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1:37

山东省莒县第四协作区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生物试卷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要使一株梨树上结两种不同品质的梨,应采用的方法是-(  )</p><p>A. 扦插    B. 压条    C. 分根    D. 嫁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要使一株梨树上结两种不同品质的梨,应采用的方法是嫁接。</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p><p>A. 娃娃鱼    B. 章鱼    C. 蛇    D. 乌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A符合题意;</p><p>章鱼外部的贝壳已退化,属于软体动物,B不符合题意;<br />蛇大多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变温动物,卵生,体表有细鳞,为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br />乌龟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变温动物,卵生,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嫁接植物时,一定要注意将(   )紧接在一起</p><p>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树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是在果树栽培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不但繁殖速度快,而且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使果树高产优质,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p><p>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p><p>C. 由不适应到适应    D. 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生殖特点是(   )</p><p>A. 雌雄异体、水中受精    B.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p><p>C. 雌雄异体、陆地受精    D.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体外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主要是通过抱对,可以促使雌蛙排卵,精子和卵细胞容易相遇、结合成受精卵,提高了受精的效率,A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p><p>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p><p>B. 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p><p>C. 一半以上来自母方,一半以下来自父方</p><p>D. 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的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的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 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个别现象</p><p>C. 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D. 生物的变异大多是适应环境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而不是都是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br />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B错误;<br />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C正确;<br />生物的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只有有利变异才能适应环境,而不是生物的变异一定是适应环境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少数发育为成体,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这种现象属于(  )</p><p>A. 过度繁殖    B. 生存斗争    C. 遗传变异    D. 适者生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因此,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属于过度繁殖的现象;而卵受精后只有少数能发育为成体,又是生存斗争的结果, 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非常学说,称为保护色,这种现象是(  )的结果</p><p>A. 生物进化    B. 人工选择    C. 自然变异    D. 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动物捕食和避敌;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p><p>A. 原始大气</p><p>B. 原始海洋</p><p>C. 陆地上</p><p>D. 大气层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将遗传物质遗传给下一代是通过(   )</p><p>A. 精子和卵细胞    B. 基因    C. 性状    D. 发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br />因此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p><p>A. 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p><p>B. 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之间的矛盾</p><p>C. 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p><p>D.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这种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p><p>A. 无机物(原始大气)→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p><p>B.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p><p>C. 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p><p>D. 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简而言之即是: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体现了由“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经常看到"蜻蜓点水",这是蜻蜓在进行什么活动(  )</p><p>A.喝水   B.产卵   C.练飞   D.捕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蜻蜓点水”现象,是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是蜻蜓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先天性行为。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p><p>A. 坏血病    B. 爱滋病    C. 白化病    D. 巨人症</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是维生素缺乏症,A错误;艾滋病是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传染病,B错误;白化病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是一种遗传病,C正确;巨人症是幼年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属于激素分泌异常症,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自然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p><p>A. 眼镜蛇有剧毒</p><p>B. 生活在水中的鱼背部呈深色,腹部呈浅色</p><p>C. 蝗虫的体色呈绿色或黄色</p><p>D. 一窝小猫体色有白色、黑色、黄色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眼镜蛇有剧毒”、“生活在水中的鱼背部呈深色,腹部呈浅色”、“蝗虫的体色呈绿色或黄色”,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BC不符合题意;<br />“一窝小猫体色有白色、黑色、黄色等”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红果毛皮桃为接穗,以黄果毛皮挑为砧木,接穗上结出的毛皮桃皮色是</p><p>A.红果皮</p><p>B.黄果皮</p><p>C.半边红果皮,半边黄果皮</p><p>D.不一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由题意可知,红果毛皮桃为接穗,以黄果皮桃为砧木,因此结出的毛皮桃皮色接穗的一样,是红色。</p><p>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无性生殖</p><p>A. 椒草的叶子长成新植株    B. 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p><p>C. 大豆的种子长成新植株    D. 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椒草的叶子长成新的植株”、“马铃薯的块茎发芽成根”、“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BD不符合题意;<br />大豆的种子长成新植株,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染色体、基因和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C.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 人的体细胞内每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的组成,A正确;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B正确;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C正确;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但是同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却不一样,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p><p>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p><p>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p><p>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p><p>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p><p>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故A符合题意。</p><p>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B不符合题意。</p><p>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C不符合题意。</p><p>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162579680056_ST/SYS201807281008162579680056_ST.001.png" width="284"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____。(至少举两例)</p><p>(2)甲图中C和D的名称是_________。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去的是_________</p><p>(3)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的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填字母)</p><p>(4)不同昆虫的个体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长期的___________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不完全变态  蟋蟀、螳螂  若虫  外骨骼  c  自然选择</p><p>【解析】观图可知:图甲中A成虫、B受精卵、CD若虫;图乙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幼虫、d是蛹。</p><p>(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经过B受精卵、CD若虫、A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螳螂、蟋蟀。</p><p>(2)C和D的名称是若虫。“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去的皮实际上是外骨骼,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要想长大,必须脱去外骨骼。</p><p>(3)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p><p>(4)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不同昆虫的个体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鸽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164611632951_ST/SYS201807281008164611632951_ST.001.png" width="188"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的名称是__________。</p><p>(2)卵细胞是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构成的。</p><p>(3)[    ]______ 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部  位。;</p></div></div>
<div><p>【答案】  系带  3卵黄  4胚盘  9卵黄膜  卵黄</p><p>【解析】观图可知:1是卵壳,5是卵白,7是气室,2是系带,4是胚盘,9是卵黄膜,3是卵黄。</p><p>(1)图中的名称是系带。</p><p>(2)卵细胞是由4胚盘、9卵黄膜、3卵黄构成的。</p><p>(3)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4是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请回答 :</p><p>(1)黑色和棕色哪种是显性性状_________。</p><p>(2)如果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棕色小牛的基因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p><p>(3)上述两头黑牛再产生一只棕色小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p><p>(4)如果用一头雄牛与多头雌牛(基因组成为Bb)交配,共出生20头小牛,全部为黑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黑色  Bb  Bb  bb  25%(或1/4)  BB</p><p>【解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表明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r />(2)如果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因此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两头黑牛的基因组成是Bb,棕色小牛的基因组成bb。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8/10/cd352207/SYS201807281008165942360103_DA/SYS201807281008165942360103_DA.001.png" width="385"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3)两头亲代黑牛所产生的生殖细胞都有两种,一种是含有基因B的,一种是含有基因b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就有三种可能:BB、Bb、bb,其比例是1:2:1,故产生棕色小牛的可能性是1/4,即25%。</p><p>(4)雌牛(基因组成为Bb)含有一个控制棕色的基因b,但是在子代中没有表现出来,说明与之交配的雄牛其控制毛色的基因中没有隐性基因b,只有显性基因B,故其基因组成为B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莒县第四协作区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八级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