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五团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不同于扁形动物的特点是( )</p><p>A. 有口无肛门 B. 身体两侧对称</p><p>C. 生殖器官发达 D. 有口有肛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壁有角质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假体腔的出现,为体内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有原体腔、出现了肛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p><p>A. 乌贼 B. 珊瑚虫 C. 蜘蛛 D. 蝗虫</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珊瑚虫是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p><p>A. 海葵 B. 珊瑚虫 C. 章鱼 D. 虾类</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海葵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A错误;珊瑚虫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B错误;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是软体动物,C正确;虾蟹类的体外有甲或壳,属于甲壳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刚毛的作用</p><p>A. 感觉光线 B. 感觉声音</p><p>C. 协助运动 D. 与生殖有关</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蠕动;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蚯蚓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及刚毛的配合,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鸽的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p><p>A.气囊 B.肺 C.肺和气囊 D.气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 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当两翼举起时,气囊张开,空气进入肺,一部分在肺内进 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体又一次经过肺,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可见肺是气体交换的器 官,气囊只能贮存气体,辅助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鸽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p><p>A. 胸部 B. 两翼 C. 尾骨 D. 后肢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家鸽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家鸽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决定先天性行为的是</p><p>A. 性别 B. 年龄 C. 遗传物质 D. 环境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一种动物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p><p>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用气管进行呼吸</p><p>C. 头部有触角 D. 体表有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而节肢动物蛛形纲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A不符合题意;<br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用气管进行呼吸,而节肢动物甲壳纲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br />节肢动物中有的头部有触角,有的有触须,C不符合题意;<br />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p><p>A. 蚯蚓 B. 家鸽 C. 蟾蜍 D. 鲤鱼</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蚯蚓是环节动物,蟾蜍是两栖动物,鲤鱼是鱼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ACD不正确;家鸽是鸟类,为恒温脊椎动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p><p>A. 天鹅的迁徙 B. 鱼的洄游</p><p>C. 蛙的冬眠 D. 家兔的心跳</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家兔的心跳不属于动物行为,属于生理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p><p>A. 杠杆作用 B. 支点作用 C. 固定作用 D. 连结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块骨骼肌中,能够收缩和舒张的部分是</p><p>A. 肌腱 B. 关节囊 C. 神经 D. 肌腹</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不能够收缩和舒张,A错误;</p><p>关节囊是关节的一部分,不属于骨骼肌的结构,B错误;</p><p>神经具有调节作用,不能收缩和舒张,C错误;</p><p>肌腹内分布有许多的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人体的各种运动起调节作用的是</p><p>A. 神经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循环系统 D. 呼吸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因此,人体各个系统所以能够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母燕的( )</p><p>A. 贮食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br />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p><p>(1)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一是能靠______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___。</p><p>(2)与家兔相比,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是只有肌肉没有____________。</p><p>(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p><p>(4)青蛙是两栖动物,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呼吸,同时用______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 31.(1)游泳       呼吸 (2)骨骼 (3)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4)肺 皮肤</p><p>【解析】试题分析:(1)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从而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靠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来完成呼吸;</p><p>(2)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成为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与家兔相比,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是只有肌肉没有骨骼;</p><p>(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要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p><p>(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燕子以及藏羚羊的形象。每个福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p><p>(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期时代的鱼纹图案。鱼类在水中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覆盖。</p><p>(2)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它们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后者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和_______。</p><p>(3)藏羚羊的迁徙是动物的一种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将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__________行为,其中,_________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4)妮妮是造型取意与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子的飞行器官是______,它每呼吸一次,气体在肺部进行_________次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 (1)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鳞片 (2)哺乳    胎生 犬齿 臼齿 (3)学习  先天性行为 (4)翼  2</p><p>【解析】(1)鱼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在水中游动前进。<br />(2)大熊猫、藏羚羊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大熊猫是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藏羚羊属于植食性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3)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藏羚羊的迁徙是动物的一种先天性行为。<br />(4)燕子属于鸟类,营飞行生活,适于飞行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消化道短,粪便排出快,有利于减轻飞行时的体重;体内具有气囊协助肺进行双重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它每呼吸一次,气体在肺部进行2次交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目】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4dd9daeb/SYS201807221847463733969746_ST/SYS201807221847463733969746_ST.001.png" width="575"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__、__、__三部分,它的体表有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p><p>(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呼吸器官的主要部分是__.水流入鱼口后从__流出.流入的水与流出的水相比,溶解的__气体会增高.</p><p>(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填字母)</p><p>(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__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__有关.</p><p>(5)E是__动物,用__呼吸,在__产卵,卵表面亦坚韧的__.</p></div></div>
<div><p>【答案】 头 胸 腹 外骨骼 水分蒸发 鳃 鳃丝 鳃盖后缘 二氧化碳 A D 流线 气囊 爬行 肺 陆地上 卵壳</p><p>【解析】图中A蝗虫,属于昆虫类;B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鸟类;E蛇,属于爬行动物。</p><p>(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br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r />(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E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D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br />(4)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br />(5)E蛇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4dd9daeb/SYS201807221847464964119823_ST/SYS201807221847464964119823_ST.001.png" width="575"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__、__、__三部分,它的体表有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p><p>(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呼吸器官的主要部分是__.水流入鱼口后从__流出.流入的水与流出的水相比,溶解的__气体会增高.</p><p>(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填字母)</p><p>(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__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结构﹣﹣__有关.</p><p>(5)E是__动物,用__呼吸,在__产卵,卵表面亦坚韧的__.</p><p>【答案】 头 胸 腹 外骨骼 水分蒸发 鳃 鳃丝 鳃盖后缘 二氧化碳 A D 流线 气囊 爬行 肺 陆地上 卵壳</p><p>【解析】图中A蝗虫,属于昆虫类;B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鸟类;E蛇,属于爬行动物。</p><p>(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br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r />(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E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D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br />(4)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br />(5)E蛇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题型】综合题<br />【结束】<br />33</p><p>【题目】1979年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严重危害林木和果实,树木成片枯死,人们曾大量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虫害,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寄生蜂——周氏啮小蜂,身长1mm,产卵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营养发育张大,使白蛾幼虫死亡,连续放蜂两年,白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请分析:</p><p>(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____________,还通过_________影响到人畜的健康。</p><p>(2)白蛾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p><p>(3)白蛾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p><p>(4)这种以虫治蛾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有利于维持___________,又不会引起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环境污染      食物链 (2)缺少天敌 (3)消费者 (4)生物防治 生态平衡  环境污染</p><p>【解析】(1)由于长期使用农药,美国白蛾中某些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会大量繁殖,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因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健康。<br />(2)美国白蛾入侵我国,没有天敌控制,因此大量繁殖,数量急剧增加。<br />(3)白蛾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br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