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2:12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农场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模拟试卷(二)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生物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是 (    )</p><p>A.一般生物的寿命都很长          B.生物对环境都比较适应</p><p>C.因生物的生殖而延续            D.生物的个体可以延绵不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只要是生物,就具有生殖的基本特征,生殖能使生物数目增加,物种得以延续,从而使得生物圈的生物生生不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说明生物具有:</p><p>A.遗传性    B.变异性     C.复杂性       D.多样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叶子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p><p>A. 自然选择    B. 人工选择</p><p>C. 产生了可遗传变异    D. 产生了有利变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因此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产生了可遗传变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p><p>A. 色盲    B. 呆小症    C. 白化病    D. 血友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色盲、白化病、血友病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呆小症是由于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p><p>A. 受精卵    B. 精子    C. 卵细胞    D. 生殖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个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所以人体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桃树开花后,完成受粉,结果实,这属于(  )</p><p>A. 分裂生殖    B. 无性生殖    C. 有性生殖    D. 不是生殖方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桃树开花后,完成传粉和结果的过程中都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符合有性生殖的概念,都属于有性生殖。<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p><p>A.孟德尔    B.钱学森    C.达尔文    D.袁隆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p><p>解:A、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A错误.</p><p>B、钱学森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后通过外交手段回到祖国,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B错误;</p><p>C、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C错误;</p><p>D、袁隆平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起源于(  )</p><p>A. 原始地球    B. 原始大气    C. 湖泊和河流    D. 原始海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蚕茧代表家蚕的什么时期(  )</p><p>A. 蛹期    B. 卵期    C. 幼虫期    D. 成虫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所以蚕茧是家蚕的蛹期。<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般认为,原始大气层没有的气体是(  )</p><p>A. 氢气    B. 氨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起源于(  )</p><p>A. 原始海洋    B. 类人猿    C. 森林古猿    D. 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印度洋南部的克个化岛上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贴地蔓生的.这是(  )</p><p>A.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人工选择的结果</p><p>C. 一种不正常的自然现象    D. 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由于经常刮大风,岛上高大的植物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保水能力差,还容易被风折断,不能生存,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而矮小的植物,蒸腾作用较小,保水能力强,还能避免被风折断,有利于生存,这是适者生存;经过若干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的植物就都很矮小了。<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植物中出现最早的类群是(  )</p><p>A. 裸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而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因此出现最早的类群是藻类植物。<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各项中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  )</p><p>A. 哺乳动物    B. 棘皮动物    C. 两栖动物    D. 爬行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最高等的一个类群。<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色素C是一种(  )</p><p>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则越大。<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的外在原因是</p><p>A、人工选择&#xa0;&#xa0;&#xa0;B、环境的改变&#xa0;&#xa0;C、温度的改变&#xa0;D、天敌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1850年前桦尺蠖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因而灰桦尺蠖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工业污染后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浅色桦尺蠖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深色桦尺蠖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蠖的体色作出了选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是(  )</p><p>A. 爬行动物    B. 两栖动物    C. 哺乳动物    D. 棘皮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力消灭苍蝇,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公共餐具严格消毒等措施是为了(  )</p><p>A. 卫生检查    B. 保护易感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大力消灭苍蝇,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公共餐具严格消毒等措施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p><p>A. 哮喘    B. 肺结核    C. 高血压    D. 白血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哮喘、高血压、白血病,都是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ACD不属于传染病;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B属于传染病。<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特点是(     )。</p><p>A.由病毒引起             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p><p>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D.通过呼吸道传播</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C</p><p>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SARS”是以什么传播途径为主的传染病(  )</p><p>A. 空气传播    B. 饮食传播    C. 皮肤传播    D. 生物媒介传播</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由题意可知,“SARS”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   )</p><p>A.肺          B.肾          C.脾          D.心脏</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脾脏免疫功能: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脾中的淋巴细胞还能制造抗体。而心脏、肺、肾没有此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p><p>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   D.血小板</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抗体,因此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哪种药物使用前应该阅读使用说明(  )</p><p>A. 处方药    B. 非处方药    C. 中药    D. 所有药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通过药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能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是否过期等信息,这是我们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OTC”表示的含义是( )</p><p>A. 处方药    B. 非处方药    C. 消炎药    D. 止痛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紧急呼救电话是                                             (   )</p><p>A.121     B.114     C.119      D.12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110:匪警,112:电话障碍申告,114:电话查号台,117:报时台,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1:天气预报,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70:通信话费查询,189:通信业务咨询电话,180:通信服务质量投诉电话.据此可知,我们应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合理用药的意义是(  )</p><p>A. 防治疾病    B. 保障健康    C. 挽救生命    D. 以上答案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非处方药要严格按说明书服用;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在医生嘱咐下使用,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要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br />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p></div></div>
