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0:48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p><p>A. 鲍鱼、牡蛎</p><p>B. 海葵、海蜇</p><p>C. 乌贼、鱿鱼</p><p>D. 蜗牛、扇贝</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选项中的鲍鱼、牡蛎、乌贼、鱿鱼、蜗牛、扇贝都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的软体动物;海葵、海蜇是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的腔肠动物。因此以上动物中不是软体动物的海葵、海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骨与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p><p>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p>C.一个动作的完成需多块骨骼肌协调</p><p>D.骨骼肌收缩需消耗能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正确;</p><p>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错误;</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C正确;</p><p>骨骼肌收缩时需消耗能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过学习认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我们知道空中飞行的动物(  )</p><p>A. 都是脊椎动物</p><p>B. 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p><p>C. 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p><p>D. 都是无脊椎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空中飞行的动物的特点:最主要的是要有能飞翔的翼或是翅膀,体重要轻。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节肢动物,如蝗虫、蜜蜂等;鸟类的前肢变成翼,能在空中飞行。像节肢动物的体内没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像鸟类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脊椎动物,也有无脊椎动物。<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这些行为不 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蜜蜂采蜜    B. 蚂蚁筑巢    C. 蜘蛛织网    D. 山雀偷饮牛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蜜蜂采蜜、蚂蚁筑巢和蜘蛛织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山雀偷饮牛奶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p><p>B. 寄生虫终身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p><p>C. 软件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p><p>D.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有的寄生虫如蛔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小肠内,而感染性虫卵主要分布在温度湿润的土壤中,B错误;生活在水中的软体动物,靠入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而蜗牛生活在陆地上,C错误;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鱼都生活在水中</p><p>B.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p><p>C.水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p><p>D.动物的形态和结构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A不符合题意;</p><p>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大都用鳃呼吸,如鱼类;但鲸鱼、海豚等具有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还有乌龟等爬行动物也是用肺呼吸的,B符合题意;</p><p>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增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C不符合题意;</p><p>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如:蜥蜴和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这些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猛兽和猛禽都具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尖锐的爪,有利于捕食其他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属于节肢动物共同具有的一个特征是(  )</p><p>A.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 身体里有脊柱</p><p>C. 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D. 足、触角等分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ACD正确;节肢动物的背部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p><p>(1)相应的骨受到牵引,</p><p>(2)骨绕关节转动,</p><p>(3)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p><p>(4)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p><p>A.(1)(2)(3)(4)</p><p>B.(2)(1)(3)(4)</p><p>C.(3)(4)(1)(2)</p><p>D.(4)(1)(2)(3)</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4/10/51eef132/SYS201808041006556188897485_ST/SYS201808041006556188897485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的甲示分解者</p><p>B.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p>C.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p><p>D.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丙有箭头指向乙,甲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甲和乙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图中,甲消费者,乙分解者,丙生产者,A错误;丙指向甲的箭头代表的是丙被甲捕食,所以丙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错误;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乙和非生物成分大气,因此图中的生物科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C错误;丙有箭头指向乙,甲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甲和乙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图中,甲消费者,乙分解者,丙生产者,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关节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4/10/51eef132/SYS201808041006558339367515_ST/SYS201808041006558339367515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名称②__,③__.</p><p>(2)略凹的④和略凸的①,两者较好地结合,提高关节结构上的__,两者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增加关节运动时的__.</p></div></div>
<div><p>【答案】  关节囊  关节腔  牢固性  灵活性</p><p>【解析】试题分析:关节是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p><p>(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关节结构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p><p>(2)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4/10/51eef132/SYS201808041006559581640363_ST/SYS201808041006559581640363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_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p><p>(2)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p><p>(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_,</p><p>(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__与肺相通.</p></div></div>
<div><p>【答案】  表膜  表层含氧较多,利于草履虫的呼吸  鳃  气门  水从鱼口进入、由鳃流出后,CO2的含量增多  气囊</p><p>【解析】(1)图中A为草履虫,用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原因是表层氧气多,聚集的草履虫多。<br />(2)图中B为蚯蚓,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图中C为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呼吸器官是鳃;图中D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呼吸器官是气管,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气门,气门是气体出入的门户。<br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验证的方法:把鱼放在BTB液中,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br />(4)鸟的呼吸器官是肺,其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可以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以桑叶和其它植物叶为食,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p><p>(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它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_____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p><p>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p><p>(3)实验过程中,应以__________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p><p>(4)如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___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9388033c/SYS201712310151114053480201_ST/SYS201712310151114053480201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5)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避免叶子的颜色、形状影响实验结果;控制无关变量  ③  桑叶及其它植物叶  D  避免偶然性</p><p>【解析】试题分析:(1)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是相同的.</p><p>(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卵作为实验对象。</p><p>(3)本题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家蚕食物的不同,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青菜叶饲养,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青菜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p><p>(4)在本实验中,叶子离蚕宝宝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桑叶与其他叶子交叉排列,这样便于得出结论。</p><p>(5)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