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下册 第4单元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p><p>A. 鼻 B. 咽 C. 喉 D. 气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活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p><p>A. 细胞分裂</p><p>B. 维持体温</p><p>C. 读书写字</p><p>D.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分裂需消耗能量,A错误;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读书写字,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100克含量的下列食物中提供的能量情况如下:稻米(梗)1 435千焦;鸡蛋(红皮)653千焦;花生油3 761千焦;菠菜100千焦。这说明在体内分解时,释放能量最多的物质是( )</p><p>A. 糖类 B. 脂肪 C. 维生素 D.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通过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花生油(富含脂肪)在体内分解时,释放能量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不能同时进行的两项活动是( )</p><p>A. 吞咽和呼吸 B. 消化和吸收</p><p>C. 产热和散热 D. 吞咽和消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人体在进食时食物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是会厌软骨在起作用。所以人体内不能同时进行的两项活动是吞咽和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0g蛋白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质量的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 (   )</p><p>A. 20g B. 10g C. 30g D. 13g</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热价分别为:1715千焦/克,2343千焦/克,3891千焦/克。经计算可知,大约13克的糖类分解产生的能量与10克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能量相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分别为75%、85%、60%、40%,请分析,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由题意可以知道:组织丁中血液内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最低,说明组织丁中氧最少,即消耗氧最多,呼吸作用最强,释放能量最多,也就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哮喘病人的肺泡长期处于膨胀状态,使呼吸不畅通,这是影响了呼吸过程的( )</p><p>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p>B.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p><p>C. 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p><p>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因此影响了肺泡的收缩扩张功能,使肺内气压变化较小,故影响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 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p><p>C. 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 D. 呼吸道能够清洁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能量要在人体内释放出来,不需经过的过程是</p><p>A.消化、吸收  B.运输    C.呼吸作用   D.排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排泄指的是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释放食物中的能量与该生理过程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对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名女婴。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定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断的理由是因为( )</p><p>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p><p>B. 肺泡被血块堵塞</p><p>C.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p><p>D. 婴儿肺的质量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当婴儿出生后完成第一次呼吸后,使肺内有空气,而存留在肺内的空气总有部分不能被呼出体外,所以在水中会漂浮。产前死则肺内没气体,就会沉下去。所以法医判断的理由是因为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女工参加体力劳动每天耗能9 000千焦,除必须保证进食70克蛋白质外,其余较合理的食物组合是( )</p><p>A. 糖类420克、脂肪50克</p><p>B. 脂肪227克</p><p>C. 糖类322克、脂肪50克</p><p>D. 糖类515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糖类、蛋白质、脂肪中能能量是:17.15千焦/克、17.15千焦/克、38.91千焦/克。</p><p>该女子每天从蛋白质中获得的能量是:100克×17.15千焦/克=1715千焦。通过计算可知,某女工参加体力劳动每天耗能9 000千焦,除必须保证进食70克蛋白质外,其余较合理的食物组合是糖类322克、脂肪50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错误的是( )</p><p>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p>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p><p>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p><p>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说明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作用过程中不可能出现( )</p><p>A. 食物被分解 B. 氧气被消耗</p><p>C. 储存能量 D. 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小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所以呼吸作用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储存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食物中有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有机物,能够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是通过( )</p><p>A. 小肠的消化作用 B. 线粒体的呼吸作用</p><p>C. 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 D. 叶绿体的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肠的消化作用能消化食物,把难吸收的物质消化成可直接吸收的物质,A不符合题意;<br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B符合题意;<br />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C不符合题意;<br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四个系统,序号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7/10/16ab516c/SYS201807271008004635402227_ST/SYS201807271008004635402227_ST.001.png" width="303"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B是消化系统,②代表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p><p>(2)A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其动力器官是____________。