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40:04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种现象可以是由于下列哪种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p><p>A. 地钱    B. 满江红    C. 石松    D. 水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的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米勒通过模拟原始地球场景,利用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  )</p><p>A. 形成单细胞生物</p><p>B. 形成原始生命</p><p>C. 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等</p><p>D. 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p><p>米勒的实验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7/10/111fddaa/SYS201808071007117312636157_DA/SYS201808071007117312636157_DA.001.png" width="230" height="2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壁虎的运动方式主要是</p><p>A. 游泳    B. 爬行    C. 飞行    D. 行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壁虎的运动方式是爬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p><p>A. 大熊猫    B. 大鲵    C. 金丝猴    D. 蒙古野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鲵,又名娃娃鱼,主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叫声像幼儿哭声,因此得名“娃娃鱼”,属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B符合题意;<br />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都属于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珍稀动物,A、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类在水中能迅速躲避礁石等,与此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p><p>A. 眼    B. 鳍    C. 侧线    D. 触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鱼体两侧有许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线条。这些小孔称侧线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鳞片上,小孔下面互相连通,形成长管,叫做侧线管。管中充满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经过鳞片上的侧线管孔传达到侧线管中的感觉细胞,可以产生兴奋,兴奋经神经传递给脑,就能产生水流感觉。鱼类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水稻,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育种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p><p>A. 基因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p><p>C. 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 物种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真菌不属于植物的主要原因是真菌的细胞(  )</p><p>A. 没有细胞壁    B. 没有细胞膜    C. 没有细胞核    D. 没有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正是真菌的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所以不属于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迁徙的意义是</p><p>A.寻找充足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p><p>C.有利于生殖              D.前三项都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迁徙行为 指某种动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动物的迁徙有利于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寻找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进行繁殖和延续,完成繁殖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植物中,常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的植物是(  )</p><p>A. 苔藓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p><p>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p><p>B. 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p><p>C. 细菌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D. 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A错误;<br />真菌的种类很多,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蘑菇、青霉、曲霉等,B错误;<br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br />病毒并不是都是有害的,有些病毒可以制成疫苗,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  )</p><p>A. 原始大气    B. 原始海洋    C. 原始大陆    D. 原始森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br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p><p>B. 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p><p>C. 发现时间越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p><p>D. 发现时间越早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A正确;<br />越晚近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B错误;<br />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与发现的早晚无关,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p><p>A. 始祖马化石    B. 恐龙化石    C. 始祖鸟化石    D. 鱼类化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p><p>解: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由分析可知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气体(  )</p><p>A. 氧气    B. 氨气    C. 甲烷    D. 氮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生物学家是(  )</p><p>A. 孟德尔    B. 林奈    C. 赫胥黎    D. 达尔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托马斯•赫胥黎,英国生物学家、著名博物学家,他用比较解剖等方法证明人和大猩猩的脑部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方法,对于人类的起源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分类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生物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p><p>B. 生物学家完全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对生物进行分类</p><p>C. 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p><p>D. 两种生物同属的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A正确;<br />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B错误;<br />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C错误;<br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时,肱三头肌的运动状态是(  )</p><p>A. 收缩    B. 舒张    C. 既舒张又收缩    D. 没有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澳大利亚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他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来偷食它们的卵和幼鸟,这是(  )</p><p>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过度繁殖的结果</p><p>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琴鸟的个体之间在繁殖时间上存在着变异,有的在春季繁殖,有的在冬季繁殖;在冬季繁殖的个体由于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而得以生存下去;在春季繁殖的个体,则容易被蛇类等偷食而不能生存。这样一代代的选择、进化下去,就形成了今天的在冬季繁殖的琴鸟。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鸟类适应飞行仅与它们的体型、翼和骨骼有关.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有利于飞行;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但是鸟类适应飞行不仅与它们的体形、翼、骨骼有关,还与气囊、直肠、胸肌等有关:鸟类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等等。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对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而不是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p><p>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的鸟类和现代的爬行动物都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现代的鸟类和现代的爬行动物都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环境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p><p>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达尔文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是生物进化的外因。