<div><p>【答案】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p><p>【解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__,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被称为__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__,免疫器官有胸腺、__和脾脏,它被称为__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  黏膜  杀菌物质  非特异  免疫细胞  淋巴结  特异</p><p>【解析】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和黏膜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它们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它们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其中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胸腺、淋巴结等组成;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有人因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__的方法进行急救,如果病人同时心脏停止,同时做__.</p></div></div>
<div><p>【答案】  人工呼吸  人工胸外心脏挤压</p><p>【解析】若出现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当人即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的方法: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最常用的是口对口吹气。<br />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方法:病人仰卧在床上或地上,头低10度,背部垫上木板,解开衣服,在胸廓正中间有一块狭长的骨头,即胸骨,胸骨下正是心脏。急救人员跪在病人的一侧,两手上下重叠,手掌贴于心前区(胸骨下1/3交界处),以冲击动作将胸骨向下压迫,使其陷约3-4厘米,随即放松(挤压时要慢,放松时要快),让胸部自行弹起,如此反复,有节奏地挤压,每分钟60-80次,到心跳恢复为止。</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外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__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对于动脉出血无论用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都应先把血管的__端止住.</p></div></div>
<div><p>【答案】  静脉  近心</p><p>【解析】外出血包括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即血流方向为:心脏→动脉→伤口处,因此,应在伤口的近心端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__、由__到高等、由__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  复杂  低等  水生</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龙生龙,凤生风”说明生物之间有__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之间有__现象.</p></div></div>
<div><p>【答案】  遗传  变异</p><p>【解析】“龙生龙,凤生风”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_____________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  生存竞争  变异</p><p>【解析】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因此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左边的传染病名称与右边相对应的疫苗用线连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6/10/43d1406e/SYS201807261009511205987563_ST/SYS201807261009511205987563_ST.001.png" width="328"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6/10/43d1406e/SYS201807261009511205987563_DA/SYS201807261009511205987563_DA.001.png" width="376"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的抵抗力。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乙型疫苗--预防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甲型疫苗--预防甲型肝炎;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卡介苗--预防结核病。</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血管、出血情况和处理方法用线连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737e1a5b/SYS201712310104552109728126_ST/SYS201712310104552109728126_ST.001.png" width="528"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737e1a5b/SYS201712310104552109728126_DA/SYS201712310104552109728126_DA.001.png" width="526"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请分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p><p>(1)将下列一组图示说明的序号填写在图下相应的横线上:</p><p>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②皮肤的保护作用   ③溶菌酶的作用   ④吞噬细胞的作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6/10/43d1406e/SYS201807261009514438667610_ST/SYS201807261009514438667610_ST.001.png" width="518"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__B图__C图__D图__</p><p>(2)图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__;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__;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__.</p><p>(3)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__.</p></div></div>
<div><p>【答案】  ②  ③  ①  ④  A  B、D  C  C</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br />(1)(2)图A表示人体②皮肤的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B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③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C表示的是①抵抗抗原的侵入;图D表示血液中的④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因此图A表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B和图D表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图C表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p><p>(3)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属于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在世界范围内 流行,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后,该病在我国现已得到有效控制.</p><p>(1)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的传播途经是__.</p><p>(2)将甲流病人与甲流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p><p>(3)向群众宣传预防甲流的知识,动员群众喝中药预防,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p><p>(4)科学家历经艰辛培育研制出了甲流疫苗,给健康人注射此疫苗可以预防甲流,这种免疫属于__免疫.</p></div></div>
<div><p>【答案】  空气,飞沫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br />(2)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将甲流病人与甲流疑似病人实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br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向群众宣传预防甲流的知识,动员群众喝中药预防,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4)疫苗是指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只是对相应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如果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或者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都可以感染上艾滋病,被感染的母亲也可能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p><p>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其结构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_______</p><p>(3)许多艾滋病者因为吸食毒品而被感染,为了人们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请你为“禁毒”写一句宣传语.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组成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莫沾毒品,莫交毒友”等</p><p>【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三个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p><p>(1)分析资料可知,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br />(2)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br />(3)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国际禁毒日的提出,目的是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我们要高呼:“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口号,倡导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药品说明书,并完成下列问题上.</p><p>主要成分:罗红霉素</p><p>适  应 症:本品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敏感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p><p>用法和用量:空腹口服,一般疗程5﹣12天.成人一次0.15g,一日2次;也可一次0.3g,一日1次.儿童一次按体重2.5﹣5mg/kg,一日2次.</p><p>规      格:0.15g 6粒/盒(15万单位)</p><p>贮      藏:闭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p><p>产 品 批号:200305092</p><p>生 产 日期:2003年05月09日</p><p>有 效   期:至2005年04月</p><p>(1)这种药是西药还是中药?__,该药的有效期为__年.</p><p>(2)这种药适合__病症使用(至少写三种).</p><p>(3)这种药每盒__粒,共重__g.每粒重__g.假设一个3~4岁的儿童,体重15Kg,根据说明书你指导一下这个病人每天应服__次,每次应服__ 粒药.</p><p>(4)你认为在说明书中缺少哪些方面的内容?(至少写两项)__.</p></div></div>
<div><p>【答案】  西药  2  咽炎、扁桃体炎、肺炎、宫颈炎、尿道炎等  6  0.9  0.15  2  1/4﹣﹣﹣﹣1/2粒  说明书中还缺少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生产厂家等</p><p>【解析】试题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农场学校八级(上)期中生物模拟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