叶等,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成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枯枝残叶等,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中A、B分别表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14832359866_ST/SYS201808101008314832359866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水    B. 二氧化碳、水</p><p>C. 有机物、水    D. 水、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通过分析,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中A表示氧气,B是水。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p><p>A.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p><p>C.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根尖有大量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p><p>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冠属于保护组织,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错误;伸长区细胞能伸长,只能吸收少量水分,C错误;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总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因为</p><p>A.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p><p>B.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p><p>C.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p><p>D.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时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时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则失水;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则吸水。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总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因为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p><p>A. 导管    B. 筛管    C. 气管    D. 血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上下两个细胞的细胞壁消失,因此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正是利用根、茎、叶等中的导管将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选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他先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周围,再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结果说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21868598362_ST/SYS201808101008321868598362_ST.001.png" width="97"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 光合作用需要好氧细菌</p><p>C.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通过分析,恩吉尔曼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欲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他选择了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则图中应选作对照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23049118469_ST/SYS201808101008323049118469_ST.001.png" width="113"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甲、乙和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条件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图中探究阳光对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变量是光照。叶片乙是遮光部分,叶片丙是未遮光部分,在光照下后经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后,分别滴加碘液,结果叶片乙不变蓝色,而叶片丙变蓝色,说明产生了淀粉,图中应选作对照的是乙和丙。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句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肥”的主要作用是提供</p><p>A. 水    B. 无机盐    C. 有机物    D. 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摄取食物,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同时也获得能量。食物成分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p><p>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青少年正值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xa0;&#xa0; )</p><p>A. 脂肪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消化液里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p><p>A. 唾液    B. 激素    C. 抗体    D. 消化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消化液是由消化腺所分泌的液体,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这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参与相应物质的消化。肝脏能够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p><p>A. 脂肪酸、氨基酸    B. 甘油、脂肪酸</p><p>C. 葡萄糖、氨基酸    D. 氨基酸、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要比较花生和核桃仁含有的能量,花生和核桃仁应</p><p>A. 质量相同    B. 体积相同    C. 数量相同    D. 形状相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若要比较花生和核桃仁含有的能量,变量是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不同,其它的质量等条件相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p><p>A. 10~16次    B. 16~18次    C. 18~24次    D. 68~75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故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活习惯正确的是</p><p>A. 早餐可以不吃    B. 饮料可以代替水</p><p>C. 食物荤素搭配    D. 喜欢吃的就多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食物种多样,营养全面,搭配合理,粗精搭配,易于消化,不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DDT进入水体,则在浮游生物、食草鱼、食肉鱼、鸭中,DDT含量最高的是</p><p>A. 食草鱼    B. 鸭    C. 食肉鱼    D. 浮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据此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食草鱼→食肉鱼→鸭”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鹰的营养级最高,所以生物体内DDT含量最多的是鸭,最少的是浮游植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40364915413_ST/SYS201808101008340364915413_ST.001.png" width="196"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3条    B. 5条    C. 8条    D. 11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而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草→鼠→狐,草→兔→狐。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我们感觉饥寒交迫时,需要补充食物获得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食物中不同的营养物质含有的能量不同</p><p>B. 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p><p>C. 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能够直接被人体利用</p><p>D.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所含有的能量也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食物中的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都含有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需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分解氧气化释放出来的能量才能被人体利用,故C符合题意;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无关的是</p><p>A. 合理密植    B. 作物松土    C. 谷物晾晒    D. 萝卜空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而作物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谷物晾晒抑制呼吸作用,萝卜空心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原因。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不同状态的种子“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温度变化最大的是</p><p>A.潮湿的种子      B.晒干的种子</p><p>C.炒熟的种子      D.休眠的种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探究实验,温度变化最大的种子生命活动最旺盛,呼吸作用最强。潮湿的种子生命活动最旺盛,所以A正确;晒干的种子因为水分含量低,呼吸作用减弱,故B错;炒熟的种子已经死亡,不再进行呼吸作用,没有温度变化,故C错;休眠的种子呼吸作用微弱,温度变化小,故D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p><p>A. 呼吸作用在所有生活着的细胞中都能进行    B. 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p><p>C. 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D.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46710802577_DA/SYS201808101008346710802577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时时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进行,故B符合题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光合作用只有白天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p><p>A. 鼻    B. 喉    C. 气管    D. 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脏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表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50103222530_ST/SYS201808101008350103222530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吸气时只吸入氧气</p><p>B. 