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2:14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p><p>A.家鸽、壁虎               B.水螅、血吸虫</p><p>C.鲫鱼、螳螂               D、蜗牛、鲨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形成的脊柱,成为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形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A中的动物全部是脊椎动物,C中的鲫鱼和D中的蜗牛是脊椎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6/10/43d1406e/SYS201807261009279466663005_ST/SYS201807261009279466663005_ST.001.png" width="263"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物甲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中    B. 生物乙有鞭毛结构,有助于运动</p><p>C. 生物丙有真正的细胞核    D. 生物甲、乙、丙都是细胞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甲是病毒的结构图,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正确;乙是细菌,有鞭毛,有助于运动,B正确;丙生物是青霉,体内无叶绿体,有真正的细胞核,C正确;甲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    )</p><p>A. 足    B. 翅    C. 伪足    D. 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原生动物变形虫在固体表面移动时,向前伸出一个或多个伪足,将体内部分原生质移入伪足内,后面的原生质也随着收缩前进,不断地补充向前流动的原生质,整个细胞就逐渐移向前方。变形虫就是这样依靠细胞内原生质流动才向前运动和捕捉食物的。故变形虫的运动依靠伪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水中、陆地上和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p><p>A. 行走、奔跑、飞行    B. 游泳、飞行、滑翔</p><p>C. 游泳、行走、飞行    D. 爬行、跳跃、飞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游泳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如:虾、海龟等靠附肢划水而运动,生活在陆地的动物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等方式,生活在空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鼓翼飞行,依靠快速、有力地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如大多数鸟类,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骨骼肌连在骨上的结构是(  )</p><p>A. 关节    B. 肌腹    C. 关节囊    D. 肌腱</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通过两端白色的肌腱连接在不同的骨上,可见D正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01a197c0/SYS201712310146217507816075_DA/SYS201712310146217507816075_DA.001.png" width="163"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p><p>A. 由关节组成</p><p>B. 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p><p>C. 由全身骨骼组成</p><p>D. 由神经和骨骼肌组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三者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6/10/43d1406e/SYS201807261009284641148690_ST/SYS201807261009284641148690_ST.001.png" width="396"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腹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长的作用,牵引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两块骨上;骨骼肌内分布有神性,骨骼肌的收缩由神经传来的兴奋性引起。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 草→鼠→蛇→鹰    B. 阳光→草→鼠→鹰</p><p>C. 蝗虫→青蛙→蛇→鹰    D. 草→蝗虫→青蛙→细菌</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C错误;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所以,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草→鼠→蛇→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属于(  )</p><p>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非生物成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森林    B. 一块农田    C. 一群蚂蚁    D. 一个池塘</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p><p>“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农田”,这些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ABD错误;“一群蚂蚁”是动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1.png" width="103"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2.png" width="97"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3.png" width="10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4.png" width="96"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草、兔、鹰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鹰。由于能量沿着食物传递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而在此食物链中草中的能量最多,其次是兔,能量最少的是鹰,因而这些生物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草、兔、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单方向的,逐渐减少的    B. 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p><p>C. 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 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p><p>A. 物种多样性    B. 数量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的多样性,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越古老的地层里,生物化石(  )</p><p>A. 越复杂    B. 越低等    C. 陆生的越多    D. 多细胞的越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越古老的地层里,生物化石越低等,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p><p>A. 法制管理    B. 就地保护    C. 易地保护    D. 以上都不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既属于爬行动物,又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p><p>A.石鳖      B.大鲵      C.扬子鳄    D.蜥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p><p>A.界    B.门    C.目    D.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是关于生物分类等级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p><p>解: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据此可知,“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目”.可见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调控该行为的是(  )</p><p>A.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 神经调节的作用</p><p>C. 遗传物质的控制作用    D. 激素调节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喜鹊筑巢的生殖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决定该行为的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是(  )</p><p>A. 阳光充足    B. 温度适宜    C. 自动调节能力    D. 外界干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C正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八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