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四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诗句“春来江水绿如蓝” 中江水泛绿的原因是</p><p>A. 树的倒影</p><p>B. 江水本色</p><p>C. 诗人的错觉</p><p>D. 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藻类大多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在春天气温适宜时大量繁殖,使水中呈现绿色。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最易采集到苔藓植物的是</p><p>A.向阳干燥、无污染的环境</p><p>B.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p><p>C.向阳干燥、有污染的环境</p><p>D.背阴潮湿、有污染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因此,其受精离不开水,所以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同时,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所以,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苔藓植物很难生存。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因此,最容易找到苔藓植物的环境是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新鲜酸奶中的微生物是( )</p><p>A. 酵母菌 B. 霉菌 C. 乳酸菌 D. 醋酸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什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体内的能量( )</p><p>A. 古代蕨类植物 B. 古代种子植物 C. 古代藻类植物 D. 古代苔藓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可见,煤燃烧放出的热,是古代的蕨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体内的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p><p>A.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p><p>B.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p><p>C.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没有脊柱</p><p>D.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有脊柱</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家鸽,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蝗虫,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p><p>A. 海龟、鱿鱼 B. 海蜇、青蛙 C. 寄居蟹、章鱼 D. 鲤鱼、河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海龟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鱿鱼的身体柔软,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A错误;海蜇体内无脊柱,属无脊椎动物,青蛙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寄居蟹和章鱼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C正确;鲤鱼属于脊椎动物,河蚌属于无脊椎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p><p>A.古代爬行类 B.古代两栖类</p><p>C.古代鱼类 D.古代鸟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生命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7/10/111fddaa/SYS201808071007044927863723_DA/SYS201808071007044927863723_DA.001.png" width="357" height="3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的重要标志是</p><p>A. 原始细胞膜的形成 B. 原始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p><p>C. 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 D. 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产物。有些多分子体系经过长期不断地演变,特别是由于核酸和蛋白质这两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终于形成了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繁殖的物质,这就是原始生命。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繁殖。生殖意味着种族的延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哺乳动物的是( )</p><p>A. 白鳍豚、大熊猫 B. 丹顶鹤、白鳍豚</p><p>C. 朱鹮、蒙古野驴 D. 扬子鳄、金丝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扬子鳄、白鳍豚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并且都属于哺乳动物,A正确;丹顶鹤、白鳍豚都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B错误;蒙古野驴、白鳍豚、朱鹮、大熊猫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是朱鹮属于鸟类,C错误;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扬子鳄是爬行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肠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p><p>A. 有无细胞分化 B. 细菌有细胞壁</p><p>C.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 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扮演消费者。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p><p>A. 蚊子 B. 蟑螂 C. 蜘蛛 D. 天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蚊子、蟑螂、天牛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昆虫;蜘蛛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不是昆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p><p>A. 门与纲之间 B. 目与科之间 C. 科与属之间 D. 纲与目之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亚科”是比“科”小,比“属”大的分类单位,因此应在科和属之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p><p>A. 鸟类和哺乳类 B.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p><p>C. 古代爬行类和鸟类 D. 鱼类和两栖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p><p>A. 甲烷菌 B. 烟草花叶病毒 C. 乳酸菌 D. 霉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甲烷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霉菌属于真菌,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下列各类中,占世界比例最高的是 ( )</p><p>A. 裸子植物 B. 被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据统计,我国的裸子植物有10科34属约250种,分别为世界现存裸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6.6%、41.5%和29.4%,裸子植物资源占世界的1/3,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 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p><p>C. 为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 环境对不同个体的选择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是环境对不同个体的选择作用。</p><p>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p><p>A.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p><p>C.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 ),分类地位(越低等 ),水生生物越多;而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越多.综上所述B、C、D选项不正确,只有A选项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生活在</p><p>A. 陆地 B. 天空</p><p>C. 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葫芦从国外引进,在滇池里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几乎灭绝。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p><p>A.乱砍乱伐 B.乱捕滥杀</p><p>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是</p><p>A.水杉、红桧 B.龙棕、珙桐</p><p>C.桫椤、棕榈 D.珙桐、水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珙桐,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又名中国鸽子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p><p>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____阶段、____阶段和智人阶段.</p></div></div>
<div><p>【答案】 能人; 直立人</p><p>【解析】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较,种子外面没有___包被.</p></div></div>