呼气时只呼出二氧化碳</p><p>C. 气体含量基本不变</p><p>D. 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通过表格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吸入的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多了,水蒸气的含量也增加了,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因此呼出气体中含量变化较大的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人体吸气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51254495378_ST/SYS201808101008351254495378_ST.001.png" width="138"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 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p><p>C. 肋间外肌收缩,胸部扩张    D. 若进行深吸气胸廓的容积会更加扩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综上分析,图示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内,同时进行深吸气胸廓的容积更加扩大。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p><p>A.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B. 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p><p>C. 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    D. 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因此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p><p>A.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p><p>B. 将少量开水加入有鸡蛋清的烧杯中,鉴定蛋白质</p><p>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加热,去除叶绿素</p><p>D. 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紫色,检验淀粉的存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呼吸作用是在氧的参与下,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中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沉淀,可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它会因变性而凝固成块状,如果加入足量的开水,相当于稀释了,则会变成白色絮状物,蛋白质变性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故B不符合题意;叶绿素溶于酒精,不溶于水,但是酒精易燃烧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进行隔水加热,故C符合题意;碘溶液遇到淀粉变成蓝色,所以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成蓝紫色,检验淀粉的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菜农利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表中的三个大棚,蔬菜产量最高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55728765254_ST/SYS201808101008355728765254_ST.001.png" width="313"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棚    B. 乙棚</p><p>C. 丙棚    D. 不能确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白天增加光照,使光合作用增强,制造的有机物增加,夜晚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分解的有机物减少,总体使蔬菜积累的有机物增加,产量提高。综上分析,乙棚内白天温度较高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夜间温度最低,能降低呼吸作用。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下列过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57410636692_ST/SYS201808101008357410636692_ST.001.png" width="458"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57410636692_DA/SYS201808101008357410636692_DA.001.png" width="364"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故图示如下:<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57410636692_DA/SYS201808101008357410636692_DA.002.png" width="364"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消化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59492683797_ST/SYS201808101008359492683797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___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_____________,大部分位于人体的_______上腹部,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    </p><p>(2)[②]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开始被消化的部位。</p><p>(3)[    ]____________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写出其适于消化吸收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肝脏  消化腺  右  胆汁  胃  蛋白质  ④小肠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p><p>【解析】(1)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肝脏能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贮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p><p>(2)胃是消化道的一部分,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内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但大肠虽能蠕动,不能进行消化食物。②胃是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在胃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p><p>(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有:消化道中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因此,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写出其适于消化吸收的两个特点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食物链中能量的来源及流动,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61213555236_ST/SYS201808101008361213555236_ST.001.png" width="398"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由生产者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作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能。</p><p>(2)能量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逐级传递的。</p><p>(3)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食物链中数量较少的生物是_________。</p><p>(4)图中的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流动的方向。</p></div></div>
<div><p>【答案】  太阳  青草  光合  化学  食物链(网)  青草→野兔→狐狸  狐狸  能量</p><p>【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由生产者青草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化学能。</p><p>(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因此,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的。</p><p>(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图中的食物链是青草→野兔→狐狸。</p><p>(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所以图中的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0/10/19ae9ff4/SYS201808101008363135602341_ST/SYS201808101008363135602341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作用完成的。</p><p>(2)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_____,②表示的气体是_____。</p><p>(3)②表示的气体随血液流动带到_____。</p><p>(4)A表示的结构是_____,写出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_____。</p><p>(5)此处和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_____运动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  扩散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肺泡  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呼吸</p><p>【解析】(1)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因为气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比较激烈,所以扩散比较明显。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因此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换气都是通过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所以,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p><p>(2)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是肺泡中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故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的气体是氧气。</p><p>(3)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气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②表示的氧气随血液流动带到组织细胞。</p><p>(4)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因此,A表示的结构是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或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等)。</p><p>(5)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通气,也叫呼吸,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因此,A肺泡和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姜堰区七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