</p><p>(3)在抽血或输液时,护士要将针头刺入部位的____________(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p><p>(4)C系统获得的氧气通过A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处利用,从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A系统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p><p>(5)构成D系统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排遗 心脏 近心端 能量 扩散作用(或气体扩散) 肾单位</p><p>【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B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排遗。</p><p>(2)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A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p>(3)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 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抽血或者输血时,护士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p><p>(4)人体通过C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因此,A循环系统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p><p>(5)图中D是泌尿 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人体的肾脏有两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的,每个肾单位都可以通过滤过与重吸收作用形 成尿液,所以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请回答。</p><p>(1)“我”指的是 ,产生“我”的器官是 。</p><p>(2)“狭窄的管道”指的是 ,结合成“新的细胞”的过程叫做 。</p><p>(3)“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 。</p><p>(4)宝宝在发育过程中,通过 和 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p><p> </p></div></div>
<div><p>【答案】(1)精子 睾丸</p><p>(2)输卵管 受精</p><p>(3)子宫</p><p>(4)胎盘、脐带</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我”指的是精子,产生“我”的器官是睾丸;</p><p>(2)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狭窄的管道”指的是输卵管,结合成“新的细胞”的过程叫做受精;</p><p>(3)受精卵从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就形成多细胞的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胚胎细胞在子宫内膜里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胎儿,因此“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p><p>(4)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老师准备了一些植物的种子:花生种子、小麦种子、玉米种子、黄豆种子,其中一个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在实验前选定了一粒种子并称重,再往锥形瓶中注入30毫升水,将一支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然后将种子点燃。待燃烧完全后,记录温度计上升的数值,再称种子燃烧后的残留物,获得数据是:种子燃烧前0.8克,燃烧后0.4克,温度计指数上升30 ℃。 </p><p>(1)选取______________种子合适。 </p><p>(2)种子燃烧前称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p><p>(3)这粒种子释放的能量是________,理论上这一质量的这种种子含有的热量为9 400焦,试分析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差距如此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4)这个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________。应当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花生 正确得出实验结果 3780焦 种子燃烧时的能量散失了一部分,不能全部用于加热水 不可靠 设置重复组,取每组的平均值</p><p>【解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花生种子(富含脂类等有机物)容易燃烧,因此该实验最适宜选花生种子。<br />(2)为测定种子成分中被燃烧物质的能量,如种子燃烧前重0.8克,燃烧后重0.4克,表明花生种子内被燃烧的物质的质量是0.4克。<br />(3)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根据热量公式Q=cm•△T。这粒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4.2×30×30═3780(焦)。理论上这一重量的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应是9400焦,而实验取得的数据与理论数据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在实验过程有大量的能量散失。<br />(4)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不可靠,应该多次测量(至少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小芬同学计划跟团去西藏旅游,医生建议她取消行程。原因是高原反应可能危及她的生命。请你帮她分析,并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5/10/27ec119d/SYS201809151040491517971247_ST/SYS201809151040491517971247_ST.001.png" width="349"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医生测得她的血压为21.3/13.3 KPa(正常值为l8.7~12/12~6.7KPa), 则她患_______。(填“高血压”或 “低血压”) </p><p>(2)进入高原后,人的呼吸频率会加快。 空气进入肺的过程①是通过_______运动实现的。 </p><p>(3)经过②_______后,肺部毛细血管的血液变成含氧多的___血流回心脏的。 </p><p>(4)氧气在血液运输过程中由红细胞中的_______携带。 </p><p>(5)高原反应过程中,心率增加,由 _______搏出的血量增加,加重血管负担,小芬同学可能会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p><p>(6)经过④后,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释放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高血压 呼吸运动 肺循环 动脉 B 血红蛋白 左心室 呼吸 能量</p><p>【解析】试题分析:</p><p>(1)血压的正常值是12~18.7kPa,舒张压(DP)又称低压,是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脏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它的正常值是8~12kPa,高血压,只要舒张压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若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8.7kPa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kPa者是典型的高血压,小芬的血压是21.3/13.3Kpa,舒张压是13.3Kpa,收缩压是21.3Kpa,所以是高血压。</p><p>(2)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p><p>(3)②是肺泡和毛细血管里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有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通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p><p>(4)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p><p>(5)图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p><p>(6)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p></div>
页:
[1]