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2:59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戏莲叶间”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小鱼游泳时产生动力的是(  )</p><p>A. 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B. 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p><p>C. 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D. 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鲫鱼的鳍有尾鳍、臀鳍、背鳍、腹鳍、胸鳍,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背鳍有保持竖直方向的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各种鳍是相互协作来完成运动的,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p><p>A.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p><p>B.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p><p>C. 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p><p>D.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的行为依据获得途径来分,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繁殖行为、迁徙行为和节律行为均为先天性行为。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属于繁殖行为中的育雏,是先天性行为。故选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以及公鸡尝试绕道取食均是通过学习或者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p><p>A. 杠杆、支点、动力    B. 杠杆、连接、动力</p><p>C. 保护、支点、动力    D. 动力、支点、杠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腔肠、扁形、线性动物身体都不分节,有口无肛门</p><p>B.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都具保护作用</p><p>C. 和两栖动物比较,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D. 鸟类不一定都会飞,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都是鸟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腔肠、扁形动物身体都不分节,有口无肛门,而线性动物有口有肛门,A错误;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都具保护作用,B正确;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完全脱离水的限制,所以和两栖动物比较,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正确;鸟类不一定都会飞,如鸵鸟;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都是鸟类,如蝙蝠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动物类群中,属于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是(  )</p><p>A. 两栖类    B. 鱼类    C. 甲壳类    D. 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两栖类是适于水陆两栖生的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A正确;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类动物,B错误;甲壳类属于节肢动物,是真正的陆生无脊椎动物,C错误;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柱动物,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724458c/SYS201712310049555036167920_ST/SYS201712310049555036167920_ST.001.png" width="525"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A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p><p>(2)B类动物成体用________呼吸,同时用_____________辅助呼吸。</p><p>(3)C 类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用________________呼吸。</p><p>(4)D类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它的______上连着许多的气囊,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进行_____次气体交换,称为双重呼吸。</p><p>(5)E类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p><p>(6)F类动物的体表有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防止体内_____________的蒸发。</p><p>(7)把以上六种动物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是一类,C和______是一类(填字母),分类的依据是有无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鳃;</p><p>(2)肺;皮肤;</p><p>(3)体壁;</p><p>(4)气囊;双重呼吸;</p><p>(5)胎生哺乳;</p><p>(6)外骨骼;水分;</p><p>(6)C、F;A、B、D、E;有无脊柱。</p><p>【解析】试题分析:(1)A鱼类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鳍,依靠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p><p>(2)B类是青蛙,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3)C是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p><p>(4)D属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需氧量大,体内有气囊,与肺相同,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p>(5)E家兔的毛有保温作用,牙齿具有了牙齿的分化,家兔就出现了门齿和臼齿,E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p><p>(6)F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p><p>(7)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A、B、D、E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C、F都属于无脊椎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4dd9daeb/SYS201807221847325148332933_ST/SYS201807221847325148332933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为哺乳动物的关节模式图,包绕着整个关节的结构是关节囊.3所示的结构是__,其内有少量滑液,减少摩擦</p><p>(2)乙图为伸肘时肌肉协作示意图,处于收缩状态的是图中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群,处于舒张状态的是以图中__为主的屈肌群;该图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两组以上的肌群在__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p>(3)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__.</p></div></div>
<div><p>【答案】  1  关节腔  肱二头肌  神经系统  关节</p><p>【解析】试题分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甲中1关节囊,2关节头,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图乙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p><p>(1)图中1是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3是关节腔,其内有少量滑液,减少摩擦;(2)图乙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当屈肘时,以1肱二头肌为主的肌群处于收缩状态;而以2肱三头肌舒张为主的肌群处于舒张状态,伸肘时,1肱二头肌舒张,2肱三头肌收缩,该图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两组以上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在其他系统的相互配合下,共同完成的;(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可见,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p>资料一:素有海口“绿肺”之称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食物丰富,有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生物,是鱼虾蚌集居繁衍、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p><p>资料二:曾经,这个鸟类乐园遭受过毁灭性威胁;村民砍烧卤蕨、挖塘养鱼,过度捕捞,鸟类乐园惨遭荼毒!近几年,我省增强生态保护理念宣传,多管齐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和保护,显著成效,现在红树林又恢复昔日靓丽风景,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又逐年增加了.</p><p>(1)资料一和资料二有力地证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而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__”,还是向人们普及生物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的自然博物馆”.</p><p>(2)资料一中提到的软体动物有血蚶和蚝,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__.</p></div></div>
<div><p>【答案】  建立自然保护区  实验室  贝壳</p><p>【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惜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p><p>(1)资料一和资料二有力地证明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还是向人们普及生物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的自然博物馆”;(2)资料一中提到的软体动物有血蚶和蚝,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