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猩猩等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起源于古猿.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是指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故此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的毛虫,容易被发现,这种体色不利于毛虫的生存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食虫鸟吞食长有毒毛的蛾类幼虫时,就会被蛰,疼痛难忍。这种蛾类幼虫有鲜艳多彩的斑纹,对食虫鸟是一种警戒色,食虫鸟不会再吞食这种幼虫。因此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的毛虫,容易被发现,这种体色不利于毛虫的生存的说法是错误的。</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 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 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 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考点: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关于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基因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因此,人们关于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__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p><p>【解析】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生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__、门、纲、目、科、属、种.</p></div></div>
<div><p>【答案】  种  界</p><p>【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进化的基本历程是南方古猿阶段、__阶段、__阶段、__阶段.每个阶段最显著的变化是__.</p></div></div>
<div><p>【答案】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脑容量的增加</p><p>【解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p><p>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可见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1)化石研究证明,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p><p>①从分析可知,早期的爬行动物在进化中形成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p><p>②早期的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杯龙类在进化中形成了包括哺乳类、鸟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p><p>(2)研究表明,大约2亿年前,一类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渐演化为现代的哺乳动物。</p><p>可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__到__,由简单到复杂.</p></div></div>
<div><p>【答案】  水生  陆生</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__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p><p>【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__.</p></div></div>
<div><p>【答案】化石</p><p>【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病毒没有__结构,一般只具有__和__.</p></div></div>
<div><p>【答案】  细胞  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核酸</p><p>【解析】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0月16日,经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生态监测站工作人员实地监测,在高台县湿地内监测到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570多只,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迁徙停留,数量之多,超过往年.本次黑鹳检测记录是自然保护区有监测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p><p>(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最主要的功能是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价值.</p><p>(2)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当中的__.</p><p>(3)黑鹳在迁徙过程中需要长期飞行,这与它的部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如:前肢特化成了__,体温__等.</p></div></div>
<div><p>【答案】  间接  最有效措施  翼  恒定</p><p>【解析】(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有地球的肾之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br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r />(3)黑鹳属于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需要长期飞行,与之相适应: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心脏四室,体温恒定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分别为玉米、向日葵、葫芦藓、肾蕨、油松和水绵,据图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7/10/111fddaa/SYS201808071007166056477223_ST/SYS201808071007166056477223_ST.001.png" width="507"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以上植物中,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有__(填序号).</p><p>(2)B和E相比,E的种子外__(有/无)__包被.</p><p>(3)C和D只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原因是它们__.</p><p>(4)与D亲缘关系最近的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是__(至少写出一种).</p></div></div>
<div><p>【答案】  ABE  无  果皮  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桫椤</p><p>【解析】观图可知:A玉米、B向日葵、C葫芦藓、D肾蕨、E油松、F水绵。</p><p>(1)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D肾蕨属于蕨类植物,F水绵属于藻类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都属于孢子植物;A玉米和B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E油松属于与裸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br />(2)B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属于被子植物;E油松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属于裸子植物。<br />(3)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D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它们的受精过程都离不开水,因此只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br />(4)D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属于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的桫椤也属于蕨类植物,与肾蕨亲缘关系最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鲤鱼、家兔6种动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7/10/111fddaa/SYS201808071007168238377070_ST/SYS201808071007168238377070_ST.001.png" width="524"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体内有无__可以将这六种动物分为两组.</p><p>(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__呼吸;F用__呼吸.</p><p>(3)家兔生殖发育特点是__.</p><p>(4)图中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是__(填字母)类.</p><p>(5)将图中脊椎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序__.</p></div></div>
<div><p>【答案】  脊柱  鳃  肺  胎生哺乳  C  鲫鱼→青蛙→麻雀→家兔</p><p>【解析】图中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B麻雀属于鸟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D蝴蝶属于节肢动物,E鲫鱼属于鱼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p><p>(1)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蝴蝶属于节肢动物,体内都无脊椎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属于两栖类,麻雀属于鸟类,鱼属于鱼类,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r />(2)E鲫鱼用鳃呼吸,B家兔用肺呼吸。<br />(3)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在生长发育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br />(4)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因此以上动物中属于从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是两栖动物青蛙。<br />(5)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图示中的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鲫鱼属于鱼类,家兔属于哺乳动物,麻雀属于鸟类。因此,题干中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鲫鱼→青蛙→麻雀→家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中学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