<div><p>【答案】果皮</p><p>【解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被称为___.</p></div></div>
<div><p>【答案】珍稀植物</p><p>【解析】珍稀植物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我国的珍稀植物共有400多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金花茶、银杉、桫椤、叶蕨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进化的 学说。 </p></div></div>
<div><p>【答案】自然选择</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现存的动物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___动物.</p></div></div>
<div><p>【答案】节肢</p><p>【解析】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万种,其中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即占2/3),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别是___和___.</p></div></div>
<div><p>【答案】 界 种</p><p>【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病毒没有____结构,只具有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 细胞 蛋白质</p><p>【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_____的结果.生物进化是____ 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 生物进化 自然选择</p><p>【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补救措施是 。</p></div></div>
<div><p>【答案】就地保护,迁地保护</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当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时,补救措施就进行迁地保护,将生物迁入到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___到____,从____到____,从___到____的发展规律.</p></div></div>
<div><p>【答案】 低等 高等 简单 复杂 水生 陆生</p><p>【解析】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促进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故促进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代爬行类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而不是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越低等的动物分布数量越少,这是因为不适应环境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有许多结构简单的低等的生物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分布广泛,原因是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因此,越低等的动物分布数量越少,这是因为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病毒. .(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形态特点.病毒的形态各异,多种多样.</p><p>解:病毒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对人类而言,没有绝对的有益动物和绝对有害的动物。(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任何动物都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又有害的一面。从生态学观点看,作为物种,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存的价值,都应受到人类的尊重和保护.但是人类在保护动物时,一般只考虑保护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动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要准确地下定义有时并非易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无论是直接价值还是间接价值都是巨大的.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病毒、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细菌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___(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物的类群和相应的主要特征用线相连:</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76685f6/SYS201806202240506980655589_ST/SYS201806202240506980655589_ST.001.png" width="440"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76685f6/SYS201806202240506980655589_DA/SYS201806202240506980655589_DA.001.png" width="385"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种子植物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故(1)A;(2)C;(3)B;(4)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鲫鱼外形图,请据图回答:</p><p>(1)“鱼儿离不开水”,这是因为鱼用___呼吸.</p><p>(2)鲫鱼的体表有____覆盖,用手摸鲫鱼的体表感觉到黏滑.</p><p>(3)鲫鱼身体两侧大多有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p><p>(4)鲫鱼的运动方式是__,这种运动方式主要依靠图中所示的___完成的.</p><p>(5)鲫鱼的身体呈___ 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7/10/111fddaa/SYS201808071007108715378964_ST/SYS201808071007108715378964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1)鳃; (2)鳞片; (3)侧线; 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4)游泳; 鳍; (5)流线.</p><p>【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图中1背鳍,2侧线,3臀鳍,4胸鳍,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p><p>(1)鱼用鳃呼吸,而鳃主要由鳃丝组成,只能呼吸水中的溶解氧,当离开水后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使鱼无法呼吸,所以“鱼儿离不开水”。</p><p>(2)鲤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分泌黏液,用手摸鲫鱼的体表感觉到黏滑。</p><p>(3)鲫鱼身体两侧大多有2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和运动方向,是鱼的感觉器官。</p><p>(4)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这种运动方式主要依靠鳍完成的。</p><p>(5)鲫鱼的体形成流线型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图中各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7/10/111fddaa/SYS201808071007111047171918_ST/SYS201808071007111047171918_ST.001.png" width="521"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与图中其它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身体内部没有___.</p><p>(2)C是脊椎动物中由____向___进化的过渡类群.</p><p>(3)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p><p>A.ABDCFE B.ABCDEF C.ADBFCE D.ABDCEF</p><p>(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这段话描述的是____动物的基本特征.</p><p>(5)若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图中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填字母)</p><p>(6)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脊柱 (2)水生; 陆生 (3)B (4)两栖 (5)EF (6)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p><p>【解析】图中的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螃蟹属于节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鸟属于鸟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p><p>(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椎骨。</p><p>(2)由于其繁殖和幼体发育阶段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C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过度的类群。</p><p>(3)图中的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螃蟹属于节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鸟属于鸟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为ABCDEF。</p><p>(4)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p><p>(5)把E家鸽属于鸟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划分为同一类的依据是体温恒定。</p><p>(6)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应干燥的陆生环境;环节动物没有外骨骼,体表裸露湿润,如蚯蚓。因此体表有外骨骼不是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