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济南版上册单元测试卷 全册综合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构成染色体的物质主要是( )</p><p>A. DNA和蛋白质 B. DNA和糖类 C. 蛋白质和糖类 D. DNA和脂类</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p><p>A. 液泡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液泡含有营养物质,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液泡,A错误;</p><p>叶绿体只有植物细胞才有,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错误;</p><p>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C正确;</p><p>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 ( )</p><p>A. 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p><p>B.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C. 决定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p><p>D. 保护和支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能够控制有益的物质不随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随意进入细胞。细胞膜的这种选择性的让某些分子进入或排出细胞的特性,是细胞膜最基本的一种功能,细胞膜也具有保护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p><p>A. 空气 B. 温度 C. 光照 D. 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 )</p><p>A. 花,果实和种子 B. 根,叶和种子</p><p>C. 根,花和种子 D. 根,茎和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了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茎运到叶等其他部分,供其他部分利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一朵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进而形成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狼与羊之间的关系是( )</p><p>A. 合作 B. 捕食 C. 竞争 D. 共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如田间杂草长势旺盛,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它们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狼与羊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狼以捕捉羊为食,所以,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p><p>A. 细胞质平均的分成两份</p><p>B. 细胞核平均的分成两份</p><p>C. 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p><p>D. 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不属于细胞分裂的范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p><p>A.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 </p><p>B.小偷看到警察就跑﹣﹣非条件反射</p><p>C.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p><p>D.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A正确;</p><p>B、小偷看到警察就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B错误;</p><p>C、人出现中暑现象是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C错误;</p><p>D、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 )</p><p>A. 划水游泳 B. 在水底爬行</p><p>C. 平衡身体 D. 控制前进的方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因此胸鳍和腹鳍主要是保持鱼的躯体平衡,因此,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平衡身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167042595088_ST/SYS201809141057167042595088_ST.001.png" width="268"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转动转换器 </p><p>②移动载玻片 </p><p>③转动粗准焦螺旋 </p><p>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p><p>⑤调节光圈.</p><p>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⑤④ C. ①④②⑤ D. ②①⑤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视野(1)甲在左下方,因此物像甲要向右上方移动,故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放大,若先放大甲就有可能移动到视野外面而看不到,因此首先②移动载玻片;放大时先①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还要⑤调节光圈,用大光圈使视野变亮,为了看得更加清晰需要④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②①⑤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 )</p><p>A. 细胞 B. 新陈代谢 C. 细胞核 D. 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荔枝是茂名的主要水果之一,你知道荔枝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吗( )</p><p>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p><p>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p><p>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荔枝属于植物,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蒸腾作用是指( ) </p><p>A. 叶片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B. 叶片排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p><p>C. 气孔释放氧气的过程 D.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所以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p><p>A. 叶片黄白色,酒精绿色 B. 叶片黄白色,酒精无色</p><p>C. 叶片绿色,酒精绿色 D. 叶片绿色,酒精无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快速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利用以下图示能很好地解释这句话。关于图示中I、II、III符号的说明,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175209406669_ST/SYS201809141057175209406669_ST.001.png" width="525"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p><p>B. Ⅱ表示蒸腾作用,Ⅲ表示消化与吸收</p><p>C. Ⅰ表示吸收作用,Ⅱ表示光合作用</p><p>D. Ⅱ表示消化与吸收,Ⅲ表示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由上可知Ⅰ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然后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Ⅱ消化和吸收进入体内,成为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细胞的线粒体里再通过Ⅲ呼吸作用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因此图解中的Ⅰ是光合作用,Ⅱ是消化和吸收,Ⅲ是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下列食物中,不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是( )</p><p>A. 胡萝卜 B. 蘑菇 C. 洋葱 D. 黄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的食物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真菌类,胡萝卜、洋葱和黄瓜都属于植物,蘑菇属于真菌,不是来源于绿色植物,可见B符合题意。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菜市场买鱼时,从许多已死的鱼中,迅速判断新鲜鱼的标准是</p><p>A.鳃丝颜色鲜红 B.体表湿润</p><p>C.鳃片完整 D.体表无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因此,新鲜的鱼的腮丝中含有丰富的样,应该呈鲜红色,死去的腮丝呈暗红色,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p><p>A.连结作用 B.杠杆作用</p><p>C.支点作用 D.动力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支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再次引起人们对病毒的关注,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B. 病毒属于分解者</p><p>C. 病毒都是寄生的 D. 所有病毒都会使人患病</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病毒侵入人体往往会使人得病,但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烧伤病人,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从而预防病毒性疾病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鲫鱼外形图,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179453889534_ST/SYS201809141057179453889534_ST.001.png" width="297"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是:_和 _,在游泳时能减少水的阻力的体形特点是__。 </p><p>(2)若从鲫鱼的口的前方滴入红墨水,则最先从 见到红墨水流出。 </p><p>(3)鲫鱼在游泳时,如果它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原因是[  ] __失去了作用。 </p><p>(4)当鲫鱼受到惊吓时,它的游动速度加快,这个动力来自_,同时它能转向逃走,这是 和 协调作用的结果。 </p><p>(5)我们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仅靠观察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若以捆扎鱼鳍的方法来探究鱼鳍的作用,你设想的过程是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能在水中呼吸 梭形 鳃盖后缘 1 尾鳍 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  4 胸鳍  3腹鳍 用细线和木板分别依次捆扎鲫鱼的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对照正常鲫鱼的活动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p><p>【解析】试题分析:鱼类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在体色、体形、鱼鳍、侧线、鳃、鳔等方面都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图中①尾鳍;②臀鳍;③腹鳍;④胸鳍;⑤背鳍,据此解答。</p><p>(1)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具有鳍,能在水中游泳,自由运动和利用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二是具有鳃,能在水中呼吸,身体呈梭形中间大两头小,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2)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3)鱼鳍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因此,鲫鱼在游泳时,如果它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原因是①尾鳍失去了作用;(4)鲫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产生向前的动力,而靠尾鳍来把握前进的方向,同时它能转向逃走,同时④胸鳍和③腹鳍协调作用的结果;(5)我们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仅靠观察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若以捆扎鱼鳍的方法来探究鱼鳍的作用,可以用细线和木板分别依次捆扎鲫鱼的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对照正常鲫鱼的活动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分析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181875343839_ST/SYS201809141057181875343839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你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1)的方法后,将实验装置放到阳 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再同时摘下叶片A、B, 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p><p>(2)叶片A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是 ___; </p><p>(3)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实验现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________; </p><p>(4)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___。 </p><p>(5)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实验现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_______。 </p><p>(6)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氢氧化钠,重复上述一样的实验步骤,则通过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变蓝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或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吸收二氧化碳(或让叶片B得不到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 光合作用需要光</p><p>【解析】分析:观察图示可知,该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盆栽的银边天竺葵,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银边部分,变量是叶绿体;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变量是二氧化碳.</p><p>解答:解:(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可以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p><p>(2)叶片A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因此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会变蓝色.</p><p>(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A的非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p><p>(4)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装置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就是使叶片B所处的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p><p>(5)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二者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6)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氢氧化钠,则叶片A、B的绿色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变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则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p><p>故答案为:(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p><p>(2)变蓝色</p><p>(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p><p>(4)吸收二氧化碳</p><p>(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6)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p><p>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后来,美国红雀一飞到岸边,接着就会有很多金鱼游过来张口等待。</p><p>⑴资料中美国红雀的这种喂金鱼行为是一种____行为。</p><p>⑵红雀飞来,金鱼游到岸边张口等待,对金鱼来说这是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学习</p><p>【解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解:(1)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鸟的哺育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p><p>(2)金鱼游到池边张口等待美国红雀喂食,是金鱼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得为,是后天形成的,是金鱼的学习行为;</p><p>故答案为:(1)先天性(2)学习</p><p>此题考查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形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认真观察下列图表,并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186089826704_ST/SYS201809141057186089826704_ST.001.png" width="529"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你知道蛇和海马分别属于哪类动物?(填字母)蛇属于 ;海马属于 。</p><p>(2)你能否将上述动物按进化顺序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正确排序: 。</p><p>(3)E类群的体腔中特有结构是 ,其生殖发育方式是 。 B类群是一类特殊动物类群,其发育特点是 ,通过 进行气体交换。</p><p>(4)上述几种动物类群都属于脊椎动物,其分类的依据是体内都有 。</p><p>(5)D类能够飞行,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身体形态特征:身体流线型、 </p><p> 、体表被覆羽毛。</p></div></div>
<div><p>【答案】(1)C A (2)ABCDE (3)膈 胎生哺乳 变态发育 肺和皮肤 (4)脊柱 (5)前肢特化为翼</p><p>【解析】试题分析:(1)蛇属于C爬行动物,变温动物,用肺呼吸,产有硬;壳的卵来繁殖后代海马属于A鱼类,变温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产没有壳的卵来繁殖后代,用鳍游泳。</p><p>(2)按进化顺序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正确排序:ABCDE。</p><p>(3)E类群(哺乳类)的体腔中特有结构是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其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B类群(两栖类)是一类特殊动物类群,其发育特点是变态发育,通过肺和皮肤进行气体交换。</p><p>(4)上述几种动物类群都属于脊椎动物,其分类的依据是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p><p>(5)D类(鸟类)能够飞行,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身体形态特征:身体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体表被覆羽毛。</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